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着中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教育事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其中尤其是小学教育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学生们对道德与法制的学习也必须逐渐深入,当然,老师们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引导者,对于启发学生积极主动上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本文将对学生们在学习法治和道德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提出有关的途径,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育;小学;有效性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学习的科目,道德与法治在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让老师引导学生们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这是一个让所有教师的问题,把道德与法治学好了,将会对学生们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1 我国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很多教师不能适应担任引导者角色
这些年以来,中国的教育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学校里也有许多特别优秀的教师人才,有的教师在担任引导者角色这方面有很大的能力,他们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角色。但是有的老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只知道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只是硬生生的把这些灌输到他们的脑子里,学生们学到的只是一些死板的知识,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
1.2 部分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没有兴趣
在当今社会中,教育工作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学生开展的学习科目众多,另外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越来越大,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也是非常多了,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学生们一方面考虑到自己父母的辛苦,一方面又想到自己的未来,内心的压力也非常的大,所以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学习道德与法治,甚至有些人对这两门课根本就不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连对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都没有,是无法学好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在小学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中,难免存在部分老教师观念陈旧,眼界狭隘,教学内容仅限于课堂与书本,无法与社会实际环境紧密结合的情况。大人总有大人自以为是的世界。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的教育信条下,一味地给孩子灌输“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定义思想,会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缺乏自我判断能力。如此一来,学校的教育工作便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也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失去了兴趣。
2 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也在加快发展步伐,当代中国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想在学校加强同学们学习本身固有的知识之外,也应该重视提高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修养,学习道德与法治需要运用适当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研究学习。
2.1 提高学生们对道德与法制的学习兴趣
当今学生们更加关注的是应试教育需要学的知识,而忽略了自身能力也需要提高,同时还有大部分同学觉得道德与法治这两门课是特别无聊枯燥的,以至于根本提不起兴趣来学习道德与法治。这时候老师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某小学学校老师通过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观看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电影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关道德与法治的故事来吸引同学们,让同学们来了解道德与法律知识,提高同学们的道德与法律意识。
2.2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应该只能看中教学质量,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老师了解同学们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老师。例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有关道德与法治的新闻,通过对新闻的讨论,了解同学们内心对道德与法治的真实想法,让老师们也了解到学生们的想法。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学生们才能更加相信老师,在以后也会与老师多多交流沟通,与此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道德与法治观念深入同学们的心中。
2.3 挖掘优秀文化,发挥榜样力量
教育以弘扬道德与法治为己任,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为主要目的。因此对于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做到充分挖掘,将优秀的道德与法制知识与教育相结合,除此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传统优秀道德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将极具特色的时代内涵编入教育内容中,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等等作为小学道德的主要宣扬思想,并且贯彻到国家教育当中。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人世的深刻性,校方要鼓励和宣扬优秀榜样的力量,让榜样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主要的宣扬基础出发点,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高尚道德带来的力量,突出德育的重要性,让伦德育教育通过优秀的榜样在人们心中又重的精神力量。
3 结语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促进学生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当下最重要的就是从基本开始培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引导者,要加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力度,与学生间进行高效的交流互动,通过多种渠道多方面践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增强学生们对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认知,知法懂法不犯法,成为新时代一位合格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张惠君.生活德育 智慧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的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76-77.
[2]许冬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J].中国新通信,2020,22(05):158.
[3]尤顺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