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李永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永
[导读] 摘要:由技术、经济和管理相互配合形成的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针对项目工程,分析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
        深圳市国晨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由技术、经济和管理相互配合形成的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针对项目工程,分析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初期只是测量完工的工程量,对供料进行计算,并且估计价格,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了更多的经验,如今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发展得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引言:在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下,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也逐渐增加。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如何在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提升整体建筑效果,加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应当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管理的角度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以此来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1、建筑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1.1 不偏不倚、统筹兼顾
        建筑造价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管理项目,在建筑造价管理的过程当中,建筑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不偏不倚的原则,对建筑项目的工期、施工质量、成本进行严格管控,保证其建筑项目能够按照前期预算的时间完成,统掌全局,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
        1.2 项目决策管理
        项目决策是通过项目的可行性和技术对它的建设计划进行分析对比,并选择出最佳的决策,以控制工程造价为基础工程,项目的决策内容是项目造价的前提,项目工程决策来自于预算的精确度和造价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及其对项目运行产生的效益的影响。建设项目多数规模不足,会造成产品积压,使项目效益减弱。项目科学制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市场、环境等因素。项目选择合理性作用于工程建设,这是建设工程的支柱,工程造价的高低和周期等都会受到其影响。因此工程决策一定要多方面考虑。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企业开展造价管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导致企业管理难度增加。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合同、人员、财务、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
        2.1 造价管理体系缺失
        当代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相对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尚未建成,严重妨碍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精细化实施。一旦建筑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那么就会导致针对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无法防范到位,资源协调水平低下,有效的控制工作未能到位。项目造价管理是一个多方面控制、协调进行的工作,造价管控人员未能合理应用控制技术和控制方法,导致突发性问题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造价控制难度,对造价管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2.2合同审核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业主和建设单位双方在工程开工前,要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划分施工中双方的权责、义务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施工工艺、价款、工期等重要事项进行明确的规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当发生利益冲突或者突发事件时,应以合同内容为基准进行处理。但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相关人员对合同条款内容缺乏细致的审核,很对施工合同中存在遗漏和错误的现象。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在后期施工中就会给双方造成一定的经济纠纷问题,使双方的经济利益难以得到法律的保障。例如:如果合同中对资金方面的问题没有制定科学的预算,在后期就有可能因为资金问题发生争执,导致工程造价管理难以有效地控制。
        2.3 专业人才队伍尚未建成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一个面对多方面问题处理、需要应对多方面突发性因素的工作,必须切实依靠创新性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才能够有效落实。

而当前专业人才队伍在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造价管控人员未能给与足够的重视,人员未能全面落实现代化造价管理与传统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导致实际造价管理工作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 ;另一方面,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忽视了经验与知识、人员学历构成与年龄构成等方面的协调,人员队伍过于僵化,未能获得创新发展的活力。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建设过程造价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作为实现建设项目投资目标的“入口关”对项目投资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以及投资估算,合理的投资估算是有效决策的前提。
        3.2 加强成本核算意识
        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质量,把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容,施工企业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核算意识,要全面培养造价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作为造价管理人员要具有材料成本核算意识,能够对材料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不断改进成本核算的方式,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企业要能够充分调动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挖掘管理潜能,以提升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相关人员要做好成本的详细记录工作,为后期材料成本核算提供数据参考。作为材料管理部门,要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严格规范员工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的方式,避免材料的浪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施工造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3.3 加强编制工作
        工程造价、签定合同都需要达到标准的概预算。概预算在工程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是确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投标工作的成功性的重要前提。工程造价的核心就是要保证准确的概算,还要推动工程项目控制成本。所以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概预算的编制,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确保概预算可以反映真实信息。要提升概预算的水平,建筑企业就需要重视思想意识上的引导,对概预算的有关人员进行严格审核,保证他们具有标准的专业素质。有关的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在概预算前要调查现场情况,评估会对建设工程概预算造成影响的因素,比如此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这些因素都要被记录并进行分析。在编制概预算时,有关人员要配合默契,相互沟通,保证最终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效的概预算会涵盖到具体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概预算要符合工程建设量,确保指标的真实性,保证造价的合理性。企业要加强概预算的编制,谨慎地做好概预算,不要出现漏项,保证价格的科学性。施工图预算是工程结算的根据之一,也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方式之一,企业要重视施工图地编制。
        3.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竣工结算主要是对整个工程质量和投资成果的评价, 同时也是确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的最终阶段。在进行竣工结算时,一是要加强对于合同条款审核的管理,二是要加强工程验收管理, 三是要加强设计图纸变更的签证管理,四是要加强对于工程中所涉及费用的管理,五是注意加强对各种数据计算产生的失误管理,六是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的管理。做好以上六个方面,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将得到有效控制。
        4、结束语
        建筑工程真正施工时,施工单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会在工程建设的每一步骤中体现。将建设工程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进行真正的工程建设,以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更加合理,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俊峰,邓会,牛海林.试析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建材与装饰,2018,09:128-129.
        [2]张一合,李腾.试析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城市地理,2015(2).
        [3]李星丽.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9):123-124.
        [4]蔡小萍.关于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商,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