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逐渐增多,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然而,建筑工程质量也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内容,尤其是近年来,因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而引起的事故不占少数,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解决存在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的问题,以便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对策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1.1市场机制、诚信体系之间存在矛盾
社会市场经济要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市场机制,确保良性竞争的生存范围和达成共识下的诚信体系,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建筑市场的相关机制还不健全,诚信体系不够完善,这些都将导致监管工作滞后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比如很多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情况在市场上依旧常见,且占据较大份额,而诚实守信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无法真正促成诚信及良性竞争的市场氛围。这样的强弱势错位的情况会进一步引发建筑市场不规范发展,还会导致建筑材料质量低、造价低、掺假多、行为乱的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对建筑行业监管不力的现实。
1.2质量管理的制度并不完善
质量管理制度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影响力巨大,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以及决策的执行力,若是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有效控制住建筑工程当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导致建筑过程当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便难以得到保障。除此之外,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还影响到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以及所需材料质量的控制,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而无法得以保障。隐蔽工程和辅助工程方面。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而在建筑工程当中最为常见的质量监管问题便是由于在施工过程当中常常忽视了隐蔽工程以及辅助工程的质量水平,对其不够重视,在技术验收的时候不够严格,而这种细节若是出现了质量问题则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最为常见的便是地基工程,许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前对地质的勘察不够仔细,导致基础检测方面未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实则易导致工期的延迟、成本的增加,需设计图纸的变更和图审,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极为不利。加强对隐蔽工程以及辅助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技术验收力度是极为重要的。
1.3建筑企业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
安全基础不牢固,安全制度不够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个别企业、项目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任未落实到位,管理班子人员到岗履职较差,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问题。隐患排查不全面,不彻底。一些企业安全隐患排查重形式轻内容,检查不深入,发现问题不准确,流于形式,没有举一反三,问题和隐患依然得不到消除。目前,我国的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越发密集,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年轻的人员对建筑方面工作不喜欢,枯燥无味,一线工作辛苦污糟,以至于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经常出现人员不够的情况,而这便导致建筑企业经常聘用非专业人士,建筑企业内的员工普遍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资质参差不齐且缺少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而建筑人员在建筑工程当中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极其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尤其是不注重缺乏专业性的临时工、农民工等参与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还有的单位本身缺乏应有安全认证,在从事建筑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对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形式化严重,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对安全制度的认知也不够清楚,安全问题的责任划分不清晰,以至于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难以及时处理和控制。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完善信用体系,重视奖罚机制的落实
为做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①完善的信用体系,做好信息采集,实行量化考核,将信用披露机制应用其中,落实好相关责任,注重奖罚机制的应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②将奖罚机制应用到社会信用体系中,站在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且联系我国建筑市场实际,构建完善的法律规章机制,以便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基础。此外,明确建筑工程验收中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且严格按照该流程开展。
2.2优化监督方法,强化监管
要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就需要应用合适的监督方法,合理的监督方法不仅可以提升监管能力,还能有效控制监管方法。为优化监督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代替手摸检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应注意钢筋扫描设备、激光测距设备等的应用,以此保证检测精准。在利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厚度,确定好间距,对于重点部位,应实行多次检查,保证其在日后使用中不会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一旦在检查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做好防范措施。采取领导带班上门服务的方式切实解决企业困难,严格执窗口服务行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制度,探索“双随机”监管模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改变监督组从开工到竣工一包到底的监督机制,促进各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
2.3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增强质量意识
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式,可以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强化监管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机制做依托,并有相对完善且科学的监管机制,为其配备合适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以便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强化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创建与优化评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督工作顺利进行,解决存在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的问题,防范不良事故发生。因此,应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并提高建筑工程监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给予工作优秀的工作人员职位晋升机会。为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加强建筑质量,应将奖罚机制引入进来,对于工作积极者进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如果发现懈怠工作者就要严肃处理,使其认识到建筑工作安全质量的重要性,防范安全事故发生,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2.4实行电子政务,确保信息透明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上应实现科学管理,实行电子政务,以便提高监督工作质量,进而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为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还需要将科学信息技术应用其中,以便全面把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尤其是管理信息体系的应用,可以使建筑工程始终处于良性运作中,且能够让工程质量检查处于安全监管中,这也是实现信息透明化,强化监管的有效措施。同时,为实现实时掌握数字信息,应采用动态化管理,要求各个部门及时将信息汇总在一起,在上级部门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上交,并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进而为建设行政主管单位构建科学的管理依据,确保所有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此外,为实现电子政务还要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可以对现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让其尽快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也可以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在人才招聘阶段应提高对人才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懂得现有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做到与时俱进,用自己的智慧开发新技术,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奠定技术基础。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与日俱增。建筑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就应该注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目前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爱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对策[J].智能城市,2017(07):158.
[2]何艳.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及创新对策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536(2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