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研究 刘成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刘成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均在不断的快速发展。
        身份证号:2302241984XXXX3011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均在不断的快速发展。随着政府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行业人员的重视,安全问题已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BIM技术在安全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使用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文章就详细阐述了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使用特点,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来提出具体使用BIM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BIM技术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建筑工程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建筑领域中,异形结构与超高层建筑这两种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然而,由于它们结构的特殊性,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难度,这极大地限制了异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BIM技术的出现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能性。与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不同,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化与优化型等优势。项目管理人员通过BIM技术能够直观地发现隐藏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然后进行排查与整改,确保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BIM技术的特点
        2.1 可视性
        BIM技术突破传统建筑施工的一些限制,可以利用三维数字技术来将真实建筑信息都模拟出来,构建出建筑物模型,建筑施工人员仅通过BIM模型就能方便、直观的看到建筑物二维图,可达到实时对施工现场的监控,起到预知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
        2.2 模拟化
        模拟化是BIM技术的一大特点,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一直以来,潜在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地排查并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风险率,它能够根据建筑现场的地质环境、裂缝和沉降等情况,进行模拟还原,及时发现现场环境的问题,便于开展科学的防护措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由此可见,在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方面,BIM技术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前,该技术还能够对脚手架搭设、悬挑架搭设与吊篮施工等危险系数高的准备工作进行模拟,试验得到结果后及时整改,让建筑项目能够有序安全的开展。
        2.3 经济性
        创新在安全、质量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创新过程中需要反复不断地利用实验检验创新成果的可行性,这就会对项目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人因此对工作创新望而却步,但是利用BIM技术虚拟现实的功能可以使施工人员大胆创新,因为在创新实验过程中仅需人力资源便可通过可视化效果看到并了解创新施工的过程和结果,可以避免以往创新实验带来的经济压力,从而激发人员的创新热情。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建筑施工产业的规模和产值日益扩大,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高速发展,从业人员队伍迅速扩张,建筑业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安全生产问题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国家和相关部门、行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行业的生命线,在现有的相对完善且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模式下,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与模式潜力挖掘殆尽,已经不足以适应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引入高科技含量的理念、设备、技术,革新管理模式,以科技促发展,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适应新时期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解决长期困扰施工安全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是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客观需要。


        4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运用BIM技术的策略
        4.1 在危险因素识别方面的应用
        建筑项目在真正施工前,需要提前控制好各类危险因素,围绕着BIM技术,建筑项目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涵盖了构件、施工进度等各类信息。建筑施工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工作人员可通过BIM技术建立4D模型,立体地呈现出建筑项目的方方面面,及时地识别出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根据案情管理的相关办法,对危险源进行科学分类,真正地解除潜在的危险因子,避免建筑项目出现安全事故。以危险识别系统为例,该系统在RFID技术的基础上有效识别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调整后续的应对措施。
        4.2 构建合理的可实现的安全管理指标
        施工安全指标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明确了相关指标,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施工企业可以利用BIM技术的一致性、实时性和共享性,获取准确的建筑模型并进行计算,从而确立合理的施工安全指标。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关的数据之间实时关联,利用BIM技术构建建筑模型之后,施工方就可以实时获取建筑信息数据并进行计算分析,为建筑安全指标的设立给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充分掌握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制定出科学合理精确的施工安全指标。
        4.3 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BIM技术的安全培训
        不管在什么样的公司内,员工培训是较为普及的一种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手段。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开展BIM技术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工人的安全。一些传统的建筑企业开展安全培训都是以口头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大都是形式主义,很难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但是,将BIM技术利用到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能够使得培训达到一定的效果。换句话说,使用BIM技术能够将培训内容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技能,提高他们对安全管理的意识,进而能够在实际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得到应用。
        4.4 优化施工现场配置
        随着建筑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结构、设备、材料和施工工艺、流程日益复杂,大量不同专业的施械设备、班组、人员交叉作业,在有限的施工场地空间内,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合理规划并使用施工场地。通过BIM的3D/4D模拟技术应用,可以创建虚拟施工现场,以现场模型为依据,合理规划物料堆场、装卸平台、通行路线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区域,对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精准定位,防止机械设备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内发生碰撞,消除安全隐患。
        5 结束语
        作为建筑领域的新技术,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施工安全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及时地识别出建筑项目的安全隐患,比如在安全教育、场地规划与措施制定方面,还能够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加以防范,可以说,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中瑞.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224.
        [2]韩爱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03):186-187.
        [3]黄兵华.BIM技术在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9(02):89-90+93.
        [4]陈奇峰.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探究[J].四川水泥,2019(01):229.
        [5]王福旺.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居舍,2018(36):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