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技术难点探究 林华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林华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园林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身份证号码:15042919820415xxxx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园林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都非常重视环境建设及保护,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应用科学的手段控制施工质量,将建设园林城市当做目标,优化城市环境,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进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对此,重点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相比于国外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想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就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满足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结合各种管理手段弥补缺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绿化工程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且本身具有大规模、变化快的特征,需要借鉴项目管理经验来明确施工难点。
        1城市园林绿化概述
        对城市园林绿化概念与内涵的分析整理,有助于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形成系统全面的认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为施工管理及养护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城市园林绿化以传统园林、现代园林作为基础,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城市定位,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将整个城市作为载体,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的服务能力。近些年来,各地政府加大投入,大力建设城市园林,据《2018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统计,2018年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3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2㎡;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安徽省芜湖市等27个城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国国家森林城市达166个。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增加,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环境质量提升,缩减了各项污染治理费用。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蓬勃发展正以实践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同时,城市园林绿化推动了民族特色的传承,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构思环节,为了避免景观同质化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开发单位,从民族文化之中寻求灵感,将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展现民族文化底蕴、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吸引力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民族文化特色,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2.1施工准备不足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开展前期需要针对城市建设、绿植分布做好总体的规划。为了能够保障园林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前期必定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了解清楚城市建设规划、园林方案建设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事情,并做好工程的现场勘测、实施方案制定和现场施工准备等。由于涉及多方沟通而现在施工人员与相关规划人员、设计人员缺乏沟通,导致设计方案无法顺利的成品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设计方案中的不懂,不理解,仅凭自我想法实施调整,导致施工效果和设计效果相差较大,从长远来看严重影响绿化园林高质发展。施工前期准备不足,导致效果差异,不能满足人们城市建设的需求。
        2.2材料管理
        绿化工程建设中,工程材料是绿化管理的基础,需求量较大,在结合项目需求计划的前提下,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城市绿化园林的建设目的在于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且在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之下进行环境改善,而工程材料的选择就成为了其中的核心。因为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在绿化需求程度上有所差异,这些都是我们需考虑到的内容。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施工前期准备充足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当做好各方面的数据勘测,例如:园林绿化工程的面积确定、当地气候数据,施工期间气候情况预测,土壤酸碱度情况等为后续工程打下基础。

其次,施工单位要与城市建设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深入沟通过,了解清楚城市建设布局,清楚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清楚园林绿化工程所处的是生活区、工业区还是办公区。同时,了解清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以及相关要求,并进行施工前的场地清理。例如:施工场地内的杂物搬离、杂草去除、清理垃圾等。另外,还要了解清楚施工现场的路面情况,提前做好排水计划,做好施工前的定点,确定好排水,浇灌水管的分布定点。如此一来,施工前期工作得到了充分准备,有利于后期园林绿化的顺利施工。
        3.2规划设计
        城市绿化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与自然生态型要求,同时结合城市具有的标志性元素,将城市风格以不同的特征来进行表现。因为规划设计本身也是城市美学的体现,需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体现特点。建设园林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景观效果,所以施工过程中的原则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作为设计者,应该考虑如何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特征,因地制宜地发挥文化的要求。
        以基础工程来说,土方工程在不同的地貌、地形下的模式也会有所差异,在实际施工期间,应保持相关工程的技术稳定性。例如置石在整体景观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效果,在现代园林工程建设当中也被作为一项关键构造而存在。此时需要考虑其形态与园林景观的整体适宜程度,避免造型过于生硬,使整个工程具有活力、生机。随着人们审美意识与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硬质景观、天然石材的应用也会更加频繁,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总体来看,园林工程的综合性要求较高,除了保障基本的绿化效果以外,还要考虑到布局、形式、环境生态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3.3实现合理的苗木种植
        在进行乔灌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检查苗木的基本情况,并根据苗木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剪,通过修剪去除枯枝、烂枝、过长根等,以保证苗木含水量,提高成活率。同时在苗木种植环节,要保持树木基本形状以及苗木的观赏面,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规则式或自由式种植,并根据树种要求,控制苗木的间距。在草皮铺设环节,为了保证草皮与土壤的充分接触,在草皮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浇水处理,充分浇水后,连续3天进行拍打,以保证草坪的平整度及成活率。
        3.4提升苗木栽培、移植、维护技术
        苗木是一个园林绿化工程的基础,施工单位必须及时重视起来。首先是苗木的培养问题,一定要针对当地的气候、土壤酸碱度进行苗木培育,防止培育苗木的生态环境与施工现场生态环境不一致,导致后续移植后苗木的存活率低下,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其次,移植技术提升,针对施工人员专门配亚光相关技术,教导他们在移植过程当中应当注意放一方面技术,苗木移植之后如何更好的让苗木生根,尽快的适应施工现场的土壤,进而生根发芽。最后,后期植被的维护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说,树木形状的修剪,如何让树木更加美观;草地也应当定时修剪,让人视觉感官良好,不能出现杂草重生的情况。另外,有些花草类在不同的季节会有枯萎,这时候也要适当的进行调整,添加当季相对应的花草,让整个城市建设一年四季都处于优美状态。对此,施工单位应到开设专业的维护小组进行园林的当时观察,查看是否需要维护,并根据植被情况进行浇水、施肥等,确保植被生活最佳状态才能把城市园林绿化效果发挥到极致,给人们一个无可挑剔的生活环境。
        结语
        研究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与影响条件,并且分析了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尝试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来实现其在绿化工程方面的创新应用。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也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解决各种类型的技术问题,才能实现高标准、高舒适要求,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工程,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生态的生活环境保障与可持续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应珍,董万鹏,吴楠等.贵州园林绿化中不同月季品种的综合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7(12).
        [2]苏剑锋,许宏要.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5(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