电力工程地基施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史晶
[导读] 摘要:我国电力工程对地基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身份证号:13063319891215XXXX
        摘要:我国电力工程对地基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将各项地基处理技术合理运用在不同土质上,保证电力地基处理技术沿着科学、合理、环保的道路不断前进和发展,提升电力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工程;地基;施工;探究
        1 前言
        对电力工程而言,地基处理极为关键,工程企业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地基处理,根据工程现场情况的调查,应用科学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地基处理,能够使得电力工程的地基更符合施工标准。在传统的电力工程实施中,一些施工企业并没有做好地基的处理工作,导致地基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地基难以承受工程上部结构的荷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保障。为此,下文将主要就电力工程地基施工展开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2电力工程中的地基施工分析
        2.1强夯法
        近年来,电力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强夯法的应用越来越多。随着强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夯法的适用性进一步增强,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土层加以强夯处理,地基加固处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在强夯法的应用过程中,借助于专业的强夯设备,能够对电力工程现场的地基加以夯实处理,进而使得地基的夯实,使得地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较高的承载力。在强夯法施工过程中,夯锤等各类机械设备是重要等的辅助工具,这些夯击设备的反复锤击与重压使得现场的土层逐步被夯实,提高了土层的强度与密度,实现了地基加固。在强夯法的应用过程中,专业的施工人员需在工程现场结合施工的要求,确定强夯法应用中的关键参数,尤其是要将夯锤的重量控制在30t以上,使得在强夯法的应用过程中,夯锤能够发挥其对土层的重力与锤击力作用,在改变地基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地基的稳定性[3]。如果电力工程的地基中水分含量较高,这些水分的存在将会使得土层存在一定的运动与流失现象,此种情况下,强夯法的应用过程中,锤击过程中夯位的确定相对困难,地基处理的难度较大,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强夯法的应用之前,相关人员需做好现场土层含水量等的试验与检测。
        2.2 置换垫层法
        置换垫层法也是地基处理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工程人员需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原有地基的土层用性质更好的材料加以置换,比如,如果为原有地基为软土,在置换垫层法的应用过程中,将原有软土挖除以后,需填垫其他的原材料,所填垫的材料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透水性,才能够保障地基的加固效果。通常情况下,置换垫层法多应用在软土层或者软土不厚的地基中。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层的去除可以由人工来完成,填垫材料可以选用卵石、砂石等,这些材料的性质相对特殊,置换能够改进原有地基,使得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大大提高。在材料的填垫之前,专业人员需及时清理地基中的树叶、枯木等,如果存在积水情况,要及时排出积水,清理杂物。在填垫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与要求,保障各种材料搅拌的均匀性,遵循分层填垫的原则,当一层垫好以后,需做好压实度控制,随后方可开始下一层的填垫。在填垫的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层填垫的施工方式,施工人员需严格进行各层之间间距的科学控制,使得填垫时的地基受力更为均匀,降低局部沉降发生的概率。在置换垫层法的应用中,必须要保障应用于最底层的砂石与卵石等材料具有强度与压缩性等优势。


        2.3 CFG桩处理法
        CFG桩的全称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这种地基处理方式在很多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CFG桩法是实用性很高,在施工操作中具有操作的便捷性与灵活性,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水泥的使用量也低于其他的处理方式,能够进一步保障地基良好的承载力。从当前CFG桩的应用来看,此类型桩的直径一般在0.4m以内,而桩长度大概在8m~15m,其具体的施工工艺与沉管碎石桩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在CFG桩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结合地基处理的要求,进行配合比的科学设计,并要保障各种混合料配置的合理性,尤其是要保障混合料的坍落度指标,对水、石屑、粉煤灰、水泥的用量等加以科学控制,将石屑、水泥、粉煤灰加入沉管内部以后,添加适量的水,并将这些材料在沉管内搅拌均匀,由于粉煤灰与水泥存在胶凝作用,就能够进一步保障桩体的强度,进而使得地基更为稳定。在电力工程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长螺栓钻孔灌注成桩法,一般需将坍落度控制在200mm左右。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准以后,施工人员需对提钻时间与速度等加以科学控制,尽量保持提钻速度与送料速度的一致性,使得混合料的灌注效果更为理想。如果采用的是沉管灌注成桩法,其坍落度一般需控制在40mm左右,当灌注作业结束以后,尤其是要注重对沉管拔出速度的控制,过快与过慢都难以保障施工效果,最好维持1.2m/min地拔出速度[6]。CFG桩的应用中,需要使得桩顶标高在设计的桩顶标高以内,具体的高出范围需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般其高出高度需在0.5m以上。
        2.4 淤土层加筋处理法
        淤土层加筋法的应用过程中,其施工主要是要借助于土工合成材料的使用来完成。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淤土层加筋法的应用中,土工织物、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都是应用较多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不仅改变了电力工程现场的地基情况,还使得地基更为稳定。事实上,在淤土层加筋法中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是通过人工方法来合成化纤与塑料等,最终以不同的聚合物呈现出来,而这些合成材料在淤土层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地基的加固处理,发挥材料的特性。淤土层加筋法的应用过程中,由于钻孔、插筋与注浆工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地基中的淤土层得以被加固。此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可以直接将钢筋打入土层中,比如,如果现场为黏性土,可以将钢筋直接打入土层中,形成土钉,而此土钉与周边土体的接触位置会形成接触面,此接触面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土钉与周边土体的结合形成了复合土体结构。在土钉进入土体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力的作用,这些作用力常常会造成土钉的变形情况,在变形情况下,土钉会与平面之间形成一个角度,也就产生了斜向加固体。拉筋为水平加固体结构,其与土体结构存在相互的作用,在力的作用下,能够对地基土层实现加固。但是,为保障良好的加固效果,所使用的拉筋材料必须具有高抗压性、较大的摩擦系数。
        3结束语
        随着电力工程的逐步增多,地基处理逐步成为此类工程实施中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地基处理方式与技术需以现场的地基条件为基础。由于地基处理技术的多样性,有关人员需综合分析各种处理技术的优劣势,从中选出最符合工程地基的处理方式,保障地基处理效果,提高电力工程的总体质量,使得电力工程结构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英旺. 关于电力土建地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 居舍, 2018(22):62.
        [2] 吴奂.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 科技与创新, 2018, 000(023):P.76-77.
        [3] 孙浩然. 对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No.251(05):11.
        [4] 戢志雄, 曹炎桥. 电力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地基处理与施工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区, 2018, 000(023):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