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崔春杰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崔春杰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脚步,各项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
        身份证号码:23022119871103xxxx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脚步,各项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并且伴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愈发常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和施工控制都有较高的要求,目的是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促进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基于此,文章立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围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相关内容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质量高度超过一米的构架结构,因此对此类结构需要进行特殊处理,非常容易遭到水化反应,其温度与湿度都会受到影响,影响的结果会出现裂缝等情况的产生,面对大体积混凝土在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具有十分复杂的流程,为了提升整个施工技术与施工效果,需要发挥技术支持,因此结构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安全与质量,因此在施工期间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总结与完善。
        1概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的提高,同时也对建、构筑物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成品质量的好坏不但会影响项目整体的品质,更会给日后的日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就现阶段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来讲,由于不同单体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就对不同单体结构的尺寸、形状、体积有了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案,对于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桩基、地下结构、地上结构混凝土的体量大,结构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甚至会高于一般施工标准,因此,施工单位施工技术人员就要使用实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对施工流程加以把控,进而确保混凝土结构更加高效、安全。
        2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主要分三种深度,分别是表面、深层以及贯穿性。由于深度不同,相应产生的危害性严重程度不同,表面裂缝危害相对较小,其次是深层裂缝,贯穿性裂缝最为严重,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整体性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裂缝主要原因如下:受室内和室外温差影响。水泥水化热和外界气温变化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影响。大体积混凝土不能及时散发热量,这样就会使内和外的温差变大。影响室内室外温差的原因还有水泥的种类和加水量。如果水泥内部温度很高,但是外部温度突然降低,这样就使内外温差加大产生温度应力。如果提高室外温度,对内部散热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情况。
        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大体积混凝土对于材料的配比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其配比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优劣。因此必须做好相关材料的配比工作,具体而言:(1)科学选择骨料。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受制于粗细骨料的级配。应该优选连续级配、粒径比较大且质量优良的石子,细骨料则选取中砂为宜。如此配比能降低水以及水泥的用量,并显著降低混凝土泌水和收缩现象,以此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指标。(2)合理使用外加剂。是否需要添加外加剂还需结合土木工程建设实际而定,外加剂的添加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建设标准。一般来说,多选用缓凝剂和减水剂等,也可以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和矿渣粉,以此来提升混合料的整体稳定性。(3)水泥材料要认真选取。为有效避免水泥水化热等带来的混凝土内外温差,最好选取凝结时间较长且水化热系数较低的水泥制品,例如火山灰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同时在混合料中应尽可能降低水泥的用量,以此来提升混合料的稳定性。
        3.2生产混凝土过程控制
        一般来说,连续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最常用的施工方式,而这必然要有足够数量的大体积混凝土方可实现。

因此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原材料,保质保量,并协调好相关的机械设备,调试好诸如搅拌机等设备,确保混合料得以按照科学配比,足量地持续供应。总之,在该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原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等,确保各个环节紧密配合,确保混凝土供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浇筑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需要加强对浇筑速度和用量控制,尽量保证连续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中,可以采用分层的方式作业从而避免内部水热化严重和外部形成较大温差,导致出现温度裂缝。所谓分层浇筑,主要是在全部完成第一层浇筑作业后在其初凝之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按照这种方式反复操作,直到将所有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浇筑中要合理设置施工缝,避免对结构整体性产生不良影响。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过程中,应当有序地、规范地进行分层处理,并且尽量在浇筑时从短边开始施工,然后顺着长边浇筑好大体积混凝土。
        3.4做好结构体养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作
        对于后期大体积混凝土是否会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如果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表面水分散失较快,那么很容易发生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等,一旦出现裂缝必然会对其整体质量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在实际养护中,需要监测大体积混凝土各个部分温度变化情况,保证在施工现场能够为其创造良好的温湿度条件,同时加强监测室外温湿度。如果在温度较低的冬季施工要通过覆盖草帘等方式做好保温处理。如果在干燥的区域施工那么需要通过洒水或者覆盖薄膜等方式做好保湿处理。具体养护措施需要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确定,不可盲目套用其他工程养护方案。
        4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措施
        4.1优化土木工程设计
        在对土木工程建设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好当地气候的具体变化,及时制定出适宜的混凝土配比方案,比如,可以通过合理加大钢筋配比来增强结构中易出现温度裂缝问题位置的抗温度裂缝能力,促使相应的拉力和应力达到平衡状态。同时,大体积混凝土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后浇带及伸缩缝的具体位置。再结合混凝土结构现实施工的需要,科学合理的增大水化散热的范围,减小结构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防止相应拉应力的出现,有效杜绝因温度因素引起的裂缝问题出现。另外,也可以优化二次浇注施工设计,合理增添钢筋网,提高结构的抗拉应力性能。
        4.2全方位动态监控施工过程
        一般而言,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在现场,对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把控,与此同时,要按照浇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对那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实施全面的把控以及相应的预防,进一步确保试验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按照相应的检测结果可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配比方案进行有效的落实,进而确保施工的质量,使整个施工流程更加高效。同时,施工企业也必须认真严格地落实混凝土振捣施工人员的实操能力培训,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以提高浇筑、振捣、养护施工技术水平,并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木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数量也相应增加,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严格的施工规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施工流程,保证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更好地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稳定。
        参考文献:
        [1]张林.房屋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住宅与房地产,2019(18).
        [2]黄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工程技术研究,2019(2).
        [3]王欢,李莉.简议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地产,201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