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量技术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 黄梅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黄梅
[导读] 摘要:从实际来看,不动产测量面临诸多问题,丈量误差、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要求不动产测量应强化技术建设,通过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质量,以更好的推进不动产测量工作发展。
        泰州市土地储备与不动产登记中心
        摘要:从实际来看,不动产测量面临诸多问题,丈量误差、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要求不动产测量应强化技术建设,通过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质量,以更好的推进不动产测量工作发展。本文从不动产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强化测量技术的实践应用,做了如下阐述。
        关键词:测量技术;不动产登记;应用
        测量技术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当前不动产登记工作实际来说,对不动产测量作业的要求不断提升,加之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提高测量技术水平;提升测量数据质量;加强交流和沟通。
        一、测绘工程技术和不动产测量
        在我国的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中,不动产测量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不动产测量中,不动产调查是其基础,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使其在土地管理中能够进行准确的测量,对不动产的产图和空间定位都能进行准确的确定,这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计算技术是测绘工程技术的核心,主要由GPS、数字化仪器和电子速测仪等。有了这些工作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管理等。将测绘技术应用到不动产测量中,可以对土地、质量以及分布进行精准的勘测,在不动产测量中,测绘工程技术可以说是其重要的技术支撑,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测绘的精确度。测绘工程技术可以帮助不动产检测提供测绘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缩短不动产工作的工期,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将测绘工程技术应用到不动产测量中是十分不要的。
        二、测量技术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分析
        1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近年来,测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提出了倾斜摄影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正射影像应用局限,在不动产登记中应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技术的组成角度来说,具体为数据获取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相比传统正射影像技术,倾斜影像测量技术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地物,真实反映地物情况。①应用各类软件,可以直接在成果影像上开展高度和长度以及面积等的量测。②开展三维模型制作,能够直接从倾斜影像,进行建筑物顶面以及侧面纹理,并且支持批量贴纹理,进而提高建模的周期。③相比传统三维模型,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采集的数据量比较小,支持当前OGC通用标准。
        具体应用:应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得高清影像,将影像以及三维模型,应用到登记平台中,进而将不动产信息真实准确的呈现在三维空间环境下。应用三维模型动态单体化技术,以及建筑分层分户数据,处理三维模型,进而获得分层分户的楼房模型,按照分层或者分户方式,对模型属性挂接对应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并且关联各类数据资料,比如地籍图等,构建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完成不动产信息登记,依托空间环境,能够在三维环境下,实现图查属性以及属性查图等。在具体应用中,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可以在线获得多维度数据,产权更加明确,能够减少不动产纠纷,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不动产权利人通过系统,能够查询自己住宅的相关情况,以便于及时掌握房产信息。
        2数字化测图技术
        地籍测绘中,不动产登记测量是重点内容。在具体工作中,房屋的层高以及净高测量,其参照面对测量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房产测量成果以及成果的公正性等方面。房屋层高指的是下层地板面或者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测量时极易产生误差,若直接使用净高替代,那么极易扩大误差。净高指的是地面到楼层下表面的距离大小,在房屋室内测量的高度为净高。在测量作业中,要做好结果计算把控,若有层高数据,必须要根据层高数据进行计算。除此之外,要做好测量技术应用的选择。基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带动着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其朝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房地产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在不动产测绘作业中,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推动着房产的发展,提高了建筑水平。

从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搜集信息更加准确,提高了工作进展,便于不动产分摊以及测绘作业开展。
        3解析法
        不动产登记工作中,解析法的应用,具体包括房屋面积和用地面积等的测量,发挥着避免因为产权和面积等的纠纷。在不动产测量作业中,解析法的应用相对准确,能够解决纠纷性问题。具体应用中,通过界址点坐标,采用做标解析法,开展实际测量,进而保障测量结果的精准性和质量,减少误差的出现。严格按照不动产测量操作流程规范,采用解析法,开展方差测量,可避免误差的产生,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运用解析法,进行不动产登记测量作业,能提高标准中面积误差限差的精度,有效控制估算中的误差等,有着不错的效果。
        4GPS技术
        在房产测量作业中,若进行分摊时,计算总面积,需要根据建筑总面积以及房屋总面积进行推测,获得总面积。若计算获得的分摊系数相对合理,那么选择其作为计算依据。在不动产测量中,面积分摊问题相对突出,需要做好实际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体应用中,可通过应用GPS技术等实现把控。随着技术的发展,GPS测量技术得以优化,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节约了造价外,有着不错的经济效益,还减轻了外业工作强度。GPSRTK技术的提出和应用,提高了GPS技术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此项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从应用效果来说,GPSRTK技术的应用,具有准确性和简单便捷等优势,有效解决了各类测绘问题。不动产测量作业中,结合运用GPS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测量技术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策略
        1提高测量技术水平
        结合当前不动产登记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具体要求,提高测量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2018年底前,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房屋所有权等的存量现势登记数据汇交;2020年底前完成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同时汇交成果。这需要不断提高不动产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测量数据质量
        基于登记信息共享的需求和要求背景,在测量作业中,要不断提升测量数据质量,全面提升数据接入质量。这需要从不动产测量作业入手,综合利用各类测量技术,比如GPS技术和GIS技术等,构建数据信息平台,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环节的质量把控,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提升测量数据质量。
        3加强交流和沟通
        无论是不动产登记测量,还是相关业务的开展,都必须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及时共享信息,提升不动产信息登记的透明化和流动化水平,减少信息传递问题的发生,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实现持续化发展。因此,在测量作业开始时,就需要注重交流和沟通,了解数据信息的要求和需求,进而为相关作业的开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动产测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并落实测量技术,为测量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本文的探讨中,当前不动产测量面临诸多问题,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等问题的发生,要求不动产测量应强化测量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误差等原因对测量工作的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前,现代测量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推动不动产测量事业的发展,数字化绘图技术、GPS技术、坐标分解技术等的应用,成为新时期不动产测量领域的重要技术范畴。
        参考文献:
        [1]李慧娟。浅谈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实践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2017(13):69-71.
        [2]田泽民。浅析测量技术在不动产测量领域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