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林世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8期   作者:林世银
[导读] 预制装配式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中普遍应用的建筑模式之一,充分利用此建筑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具其制约因素少、建设速度较快,并且在实际建设时还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成本等。本文围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重庆浩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0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中普遍应用的建筑模式之一,充分利用此建筑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具其制约因素少、建设速度较快,并且在实际建设时还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成本等。本文围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并不断创新下而诞生的新型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相比较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少,并且还可以满足施工企业降低人力投入成本与时间成本、有效节约施工材料等要求,以下内容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与技术优势
        1.1 概念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通过工厂对所需的建筑构件进行生产与加工,再将各构件进行组合与安装后运输至实际建设区域进行建设的建筑模式,在生产时主要利用的材料与工艺是混凝土材料与混凝土工艺。
        1.2 技术优势
        经过在建筑建设中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后具有如下的优势:第一,建筑设计较为灵活。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对居住要求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原有的建筑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通过引入装配式建筑技术后能够根据人们的居住需求灵活转换建筑内部空间,并且还可以让用户自主划分与分割建筑内部空间。第二,充分利用各项能源。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所应用的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与隔热性能,在保证人们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各项能源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第三,可长时间保留色彩。在建设装配式建筑时依照国家绿色环保的要求应用的装饰材料都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在工业化生产辅助下充分发挥出材料的性能及提高了色彩的长时间保护能力,改善了以往建筑色彩快速褪色的问题。第四,施工周期较短。装配式建筑建设时是在工厂直接生产与加工,将生产与加工后的各部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完成建设过程,与传统建筑建设周期相比较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并且还可以有效预测出在安装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而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顺利开展。
        2 预制装配式建筑各施工阶段的重点
        2.1 保证设计质量达到合理性与完整性
        装配式建筑建设质量是由设计环节决定的,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设需要保证各预制件的质量,还要保证有效连接及安装质量。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较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实际生产与建设效果、各预制件的要求、装配式建筑连接方式、安装方法等,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并能够将各参与方的意见有效融合,将各方面需要考虑的内容高质量融入设计图纸中后保证设计效果达到合理性与完整性。
        2.2 创建保障预制构件质量体系
        装配式建筑建设质量与各预制件的质量密切相关,相关建设人员在建设时应严格依照设计图纸内容与规范标准实施建设工作。在装配预制模板时应尽可能地提升预制模板底部模具表面具有的平滑度,还应保证模板所应用的螺栓规格与模板的规格相对应,保障紧固连接达到紧固要求。另外,相关人员还应不断提高侧模定位时的精准度,在对侧模实施涂抹脱模剂作业时需要达到均匀涂抹的要求。在施工现场安装各预制构件时应建立完善的预制构件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质量保障体系贯穿于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2.3 加强运输管理力度
        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加工完成后需要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运输中会因多项因素损害预制构件,比如道路不平等。因此,应加强运输管理力度选择出适宜的运输设备运输预制构件,在运输之前还应对预制构件实施加固作业,可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碰撞损害预制构件的问题发生,在运输车辆与预制构件之间应填充缓冲材料,如果在急转弯或者紧急刹车时不会损坏预制构件。另外,还应保证装卸过程中不会损害预制构件。
        2.4 做好预制构件存放工作
        预制构件运输至现场后需要做好存放工作,应采取平直或者竖向放置的措施可有效防止因重心不稳而发生倾倒损坏的问题。在实际放置时还应提前进行压实工作,避免因为预制构件自身重量过大而导致地面产生凹陷的问题,进而影响预制构件的完整性。
        3 预制装配式建筑剪力墙施工技术
        在建设预制装配式建筑时需要保障建筑具备抗震性能,需要在连接与安装各预制构件时要达到稳固性的要求。在实际连接拼装作业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装配式建筑的要求选择相对应规格的螺栓,能够保证连接效果达到紧密与稳定的目的。在安装时需要注意在下层板的内部留出插筋并安插在内墙结构中设置的螺栓孔内。在预制构件安装作业中需要施工人员先在螺栓孔内注入水泥浆的作业,然后采用相对应规格的螺栓实施连接工作并达到牢固的要求。
        4 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
        在建设预制装配式建筑时经常会采用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此技术在应用时需要施工人员控制好叠合板与作业层之间的距离,要将两者间的距离有效控制在35cm以上。然后,根据施工要求对叠合板的安装方向进行正确调整,防止在后续工程建设中发生方位偏差的问题。在安装预制吊板时要防止发生叠合板损坏或过度消耗材料的问题,需要在安装时加入保护叠合板的措施,在选择安装方式时应采用合理化的安装方案。目前,普遍应用的安装方式为模数化吊装方式可达到紧密与规范的安装效果。另外,还应在叠合板的底部增加临时支架,可有效提升稳固性能。在实际施工中完成上一层叠合板安装工作后才能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浇筑时需要施工人员注重养护工作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还可有效防止发生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问题。
        5 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在建设预制装配式建筑时还需要应用预制窗体施工技术,在连接预制窗时普遍采用的方式为螺栓连接,在应用螺栓时需要将螺栓与螺母连接孔有效连接能够增强结构稳固性能。
        6 应用专门辅助工具
        在建设预制装配式建设时需要运用辅助工具,在选择时应采用专门的辅助工具,包括平板护角辅助工具与转角板L型吊具辅助工具。在应用平板护角辅助工具时需要根据平板型结构件实际规格与尺寸实施专业化的护角制作,在选择材料时可以应用塑料材料或者选择橡胶材料。在平板结构对应角安装护角时要达到精准安装的要求;在应用转角板L型吊具辅助工具时可以通过专业化的设计保证专业吊具能够促进转角板各部位达到均匀受力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在应用此技术时需要保证结构具备稳固性要保证连接与安装作业达到紧密与稳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洪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20,(17):149-150.
        [2]王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9,(41):18.
        [3]马忠喜.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41):292-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