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1022819870311XXXX
摘要:线损涉及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供电环节出现电能损耗问题是无法规避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包含电网系统、用电系统、管理能力等,电力企业产生的线损情况也有差异,电能线损管理质量及力度也不一样。而国家电网建设始终处在改革阶段,对电网线损的控制也持续改进,以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能线损管理效率,进而从总体上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其经济利益。
关键词:电力;线损管理;措施
1 电力线损管理常见的问题
1.1 组织结构与管理系统不健全
就当前情形来说,部分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组织结构与管理系统不健全,对线损的管理还存在不到位情况,线损管理的职责未有效明确并层层落实,针对新技术也未得到科学的使用,对组织结构及管理系统的分析不全面。在具体操作中,缺少一个健全的线损管理平台或对现有的线损管理系统未很好的应用,未对客户的异常用电行为、计量采集的异常等加以监控,也未及时跟踪处理,进而造成线损管理问题的产生。
1.2 技术问题对线损产生的影响
由于有的电网建设时间很早,建设时的技术也相对落后,在电网规划时又存在部分不科学的地方,具有超半径供电、线径偏小等现象。因为线路上的荷载点布局比较分散,而造成线路的空间间距很长,用电荷载中心离配电变压器的距离较远,这类问题对理论线损的产生有巨大影响。除此之外,高耗能变压器与无功补偿安装不全面对电能损耗也有较大影响。
1.3 电网系统存在无功补偿不足情况
当前,电力系统主要采取在变电站母线安装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和大容量配电变压器处,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方式进行补偿,分散性无功补偿成本比较高,促使分散式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内未得到普遍使用。而且,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用电结构出现了一定变化,无功补偿不足,电力系统的功率因素降低,促使电力系统的无功损耗加大。如果电网内无功功率没有获得及时、高效的补偿,无功潮流在网上大量流动,将极大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固、安全与经济运营。
2 做好电力线损管理效的措施
2.1 健全组织结构和管理构架
组织结构的健全可以为电力线损管理提供支撑,也对减小电能损耗有显著作用。线损管理中应对各种任务提出较高要求,对不同岗位的线损管理责任进行明确,要全面突出组织管理优势。例如,日常新投异动和用电采集管控机制要及时完善,规范考核机制,对偷漏电行为应严厉打击,加大惩处力度,进而促使线损管理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计量管控
加强客户用电检测,对电流、功率因素和三相电压及其平衡率、用电负荷的有关监控加大力度。对表计铅封管控要持续加强,对其定时进行校验和检测,较为陈旧的电表应及时调换。加强用检和计量人员技能培训,注重员工思想建设与职业素养培养,确保工作高质量地完成。针对有不良用电行为的客户,要加强惩处力度,针对每个月的电能损耗重点用户展开周期性分析与检测。
2.3 对于配电线路与配电变压器实施分区的承包控制体系
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合适的承包指标,使许多责任人在持续的工作后均可以完成目标。配电线路、配变台区线损管理承包机制较为繁琐,可以利用配电线路、配变台区监测数据,把实测信息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相结合,明确线损管理的基准值,然后按照供电荷载的分散程度、供电半径大小、设备运行情况等具体情况,与管理参数相乘的结果用作承包指标[1]。针对不同环境的台区和线路,根据集中度、设施的情况好坏、地理环境差别和供电半径等诸多条件,调节不同的管理参数。针对部分条件特别差的地方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与差异分析。
在线损管理指标及责任人均确定之后,就应当建立恰当的线损考核控制办法。此外,在电网设备新建或改造之后,应对相关的接线图、配电系统图、设备台账及对应的系统资料及时更新。防止由于未及时更新而产生的参数信息不真实、不完整,进而影响计量采录和线损计算结果。
2.4 完善配电网络结构
配电网络结构对线损的影响较大,从配电网络结构问题方面的完善,首先,应保障规划的供电半径和实际的用电状况管理在规定范围内,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科学掌握中心位置与供电半径,保障用电负荷和电源间的距离尽量小,进而减少线损。其次,针对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很大问题的老旧线路,应及时检修和改造升级。最后,针对变压器的挑选与应用应科学,选取低损耗或节能变压器,根据负荷大小、容载比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尽量降低载荷对变压器产生的影响。
2.5 更新计量设施
老化的电能表不但误差大、精准度小,而且电能损耗高。在电力系统改造过程应更新老化的计量设施,采取新的电子电能表,不但精准性高、超载性能强、防倾斜、防窃电、开启电流低,而且可以减少电损、实现智能化数据采录。新型电能表可以实现用采系统集中采录,实时掌握计量采录情况,不仅可以防止估抄与漏抄情况出现,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这对提高线损管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2.6 妥善调整线路与配变电压
如果负载不变,提高线路电压,就会降低线路电流,由此降低线损。针对在某个电压等级运转的线路而言,线路运行电压可以在合格标准范围内变化,运行电压在标准上限和下限时,线损是不一样的,能够结合这一原理合理调节线路电压,减小的损耗与增大的电压平方呈正比关系。因此,提高电压会降低损失。同时应当综合多种因素进行电压分析,在线路荷载的高峰期,应尽可能提高线路电压,在电能需求低谷期尽可能不增大电压。
2.7 加强线损理论计算的常规化,实施目标化管控
强化线损管控,促进降损增效和节能减排,首先应从线损的理论计算着手,设置线损管理控制目标。近几年,伴随电力系统改造的逐渐深化,令电力系统结构不断改变,对此不但每年要定期展开线损的理论计算,还应当对改变的电力系统展开不定期的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从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着手,针对线损管理的需求和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建立线损的评价指标。而且,经过线损的理论计算,还能够强化对各种运行模式、不同电力系统结构、不同的结构电压、不同负荷等状态下,电能损耗的改变状况,找到电能损耗在电力系统的分布规律,采用科学的技术管理,以达到减小电能损耗的目的。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工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人们针对美好生活有较高要求,如此使得电力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但同样是推动电力企业经营的动力。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应持续创新管理方式,让电网的安全性及高效性得以保障,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文章对电能线损管理效率提出了诸多建议,但在具体操作中针对电力企业而言,节能降损的内容较多,电力线损管理仅仅是一部分。所以,需要持续在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提质增效和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乌仁塔娜. 电力企业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措施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 2019, (020):63.
[2] 赵卫华, 杨书敏, 王利婷. 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J]. 电子乐园, 2019(5):0252-0252.
[3] 李明非. 提升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J]. 科技资讯, 2019, 017(009):39,41.
[4] 吴极, 刘军, 陆俊,等. 分析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对策[J]. 电力系统装备, 2019(6):199-200.
[5] 吴晶. 探析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对策[J]. 大科技, 2018, 000(02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