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梵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宣威 655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城市人口密度显著增加,社会大众的住房需求日益旺盛,从而使得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与日俱增。为了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当前的建筑都以高层建筑为主要形式,使得城市环境拥挤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不过,这种建筑形式对地基施工质量要求极高,由于重量荷载显著增加,需要地基结构的强度更大,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1.地基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1.1地基基础的重要性
在建筑物建设中,地基和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又属于地下的隐蔽工程,和建筑物的安危有很大的关联性,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的质量和建筑物的质量息息相关。一旦发生地基基础事故,因位于建筑物下方,补救非常困难。
1.2地基基础的复杂性
建筑结构通常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分开考虑,视为彼此相互独立的结构单元。上部结构在各地可以通用,例如有的住宅设计优良,同一套图纸可以用于多处住宅。但是地基各地千差万别,即使同一城市情况也不相同。建筑场地平面范围软硬不均,甚至存在古河道、古水井、坟墓、菜窑、暖气沟等旧结构物,需要特殊处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难以将一个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图纸用于另一个建筑物上去。由此可见地基基础的复杂性。
2.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土承受上部建筑物的荷载,将会产生变形,从而引起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对地基土层发生变形的因素进行分析,可见其内因是土具有压缩性,外因主要是建筑物荷载的作用。根据建筑地基土层的分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和上部结构的荷载,计算地基的变形值。
建筑物其自身的重力很大,如果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势必会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以及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建筑整体滑移或倾斜等问题的出现。正因为如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有效增加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从根本上避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工作人员若要有效避免由于楼层增加而导致地基形变或沉降问题的出现,就必须保证使地基的压缩模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最大程度地控制和降低工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3.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地基处理主要是以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为基准,进行地基的改良,进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确保地基的稳定性,降低沉降现象。
3.1塌方问题
地基施工中,塌方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深基坑开挖,并且根据现场地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手段,并且要对不同的土层坡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必要的情况下,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深基坑采取一系列的支护手段,最大程度地保证深基坑的施工质量以及稳定性。深基坑在外力的影响之下,很容易出现形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坍塌的情况发生。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3.2保护措施不足
前文有所提到,地基施工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挖。如果在雨季进行施工,房屋建筑工程地基遭到雨水的冲刷,对整个工程建设工作的推进以及工程质量都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降低和消除影响,必须做好全面的防排水工作,否则将会使雨水流入深基坑,对整个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使地基结构的强度和质量有所降低。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地将积水进行彻底的清理,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4.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4.1夯实地基处理技术
夯实地基处理指的是通过大型起重机,不断地向地基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地基原有结构变得紧密,有效增强地基的强度与密实度。现阶段,夯实地基处理技术方法主要分为强夯与重锤,选择的处理工具分为大型起重机(10~40t)与夯锤(2~3t)。其中强夯处理技术方法大多数工程应用动力密实机理,强夯施工夯锤冲击地面,强大的冲击能产生强烈振动,是否对邻近建筑物造成危害,取决于地基土的性质,强夯的夯击能大小,工程的坚固程度。夯点离建筑物的距离一般为30m以外为安全区;15m以内为明显振动区,若必须在邻近建筑物处进行强夯时,可以采取挖隔振沟的方法。
4.2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目前,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硅化注浆与水泥注浆,两者选择的注浆材料分别是硅酸钠混合溶剂与水泥浆液,其中硅化注浆地基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抗剪性能与承压强度,实现地基动力等特性的优化。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中催生了多种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例如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选择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能切实增强地基综合性能。
4.3碎石桩结合强夯施工技术
为进一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与硬度,保障地基排水固结效果达到标准要求,通常会应用碎石桩结合强夯施工技术。在进行地基的处理时,结合碎石桩实际设置地点,利用相关机械设备开展强夯处理,基于对强夯冲击力的控制,进行碎石桩的击散,而被粉碎的碎石在地基中不断挤入,并且其密度不断提升,最后实现对地基密实度的提升。针对该施工技术的应用,其主要关键点在于强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注重对夯击深度、沉量、次数的严格控制,如若出现夯击偏差的现象,会导致地基整体结构受到严重的影响。而要想进行夯击操作的科学控制,需依据实际地基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以夯击量为例,工作人员在开展强夯前,必须对夯击深度、地基实际荷载强度、土壤属性等参数进行综合考量。而针对夯击深度的控制,则需注重对土层厚度等级、湿陷等级进行分析考虑。
4.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粉喷桩联合处理技术
目前来讲,水泥粉煤灰碎石是较为坚固的辅料,和粉喷桩联合处理进行应用能够提升地基的固结能力,进而形成复合型的地基,增加地基的稳定性。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有效减少地基液化问题。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联合能够将地基上部的承载力向下部进行传输,能够降低地基进行沉降的速度,进行缓冲冲击力。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密度等问题,避免由于桩基本身的问题导致地基处理存在问题。
4.5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
地表下面的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很容易产生水资源抽干的问题,导致地基下降以及坍塌现象。要想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就需要做好地基排水固结处理工作,主要方法可分为真空、堆载、降水预压法等。
真空预压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排水的效果较好,在工作过程中操作便利而且工作机械设备不复杂。堆载预压法是对地基进行施压沉降,使其在承载力提高的过程中进行均匀的沉降作用,从而提高其承载力。降水预压法是抽出地下水,减低水位和空隙的压力作用,在工作过程中耗时短,导致土质条件具有局限性。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地基处理的优劣和整个工程的质量、造价与工期息息相关,地基处理的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参考文献:
[1]张乐.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06):52-53.
[2]范雪锋.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1):107-108.
[3]李德朋.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2):149-150.
[4]薄向辉.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