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丽萍
[导读]
        黑龙江省萝北县凤翔镇人民政府
        目前大豆的需求量极大。为此,许多地区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大豆,根据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大豆优质高产的关键是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大豆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地块选择工作,避免出现重茬或是迎茬种植,这样会导致大豆出现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大豆种植选择地块时宜优先选择玉米和马铃薯等茬口,也可以选择轮作过两年以上的地块。大豆对于大部分土壤都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一些田间灌排条件良好、稀松或是带有微酸性的土壤都适宜进行大豆种植。而且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大豆种植土壤的肥力,还宜采用秸杆还田的方法。为了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抗旱耐涝能力,在大豆生播种之产还需要对耕地进行深松耙茬。在春季土壤化冻后进行起垄保墒。土壤为中等肥力的情况下,整地时宜使用尿素及硫酸钾。垄作大豆宜在伏秋整地时进行起垄,使其保持良好的待播状态,春天整地时采取顶浆扣垄及镇压的方法。
        二、品种的选择
        大豆品种如果选择不当,轻者发育不良,不能适应当地条件,影响质量和产量,重者则会导致大豆植株无法结荚,直接造成减产。因此,大豆选种的基础环节就是选种必须科学,即因地制宜选种,比如适合在南方种植的大豆品种如果盲目种植在北方就极容易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减产,所以选种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安全可靠、适应性强的大豆品种。选种时还应以选择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为主。这类品种不易感染病菌,发病率低,能够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在保证品种抗逆性的基础上建议要优先选择生命力旺盛的大豆品种,以促进丰产。大豆种子购买务必去正规经销商处,以防质量不佳影响收成。
        三、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采用人工或机械对种子进行精心筛选,剔除其病粒、破损粒、虫食粒、小粒以及各种杂质,选留下的种子要粒大、饱满。确保种子的纯度与净度不小于98 %,发芽率不低于96%,含水量不高于12 %。
        2.晒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须将种子晒2~3 d。晒种时要薄摊、勤翻,并禁止在中午强烈阳光下暴晒以造成种子破裂受到病菌侵袭感染。
        3.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可以将种子表面的病菌杀死,还可以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无菌保护层,以减轻病菌对种子的侵染。目前常用的灭菌剂有多菌灵、福美双、克菌丹等,可有效防治霜霉病、紫斑病等。多菌灵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0.3 %。
        使用辛硫磷乳剂闷种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选用50 %辛硫磷乳剂0.5 kg兑水13 kg,稀释后每千克药液可拌种10kg,拌后将种子闷4h左右,阴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
        4.种子包衣。种子包衣可使幼苗抵御种子上的各种病菌,同时防御土壤中病菌和害虫。使用种衣剂要选用大豆专用的种衣剂,以防发生药害。种衣剂按种子重量1∶70进行包衣,可防治大豆根腐病和胞囊线虫病等。


        四、播种
        大豆实际播种之前,宜对干旱土地进行适当灌溉,保证土壤具有一定的湿润性,为大豆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要合理选择播种时间,避免过早或是过晚播种的情况发生,这样会对大豆出苗率、生长期间营养、产量和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我国北方大豆播放时间一般选择在四月至五月中旬左右进行种植。
        在实际的播种时还要注意大豆种植的密度,种植的密度不能出现过密或过松现象的发生,因为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帮助大豆种子充分地吸收土壤当中的养分。具体的播种密度要根据当地的温度、土地的肥沃程度、种子的具体情况以及土壤的稀松度来定。一般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种植大豆稀一些、温度低的地区,种植大豆密一些。在肥沃的土地上适合种植间隔大而密度小、稀薄的土地适合种植的更为密集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土地进行种植,并且做到养地的目的。
        五、合理密植
        大豆种植要合理密植,才能保证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性。一般来讲,大多数农户都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植株之间相互争夺土壤养分,使大豆生长发育缓慢,影响植株生长,尤其是中后期,随着大豆植株不断生长,田间密度会更大,通风透光性更差,必然会影响大豆后期结荚。因此,应根据所栽植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以及田间的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保证大豆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大豆生长养分供应充足。
        六、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大豆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需要种植人员在种植过程中时刻注意其生长状态,及时浇灌,选择合适的浇灌方法,保障大豆生长具备足够的水分。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芽苗生长期与结荚期尤其需要及时浇水灌溉,避免因土壤缺水,导致大豆发育不良,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种植人员需要注意观察大豆的生长状态,禁止盲目浇灌,多次浇灌,应控制浇灌的次数和浇水量,防止因田间积水,增加大豆患病几率。
        2、合理施肥
        施肥前,通过分析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施肥,而不是仅凭经验判断大豆需要施加的肥料种类,影响大豆的产量。施加肥料时,可以采用分层施肥的方法,在不同的深度下施加不同的肥料,保证豆苗在生长的任意时期均能够汲取到足够的养分。选择农家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绿色化肥,不仅能达到为豆苗补充营养的效果,将资源用最大化,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大豆在开花期时,可以根据土壤状态适当喷洒叶面肥,以促进大豆的高产。
        3、除草
        田间杂草在大豆生长期间,与大豆争夺养分,通常情况下,杂草生命力旺盛,其长势远超过大豆植株,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同时,杂草是细菌、害虫的滋生场所,可能会为大豆带来严重的病虫害。因此,田间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除草工作。田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轮作、中耕培土以及喷洒除草剂的方法,除去田中杂草。值得注意的是,轮作和中耕培土的方式更符合绿色农业理念,但如果种植面积较大,杂草危害较为严重,可以适当使用化学除草剂。一般情况下,苗前除草选择普施特或广灭灵等。因其能够在土壤张保持较长时间,可能会对后茬作物具有一定的药害,所以需要控制其用量。苗后除草使用拿捕净乳剂或精禾草克等,土壤中含水量较高时,可以提前用药日期,并控制好药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