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 谢华晓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谢华晓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准的不断提高,智能建筑逐渐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
        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巴江口电厂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准的不断提高,智能建筑逐渐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同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还能大幅降低对人工的需求,增大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因此,相关人员在智能建筑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设计中需要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引言:智能建筑是一种高效、舒适并且具有比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的建筑,其一般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而设计建造,在建设过程中应用现代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对整个建筑资源进行配置的优化。智能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保证人们居住的安全,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智能化、现代化的建筑服务,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的安全、舒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内涵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定义
        电气工程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是涉及多领域的学科,其包括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技术、电器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学科,电气工程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主要特点是将各种相关技术紧密结合,机电的结合、强弱电的结合,电子技术与电工技术的结合、软硬件的结合、系统与元件的结合,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新型学科,与现代人们的工作生活、工业生产紧密相连。其基本理论基础是电力网理论、控制理论,其主要的技术手段是电力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触及到各行各业,小到开关插头的设计,大到宇宙航天的研究,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固有价值,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功能
        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电压的操作与控制;柴油发电机组与保安电源的操作与控制;发变组、高变组保护与控制;隔离开关的操作与控制;增磁操作、减磁操作的相互转换;电压电源设备的自投装置控制、检测、保护。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的设计原则
        2.1设计理念
        在现场总线设计方面。以以太网和现场总线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变电站综合控制自动系统中。同时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完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也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而且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有逐渐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还为现场总线的设计指明了方向。最重要的是还能够提高电气工程施工效率,最终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在集中控制方面,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既能方便施工维护工作的开展,满足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需要,也能够降低电气系统的设计难度。但是在集中控制设计方面,需要将不同类型的功能信号集中到一个信号处理器之上,这样就会加重处理器的负荷,减慢处理的反应速度和控制速度,还有可能造成冗余等现象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降低。在远程控制方面。通常远程控制需要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达到减少施工量、节约线缆的目的。但是由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效率较低,如果自动化系统对信号的需求量较大,则无法选用这种设计方法。


        2.2设计原则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施工需要遵循四个方面的原则:要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证施工方案的经济、高效;若要真正达到自动化系统的控制需求,则应当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方案一致;电气工程包括机械和电气两个方面,在施工中要合理处理两方面的关系,并将生产工艺、施工成本、施工难度结合在一起,最终确保自动化设计工作的质量。
        3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
        3.1智能建筑变配电系统中得到的应用
        智能建筑的配电系统大体包括两种配电方式,即高压配电与低压配电。通常来说,高压配电指的是超过1000V的电压所形成的配电设施,其多样性能比较突出,包括链式高压配电方式、树立式高压配电方式等。在整个智能建筑电气工程领域中,高压熔断开关、高压符合开关、高压隔离开关等,这些高压配电装置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低于1000V的电压所形成的配电设施则称之为低压配电。当前,智能建筑领域中低电压干线配电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广,在开展日常生产与生活工作的过程中,火灾的引发大多是由低压设备造成的。
        变配电系统应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确保变配电系统高效控制工作的完成。智能建筑变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更加需要将常规电器设备的更新作为着手点,对全计算机化的设备进行运用,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定运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關管理与控制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3.2管理和控制体系中得到的应用
        智能建筑的控制系统包括诸多子系统。所有的子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当属照明系统、监控系统与通风系统三大系统。这些子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基础需要,能够确保智能建筑楼宇控制系统自动化目标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有效提供所有子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支撑。关于子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主要通过以下二个方面表现:
        第一,通过相关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对智能建筑楼宇进行全面监控,使建筑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最大限度减少。
        第二,无论是用户具体水资源需求数量,还是其照明强度需求数量,通过智能建筑楼宇控制系统,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对于用户具体的水资源与照明强度需求量,开展自动化检测工作,通过自动化检测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确保资源节约目标的实现。
        3.3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安全系统中得到的应用
        伴随着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各样类型的家用电器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随着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多,智能建筑的用电需求方向,也在朝着不断增加的方向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器安全问题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这一问题进行高度关注。通过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一定运用,能够确保电气安全问题监控目标的高效落实,进而有效控制智能建筑电气节源性能的发挥状况,并以此为前提,对相关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开展模拟工作,在计算出地面与带电物体安全距离的同时,也能将人体与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计算出来,并且使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精确性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对直流调速技术与晶闸管技术进行一定运用,能够有效保证供电线路安全载流量监测工作的落实,能够对供电线路安全载流量开展相关检测工作,进而使智能建筑电气安全性能得到保障。
        结束语:近年来,我国智能建筑逐渐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由于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人们逐渐开始追求安全、便捷、高效、健康、节能、环保的建筑环境需求,更多的智能化运用到建筑当中。因此,用信息化带动建筑的发展,用智能化为建筑服务,这就更加推动了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2]段鹏.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J].门窗,2016(09):20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