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研究 黄娟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黄娟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目前的防洪与工程之中也提出了全新的技术应用要求,水利工程防洪建设过程中生态护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身份证号码:5002231985080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目前的防洪与工程之中也提出了全新的技术应用要求,水利工程防洪建设过程中生态护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进步,其中防洪工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相应防洪护坡对生态环保、河流保护具有重要价值,从国家生态建设的长期稳定性角度出发,对防洪护坡进行全面合理的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防洪工程;生态护坡建设;研究
        引言
        长久以来,我国的水利防洪工程都是利用硬质护坡,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特别是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打破了地域生物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水利防洪工程的护坡建设应遵循生态环保观,建立生态护坡,以实现保护地域生态环境的目标,落实绿色发展观的要求。
        1关于生态护坡建设概述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开始逐步意识到生态护坡建设对防洪工程的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生态作用。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衍生品,生态护坡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从生态护坡建设角度去看,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工艺方法、所需材料、结构体系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研究、控制与管理。将单一施工材料逐渐发展为由土石材料相结合、绿色植被等形式组合而成。这使得整个工程结构具有丰富性以及功能性,并且对控制生态平衡、维持经济稳定增长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生态护坡建设理论不断增强,随着就会暴露出实践经验不丰富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借鉴国际先进工程相关经验,从而提高我国生态护坡建设。
        2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研究
        2.1借助多元化护坡技术,建设生态护坡
        在水利防洪工程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多元化方针,结合实际情况,除了使用传统的铰接式护坡建设技术之外,还可以使用联锁式生态护坡技术。铰接式生态护坡是利用高强度预制的混凝土块进行铺设的,其预制的混凝土块形状、装量及尺寸都是相对一致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中间开孔式或者中间封闭式的混凝土类型,以保障生态护坡建设能满足水流的流动状况。铰接式生态护坡结构与铰接式护坡存在明显区别,一般铰接式生态护坡存在平铺式结构和阶梯式结构2种,这两种结构各有侧重点。以阶梯式结构为例,阶梯式结构体现了立体化的结构组织,在坡度比例为1∶1的情况下,施工定位孔是连接销孔,正面开口部分存在多孔空洞,采用螺栓孔连接各个部分。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预制混凝土技术,如日本专利技术新型现浇透水植生生态混凝土边坡保护植生技术、W-OH边坡保护植生技术等预制混凝土,这样预制的混凝土不但具备抗洪功能,还具备优秀的亲水性,为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进而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联锁式护坡建设技术更加具有优越性,可以实现抗腐蚀、抗冲击、重复利用等多种功能,不但可以提升施工速度,还可以降低后期养护难度,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在我国新建的水利防洪工程中,联锁式护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技术也不是毫无缺陷的,这种技术虽然可以满足透水、透气要求,但是在植物种类选择方面却存在局限,只适合于一些低矮的草木、灌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生态保护原则,尽可能选择本地砂土进行填充,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经费成本,也能提升植物的土壤适应性,更好地实现绿化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生态环保效果。水利防洪工程建设单位应根据现实需求,选择合适的生态护坡建设技术,实现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共同进步。
        2.2三维植物网护坡技术及其应用
        目前生态护坡工程技术应用时其表现形式也相对多样,比如三维植物网护坡、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等,所以针对这些技术需要加强对于技术的总结与分析,掌握其应用要点,才能够推动生态护坡的有效建设。

三维植物网护坡一般是使用了植草固土中的一种三维结构的网垫,这种网垫整体可呈现出丝瓜网络的状态,有90%的空间能够进行土壤、砂砾的填充,在不阻碍植物根系生长的同时还能够让植物的根系将草皮、网垫以及坡面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善的复合保护层。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施工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具有很显著的技术效果。根据实际工程调研汇总,目前三维植物网护坡的材料单价大致在20元/m3范围内,如果工程规模继续增大,其材料单价还有下降的空间。
        2.3绿化混凝土护坡技术
        对于绿化混凝土护坡技术而言,其主要采用的是无砂混凝土形式,因普通混凝土材料缺少而导致其表面疏松多孔、透气性较强,有利于植物生长;相较于三维植物网护坡技术,该种护坡施工技术更具抗冲击力,而且稳固性更强。然而,该种施工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比如生态效益较之于其他施工技术相对较低,施工操作也相对比较复杂,后期养护操作比较复杂。
        2.4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分析
        这种护坡方式又分为土工材料网垫固土种植和土工单元固土种植。这种护坡方式的原理就是利用土工材料对植被进行一定的固定,从而增加植被抵抗雨水冲刷能力。土工网垫固土种植的具体操作是:将砂土和植被种子放入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网垫中,由于这些网垫存在合适的空间,因此植被可以在网垫空间内生根发芽,并且透过网垫将根扎入坡面土壤中。这样网垫、植被以及土壤就能够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植被的稳定力和抗冲刷能力。土木单元固土种植的具体操作是:施工方事先将聚乙烯材料拼接成蜂窝结构的大单元,然后在每一个小单元内填草,最后将整个单元铺设在河道坡面上,从而达到坡面的防护效果。
        2.5草皮移植生态护坡技术与人工种植法
        草皮移植生态护坡技术是指将植物种子播撒在水土环境相对适宜的种植基地上,待种子生出较发达的根系后,运用草皮切割技术,将其移植到防洪坡地上的一种方法。由于刚移植过来的草皮根系还未与坡地土壤紧密连接,施工工人应对草皮进行适当养护,待草皮的根系足够发达并深深地扎入坡地土壤中后,才能停止养护,从而使草皮根系达到固定坡地沙土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人工种植法是指施工工人直接将种子播撒在坡地上,并开展长期的养护工作。该种方式耗时较长,且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因此,在现实中运用比较少。
        2.6借助水柔性护坡技术,建设生态护坡
        三维水柔性护坡技术,是以水柔性生态袋的形式构成的,这种生态袋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可以有效预防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具备较好的抗腐蚀能力,是一种混合了保水剂、种子、肥料、可降解材料的新型材料。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可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变化,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生态护坡建设单位,需要探索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生态护坡建设机制。例如,丽水瓯江的堤防工程选择了三维植物网作为主要的护坡材料,并且将绿化混凝土护坡、联锁水工砌块护坡、椰网植生带护坡及三维排水柔性护坡的形式作为示范段进行建设,探索了生态护坡建设。
        结束语
        目前水利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去考虑到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以完善的生态护坡技术去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细化技术应用类型与材料种类,去选择适宜工程建设的技术应用形式,从而推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
        参考文献:
        [1]任敏峰,姜建兴.浅议涉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从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项目谈起[J].水利技术监督,2004(02):23-26.
        [2]赵英,吴钢.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无锡城市防洪工程管理为例[J].江苏水利,2016(07):65-68.
        [3]冯涛,马振坤,谢忱,乌景秀.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对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6(02):69-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