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娄底供电分公司 417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迅猛,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坚强的电网,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已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网格化规划”从经济特征、地理分布、网架资源、负荷密度、负荷属性五个方面,将配网划分为“供电区域-供电网格-供电单元”三个层次。把三个层次中“供电单元”作为配网规划的最小建设和管理单位,形成涵盖建设、运维、业扩、通信等各个领域的全能供电单元。通过编制“一网格一册”,明确了目标网架,并将各层次随着负荷变化,而不断演变的过渡过程清晰展示。网格化规划对于地方控规的频繁变化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不必牵一发而动全身,使用户有序按规划接入电网,极大提升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实现规划落地。
引言
传统电网规划方法以110千伏及以上电网为主,10千伏配网规划主要依据上级电网的安排,配网随用户需求建设,与区域规划衔接不足,部分规划内容存在规划依据不实、负荷预测不细、项目储备不深等问题。因此,为适应当前配网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创新规划思路,完善规划方法,做实、做细、做深配网规划以支撑配网未来发展。
一、“网格化”规划概述
“网格化”配网规划以区域控规为基础,以用电需求为导向,以实测负荷为模型,开展差异化负荷预测、网架规划,统筹配电自动化、通信、保护配置电力管道等内容,形成多元化规划成果,具有做实规划基础、做细负荷预测、做深规划内容的特点。通过“网格化”配网规划实践,规划成果得到有效落地,配网发展与城市发展更加契合,同时“网格化”配网规划工作的总结和固化对于加强城市配电网规划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网格化”规划的特点
(1)负荷预测更加准确
基于空间负荷预测法,以地块用电需求为导向,按照地块开发深度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负荷预测,便于全面预测区域负荷水平,准确掌握地区负荷发展趋势。
(2)与城市发展更加契合
规划自始至终紧密对接政府,规划编制阶段依据区域控规及时掌握地区发展需求;规划发布阶段联合政府开展评审和论证,并逐步纳入区域控规;同时,依托土地一级开发促成配网网架及管道规划有效落地,使得电网专项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更加融合。
三、“网格化”规划的理念和策略
1 工作理念
网格化配网规划的理念是“一网多片、以块组片、网块互鉴”。一网多片即分解式发现、解决问题,针对不同片的可靠性需求、电源结构和负荷特性,对存在问题进行差异化分析处理,科学制定网架结构、智能化等差异化建设标准。以块组片即“块”侧重于项目,从形式上看,块可以理解为一张规划有项目方案的地理图册,而片的规划是可衡量的一些具体的目标和标准或是在编制块图示可供参考的规划手册和设备选型的依据。
网块互鉴即由块至网、以网验块,以块内规划方案评价规划目标实现程度,由下至上从全局目标角度系统化调整协调、优化方案,并以全网目标实现程度验证各块供电方案的整体合理性。
2 工作策略
一是打造网格化空间布局。通过全面收集地区控规,以建设用地性质划分“网格”,以城市功能区布局(乡村、街道、园区)为单元划分小区,形成分层、分区的“网格化”供电区域。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建成区、半建成区、新建区三类明确不同的发展需求与建设模式,有效指导电网发展方向。
二是开展多元化负荷预测。基于掌握的控规资料及不同地块用电需求,开展各网格空间负荷预测,确定负荷预测指标,并以多种方法系统化预测规划年电力电量水平。
三是制定差异化规划标准。将各类网格按照行政区划和负荷密度分别确定为不同供电区域(A+、A、B、C或D),确定差异化的网架结构、管道及配电自动化等规划标准。同时,结合网格开发深度,制定差异化规划落实方式。
四是搭建模块化目标网架。基于不同类型网格、供电区域,开展现状电网梳理,对于不同网格有针对性的分析现状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明确规划重点,搭建模块化的目标网架,并依据不同开发深度确定建设方式。
五是采用数据化指标分析。通过相关计算软件的应用,在不同类型试点区域开展配电线路的潮流、短路、可靠性等计算,定量分析不同供电区域目标网架的指标提升情况,并准确分析规划效果及经济性比较。
六是呈现实用化规划成果。根据不同网格目标网架形成项目储备,有效指导客户接入和存量配网改造。
四、“网格化”规划编制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 收集控规资料并划分网格
与各级政府建立沟通对接渠道,收集控规、总规等地区发展规划。按照居住、工业、商业等不同用地性质将区域建设地块分类。
第二步 现状网架梳理
结合地块和配网分区,分阶段开展配网现状和主要指标梳理,参照负荷密度及功能定位,逐条线路分析现状配网存在的供电能力、网架结构、设备水平等主要问题,为差异化选取规划标准奠定基础。
第三步 进行负荷预测
采用负荷密度指标预测法,对各功能片区的用地规划进行详细解读,并根据各片区的地理水文情况以及用地功能布局情况分区,为各类型负荷选定负荷密度指标,指标的选定应能够满足规划区目标年的负荷发展水平,以确保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步 进行配网规划
根据负荷分布预测及变电站选址定容结果,综合考虑配电网网架规划。高压配电网结合区域220kV电源布点及其供电分区调整,考虑110kV变电站系统接入方案,并进行优化计算。中压配电网以规划路网图为依据、以网格化规划为主线,制定详细的配电网远景目标网架;同时结合园区近期城市建设情况,制定规划区中间年配电网建设方案,同时保证中间年建设方案向远景年目标网架逐步过渡的合理性,确保电网建设投资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