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安发电有限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2
摘要:电厂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但是操作人员在电厂中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电厂中越来越重视热控系统的运用,该系统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推手。但是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热控系统的可靠性技术水平也要不断地改进。电厂之所以能够正常的运行,就是因为热控系统在各个部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能够促使电厂工作正常的运行,还表现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能够最大可能性的减少事故的损失和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电厂的热控系统技术,才能使工作的开展更加令人放心。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
1保证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意义
在电厂中,利用热控系统完成相应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电厂的机组系统在主设备与辅设备有故障产生时,热控系统中相关系统就会第一时间采取应对策略进行对应保护工作,最终达到设备故障软化与停机待修的目的,尽最大限度避免设备损害和人身伤亡现象产生。换句话说,机组主设备与辅设备在没有问题的时候,热控系统中的某些保护性系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并表现为一定程度相关性,是带电待机的状态,主设备与辅设备故障生成时,热控保护机制就会立马启动,相关系统就会马上投入工作当中。所以,假使主设备与辅设备有故障生成热控保护系统同一时间也有故障的情况下保护装置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工作了,或主设备与辅设备都运行正常但热控保护相关系统有故障时整个主设备与辅设备也有可能产生停运现象,最终整个系统工作就容易出现问题,甚至是瘫痪。但是电厂全机组系统热控参数差不多覆盖了整个机炉电等相关设备,各设备与系统间互相制约,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但凡某一环节有问题产生给发电厂带来的损失都是无法估算的。所以,确保电厂热控保护相关系统没有故障可以说是电厂整个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确立的基础。
2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
2.1加强对热控仪表质量及运行状况的控制力度
第一,要求发电企业必须对采购的热控仪表进行全面检查,对市场中相同生产企业的信誉等进行全面考核与分析,在满足我国火电厂发电热控系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生产厂商的关于热控仪表的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数据等进行全面检查,在坚持质量原则的基础上选择价格偏低的厂商进行采购,并签好售后协议,保证热控仪表的质量和稳定性;第二,提升热控仪表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要求其必须定期对仪表进行检查与维护,如发现有微小故障或隐患应及时进行处理或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对每次维修进行准确记录,加强对仪表的控制,提升系统可靠性。
2.2优化热控系统的逻辑
热控系统的逻辑控制依托于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远见性。首先,利用容错逻辑对设备的热控新机组实施检测,从设计上和控制两个方面实施检测。对系统的元器件进的行改进和优化,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容错逻辑能够对系统误动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电厂热控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对电厂热控系统的连锁信号取样点实施验证,确保系统获得可靠的取样点。在这一问题上,电厂应分派专人,并结合专门的管理措施,对热控系统的定值、硬件和运行逻辑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做出最基本的设备稳定性评价,为其稳定性实现提供基础。第三,升级系统,优化热控保护逻辑热控系统升级包括延时时间和变化速率保护的升级。提高坏值信号剔除功能以减少量程,加强其故障的诊断能力。在系统运行中,信号干扰、电阻过热等因素都将对其信号稳定性造成影响,从而演变成系统故障,为此应涉及报警信号,或切除保护连锁信号的坏值。最后,通过专项研究和试验确保热控设备稳定性设计人员应对设备仪表的统计台进行严密的分析,确保其合格率,从根本上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关注使用中设备的稳定性,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并且对采购环节和售后环节进行跟踪。校对设备的校验周期,合理选择设备的性能、类型,委派专人管理并提出系统的管理策略。将热控系统的稳定性作为基本依据,实施系统或者设备的革新,提高其自身性能,并且满足发电厂热控系统运行需求。
2.3加强热控接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为了提升热控系统的可靠性,应该对外界环境的相关干扰进行全面分析,尤其是接地系统需要特别处理。外界环境变化会间接影响系统的相关参数,一旦发生问题,应该发现影响的源头,消除影响,确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现阶段由普遍的统计来看,热控设备完全的抗干扰还没有实现。在设备安装初期,除确保DCS系统机柜的完全对地绝缘与单点接地外,更应该确保外围设备的对地绝缘,尤其在后期的消缺过程中,保证外部屏蔽对地不短路,维持机柜侧的单点接地。在后期改造工作中,仍要保证强弱电分离及干扰屏蔽等。
2.4提高热控系统仪表运行的稳定性
热控系统的仪表运行情况对整个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仪表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热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要调查仪表的运行情况,及时记录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以后系统的维护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企业要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专业会议和研讨会,集中讨论仪器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关统计。通过讨论,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并在后期加大对仪表的监控,保证仪表不出现运行事故。这种会议或研讨会不能流于形式,要真真正落实到位,发挥其预想的效果,提高解决系统问题的时效性,进而确保热控系统的稳定运行。
2.5提升人员专业水平,加大管理力度
第一,借助现代容错逻辑技术对设备机组中的构件的运行过程进行检测与分析,通过借助该技术的先进性和容错内容,可及时对系统中出现的误动现象加以检查与分析,并借助该技术全面维护系统机组中构件的运行稳定程度,确保维护人员能够立即依靠技术对故障进行排除与解决,提升热控系统的安全水平;第二,要求我国专业院校必须加强对热控系统专业维护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校内教材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强度,并要求企业内部针对人才设立培训内容,结合人才理论掌握的专业只是内容配合实践培训,提升人才对热控系统的维护力度,提升设备使用水平;第三,要求企业必须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并结合现代热控系统基本形式和管理要点对其管理方式和相关机制内容加以更新,明确要求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及时对连锁信号进行取样和检测,并对系统中的构件运行状况和定值等进行分析,保证热控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2.6开展热控系统与设备质量评估工作
目前电力行业普遍开展设备安全评价、监督或设备评估等工作,但评估标准的细化程度和可操作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参与评价的人员对规程的理解和专业水准不同,评价的结果差别较大,且很少开展设计和基建的评估工作。运行机组评估工作应从运行、维护、检修到管理,重点对控制逻辑的条件合理性和系统完善性、保护信号的取信方式和配置、保护联锁信号定值和延时时间设置、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修维护质量、热控技术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对设备微观变化的分析,掌握设备状况的变化趋势,以此判断安全程度,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通过评估工作的开展,促进热控系统全过程监督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性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社会电能的需要,我国电厂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大,因此电厂的运行参数也不断提高。热控系统作为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电厂热控系统的可靠性,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此,企业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运行管理工作,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使热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改善,使得电力生产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通.浅谈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的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
[2]宋珺琤.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9(20)
[3]百嘎利.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