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史婧
[导读] 摘要:绿色农业指对现代化科学生产技术与生产装备予以合理地运用,增强农产品安全与生态安全,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绿色农业指对现代化科学生产技术与生产装备予以合理地运用,增强农产品安全与生态安全,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绿色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渐成为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服务
        一、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由于绿色农业强调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使得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具有了可能性,同时也对生态水利工程拓展其在新时期绿色农业水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水利工程除了具有传统水利工程的资源、经济与社会属性外,更关注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要求工程具有最小的环境负面效应,同时能对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挥维持和改善作用。因此,生态水利工程必然要考虑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平衡过程,关注服务目标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
        绿色农业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内在联系,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的配置这一过程联系在一起,另外是通过共同关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这一敏感目标,使其具有共性。绿色农业生产,尤其是高耗水作物生产,更依赖于水利工程对其进行水资源的配置。绿色农业要求水资源的配置原则体现节水、高效、以及水质净化等目标。而生态水利工程也是以实现节水和水资源量与质的双重保障为关键目标。所以,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完全具有可行性。
        二、复杂性的分析
        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协调性,但在实际的工程实施当中,仍需要联合多学科来探究很多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具有的意义上讲,水利工程都具有它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同时它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某电灌站为例,此电灌站以防洪、灌溉和发电为主要功能,那么该如何让它实现既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还能具有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的配置功能呢?如果此水利工程不采取对应措施,建成运行后必然要阻断河流,对此河流内的鱼类造成很大影响;其次发电尾水的排放也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灌溉,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而相关措施的修建,需要进行大量科学研究和测验,需要对鱼类的生活习性以及生态水流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准确数值。想要解决这一系列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则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进行联合攻关,才有可能确保实施后的工程既符合生态保护的目的,又符合绿色农业水资源的配置标准。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具有复杂性,其服务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三、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所需遵循的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过程中,为了增强配置的效果,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为其他区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1最终目标确定为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农业灌溉中的水量对农产品营养学指标与标准要求吻合的程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水质对农产品卫生学能否满足标准产生了制约。按照农产品质量来划分相应的等级,具体包括了有机产品、绿色产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在此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对于水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农产品生产环境选择方面尽量选择对人类影响不大的区域,同时还应提高水资源与土壤环境的质量要求。

要想保证该类型产地的水资源安全,那么生态水利工程在开发、设计至施工和管理的整个过程都应当全面监测水质,以保证水源的水质。
        基于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护的作用。将国家规定标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农产品营养学与卫生学指标进行严格地规范,达到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的主要目标。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生态水利工程更好地为绿色农业水源配置提供服务。
        3.2水资源循环利用力度的强化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水资源自然循环产生一定的干扰,以人为方式对水循环进行改变,能够更合理地运用水资源。由此可见,生态水利工程的研究重点就是尽可能避免对于水资源自然循环的干扰,强化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力度。其中,潍坊市某农田生态系统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时候,将流域当作空间尺度,尽可能规避跨流域水资源配置情况,保证工程项目水流方向和流域水域方向保持一致。绿色农业具有节水农业的特点,同时也是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规避水资源自然循环的干扰问题出现,重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作用。
        3.3水资源配置和绿色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关系的协调统一
        绿色农业产业结构布局需要对本地区水土资源潜力进行综合考虑,由于生态水利工程在配置水资源方面的潜能有限,因而在产业布局方面一定要保证生态水利工程配置能力的协调性,以免破坏生态环境或者是浪费资源。
        四、结论与建议
        4.1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农业水资源的配置完全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但其同时服务于生态目标和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是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其综合服务的功能有待于相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4.2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过程宜以农产品质量作为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的最终目标;减少对水自然循环过程的干扰;减少对耕地的侵占;高度重视生态水利工程对水资源配置潜力与绿色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协调性。
        4.3建议生态水利工程在服务于农业水资源配置时,与先进的农业耕作管理措施相结合。
        4.4生态水利工程在配置地表水资源时,应基于流域尺度来考虑,应将地表敏感生态目标(如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纳入考虑范围,防止侵占湿地生态用水。
        4.5生态水利工程在配置地下水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或水力联系,应关注重要生态敏感目标和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如在湿地保护区周边不宜大量进行机电井布设,防止引起地下水位的明显下降,因地下水参与湿地生态的形成过程,另外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也是生态水利工程应优先考虑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正茂,吕宪国,夏广亮等.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0,10(1):30-33.
        [2]赵振坤,张彬.浅析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909-909.
        [3]付志刚.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195-195.
        [4]贾军涛,段蓉.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的实践研究[J].乡村科技,2016(17):37.
        [5]王海龙.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9-220.
        [6]戴卫东.探究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水资源的配置[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