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中成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辩证;手术按摩;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常见疾病,膝关节肥大性骨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骨关节病,是一个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无菌性,慢性炎症[1]。骨性关节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以膝关节疼痛、变形和功能受限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属中医学“膝痛”“骨痹”等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与风寒湿邪,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有关[2]。现对中医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 (65.5±1.5)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4.5±0.4)年。发病部位:单膝 21例,双膝 2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 (64.5±2.5)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病程(5.2±0.8)年。发病部位:单膝20例,双膝 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中成药物治疗,选择骨痛消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疗程为1个月。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 关节疼痛,胫软膝酸,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红,苔薄或薄白,脉滑或弦。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临证加减:阴虚火旺,口干咽干者加知母、黄柏,纳呆加砂仁、炒白术;肢冷不温,舌淡苔白者加制附片、桂枝;关节痛甚加淫羊藿、巴戟天。
1.2.2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 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活动受限,舌质偏红,或舌胖质淡,苔薄或薄腻,脉滑或弦。补脾益肾,祛湿消肿,温经通络。三妙丸(《医学正传》)加减。黄柏,苍术,川牛膝。临证可根据湿热轻重,调整苍术和黄柏的配伍用量。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为主时,加稀莶草、木瓜、忍冬藤、虎杖清热祛湿通络;筋骨痿软,加牛膝、鹿衔草、五加皮以强壮筋骨。
1.2.3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 关节疼痛,肿胀肥厚感,痿弱少力,骨节肥大,活动受限,舌质偏红,或舌胖质淡,苔薄或薄腻,脉滑或弦细。滋补肝肾,化痰祛瘀。上中下痛风通用方(《丹溪心法》)加减。黄柏,苍术,天南星(姜制),神曲,川芎,桃仁,龙胆,防己,白芷,羌活,威灵仙,桂枝,红花。关节冷痛加制附片;关节热痛加黄柏、生地黄;关节疼痛甚加炙乳香、炙没药,或加全蝎、蜈蚣;关节肿甚加生薏苡仁、苍术。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表明受限程度越大。疗效指数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判定:临床痊愈:症状消失,活动正常,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不受限,疗效指数70 %~95%。有效: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疗效指数30%~70%。无效:症状与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 0 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 ±s)表示,t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5例中,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16.45±2.32)分,治疗后(5.22±1.24)分;对照组患者45例中,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16.61±2.89)分,治疗后(10.76±2.06)分;两组对比,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5例中,临床痊愈9例(20.0%),显效23例(51.11%),有效8例(17.78%),无效5例(11.11%),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45例中,临床痊愈5例(11.11%),显效15例(33.33%),有效11例(24.44%),无效14例(31.11%),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膝关节疼痛为突出表现,中医认为多因年老肾气亏虚,肝血不足,骨节失养,膝关节局部劳损,复加风寒湿侵袭,经络不畅,气血痹阻而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虽然都以膝关节疼痛为突出表现,但就具体到每一位患者 来讲,其临床症状是同中有异、多种多样的,从中医辨证分型来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脾肾两虚、湿注关节型,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较为常见[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骨关节病防治的基本原则。中医药在骨关节病治疗中的疗效是确切的。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效果更为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两组差异明显。
总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荣斌.中医辨证治疗联合中药熏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 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12(15):30-31.
[2]骆劲超. 中医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医学信 息 ,2015,28(4):212.
[3]俞飞 , 费骏 , 赖震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 志 ,2016,26(1):92-95.
[4]于德印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的临床体会 [J]. 按摩与康复医学 ( 中旬刊 ),2011,02(7):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