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环境监测站 新疆昌吉州 831100
摘要:因社会经济的不断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疏漏,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事故,给当地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环境保护工作愈发重要,国家的环境保护力度也不断提高,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将“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污染源废气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文中选择污染源废气检测为着手点,分析提高污染源废气检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污染源;废气检测;改进措施
空气污染源是造成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源,按照产生源分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在此,仅对人为源进行论述。人为源是由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污染源,按其形状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复合源等;按其排放高度可分为:地面源和高架源。还可按不同的标准,分为固定源、流动源、瞬时源、连续源等。煤炭是中国城镇民用及工业的主要生活和动力能源,因此城镇大气污染主要为煤烟型污染。除此,火电、冶炼、化工、造纸、炼油、交通运输等不同的工业企业还可排放不同的废气污染空气。污染物产生过程主要为燃烧、工艺放散及工艺挥发,如锅炉燃烧废气、化工生产放散装置、焦化企业的熄焦过程及储槽排气等。
环境监测中对污染源废气进行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随着工业不断发展,有效控制和管理污染源废气,防止出现环境的较大污染,必须科学实施采样工作标准,但是在环境监测中,对于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必须予以加以重视。
1、污染源废气检测工作重要性
污染源废气监测是监测人员通过利用监测设备对污染源排气的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排放量进行检测,跟踪污染物浓度、排放量的变化,确定污染源排放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环境执法提供执法依据。
2、污染源废气检测
监测过程中,对于污染源废气进行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在监测程序上已经拥有了符合国情的规范和标准。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容易出现失误。因此,做好监测工作,重点要做好污染源的识别、监测保障和安全控制等工作。
污染源识别即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判别、解析与评价。只有了解了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治理工艺才能有针对性的编制监测方案、完成设备仪器的准备、试剂药品的配置及人员的安排。
对污染源废气监测而言,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问题。对于废气检测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目前废气检测点位很多处于高空,涉及到高空作业以及临时用电。对于一些化工企业还会接触到一些有毒有害气体。
(2)设备问题。因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相应标准、方法制定和出台也比较快,而我国许多检测机构存在对应相应标准、方法的设备不足或没有致使许多项目难以开展。
(3)人员问题
1、废气检测需高空作业,使得很多检测机构做废气检测的人员不足。
2、不能完全做到人员持证上岗。
3、现场检测时对于现场需要完成的检漏、校准不能严格的开展。致使检测出现误差。
(4)检测工作不到位,对于采样位置、采样点的选取不科学不合理,如采样孔位置与采样点的距离过大,采样点的烟气流速波动变大,测量数据不准确;现场校准不足,少数监测人员能力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在校准上没有真正得到实施,检测结果存在误差。
(5)现场工况监督不到位。生产设备和设施运行情况与无法达到检测要求,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一些排污单位刻意降低生产产能,对于污染源工况的监督不够,导致监督结果真实性不强。
3、固定污染源废气检测改善对策
3.1科学管理
所有检测平台必须满足需满足HJ 75-2017中对采样平台的要求,对于不满足需求的检测平台不予检测。拍照留证,并作出情况说明予以上报。
检测前除对基本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外,还需配备安全带,安全带使用时严禁低挂高用。大风及雨雪天气严禁作业。对于一些会产生挥发有毒有害气体的需准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3.2设备采购及人员培训
对标相关标准完善设备的购置。
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对培训人员进行登记、培训、考核及资料保存。做到相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检测过程中带入盲样,杜绝现场检测的麻痹大意、偷工减料,做好现场的质控工作。
3.3正确选择采样方法及科学布置测量孔
为确保废气采样工作的准确性,对于面积较大的监测断面,需采取对穿法采样,计算两次监测的平均值,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与此同时,在做好测量孔布设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加大采样覆盖范围与频率,利用合理的采样工具,确保采样工作的准确性。
针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废气监测过程中,要选择具备代表性的样品,选择烟道密集、烟尘分布相对均匀的区域进行采样与监测。在科学选定监测位置之后,需要按照空间位置以及烟道布局情况设定针对性采样方法。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烟道中,必须要掌握废气的浓度,为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应该将监测点布设在与烟道垂直的位置。选择采样方式同样重要,应该按照环保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如平行采样法、等速采样法、预测流速采样法等。总而言之,在采样工作中必须从提高监测效率基本目标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以组合模式提升采样效率,为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3.4加大监管力度
结合废气监测工作的现存问题,必须要加强监管力度。第一,监督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备运行参数计算设备的精确负荷;第二,对于参数比较小的设备,应该结合设备的运行原理,对排气浓度做出预测与评估;第三,监管人员一定要详细了解固定污染源的生产工艺与流程,保证生产单位的工况符合国家规定标注,防范企业造假问题的出现。
4、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几项注意问题
(1)前期准备工作阶段。针对污染源废气具有较大的毒性,在进行监测前要保证操作平台操控正常、采样仪器气密性良好,对生产的原材料、产品的工艺以及污染物的种类、废气的排量等进行详细了解,做好防毒、防火、防爆措施。
(2)采样位置有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该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于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采样断面气流最好在5m/s以上。
(3)进行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步骤。首先,要测量管道直径和管壁厚度,接通仪器的电源之后,打开采样孔和开关,清除孔内积炭,输入大气压和采样日期,读取压力表上的数字,输入监测断面的尺寸和壁厚,确定采样点、环数、使用胶布进行采样枪上的数字标识、清零动静压管上的数字,将采样枪放入管道内预测流速选择合适的采样嘴。将含湿量测量枪放入管道中,待数值达到稳定后,按确定键完成测量。上述方法均要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点,依次进行采样点数据获取、获得采样体积、气流动压、静压等参数。
(4)检测废气时有时需对采样管线进行加热,防止在采样时采样管线内壁凝结液滴对检测气体的吸收。如采集二氧化硫时温度控制在 120 ℃,防止凝结的水对二氧化硫的吸收。采样管的材料要具有稳定性,以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性。在进行污染气体采样时要做器皿实验,不影响测定结果的前提下,保证采样系统的气密性。采样过程中,密切注意压力变化和采样流量的变化,并进行变化后的调整和记录。
结语
综上所述,污染源废气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准备开始到采样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策略在采样过程中要做到位,以保证采样不会受到各类因素干扰,确保测量结果精确,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军.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5):64.
[2]江璐,徐新宏.环境中污染源废气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J].云南化工,2019,46(01):87-88.
[3]乐松成,毛森鹏.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流程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0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