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鼻部表浅瘢痕者行鼻整形手术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唐中华
[导读] 评价鼻部表浅瘢痕者行鼻整形手术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鼻部表浅瘢痕者行鼻整形手术效果。方法:本实验开始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结束,随机抽取该时间段内行鼻整形手术患者70例,患者均存在鼻部表浅瘢痕,分析术中以及术后各指标。结果:患者在术后两周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发生率均较低,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部表浅瘢痕者实施综合鼻整形手术,可以显著提升疗效,同时控制感染等发生概率,综合实施效果较好。
        关键词:鼻部表浅瘢痕;鼻整形手术;效果

    鼻部在人脸中的位置上突出,直接影响外貌的美观度以及立体感,因此越来越多鼻部整形手术在临床中应用,在美容整形行业开展较多。但是对于鼻部表浅瘢痕者单纯实施鼻尖成形术或隆鼻术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综合鼻整形手术包括鼻中隔、耳软骨联合膨体行鞍鼻畸形矫正,鼻外入路法鼻基缩窄术,全面的进行鼻部塑形,可以提升治疗质量[1]。本文对鼻部表浅瘢痕者行鼻整形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开始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结束,随机抽取该时间段内行鼻整形手术患者70例,患者资料: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6例、34    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为(30.12±11.65)岁,鼻背部细小瘢痕38例,鼻尖部皮肤细小瘢痕16例,鼻翼部细小瘢痕16例。纳入患者:1)鼻部皮肤表浅瘢痕面积低于1cm2,初次接受手术,签署临床实验同意书。排除患者:1)精神类疾病;2)临床就诊资料不全;3)无实验同意书。
        1.2方法
        实验患者均取仰卧位,进行经口气管插管麻醉,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对鼻中线、鼻根部、两侧鼻备线、鼻尖使用美兰进行标记,并在手术区域使用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
        切口位于两侧鼻翼,蝶形开放性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将鼻翼软骨暴露,剥离软骨表面,至鼻软骨与鼻骨交界处,将鼻骨前下缘沿正中线紧贴鼻骨进行分离,至黄金点,完成假体腔道的拓展,对于存在瘢痕的局部皮肤组织,分离中注意对皮肤软组织的保护,不可分离过薄,之后依次使用剪刀分离鼻翼、侧鼻的软骨,分离鼻中隔时需在鼻背侧、尾侧保留1.5cm,并切取0.5*0.8cm的鼻中隔软骨,进行修剪,同时取出同样面积的左侧耳软骨,备用。
    在鼻翼旁进行0.4cm切口,沿切口深入至骨膜,并将鼻骨两侧鼻基与上颌骨联合的区域截断,向鼻中线一次轻压使其骨折,将过宽的鼻基部缩窄,注意两边需保持对称。在鼻翼软骨分离之后注意进行电凝止血,取出备用的鼻中隔软骨,将其放于鼻翼软骨的中间区域,调整位置至对称之后使用5-0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使其分别与大翼软骨内侧脚前方、双侧大翼软骨相连。之后结合患者要求对假体进行雕刻,置于80000u庆大霉素+5mg地塞米松+1ml生理盐水溶液中浸泡,至膨体空隙内部的空气全部排出后将假体放于分离完成后的腔道内,结合情况对假体进行调整,结束后关闭腔道,进行切口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两周、术后6个月并发症率。
        1.4统计学处理
        指标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测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指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两组数据结果有统计学参考价值。

2结果
        患者在术后两周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发生率均较低,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鼻部整形属于一种难度较大的整形手术,这与鼻部自身解剖结构有关,因为其属于一种三维立体结构,因此涉及到多个亚单位,手术需要掌握大量的美学知识。鼻部表浅瘢痕患者因为瘢痕的原因,可能对立体化的整形产生一定的影响[2]。手术之后鼻部皮下张力增加,但是瘢痕皮肤对假体的延展性产生影响,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瘢痕局部发生凹陷,因此在进行侧面对比的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可出现明显的切轨样外观,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因此需要对该类型患者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掌握更加科学的手术措施,减少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出现[3]。
        上文数据分析发现,患者在术后两周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发生率均较低,P>0.05无统计学意义。原因:综合鼻整形手术的额实施,在手术之前对查体进行更加仔细的评估,全面了解患者鼻部皮肤的微小以及线条状的瘢痕,对于瘢痕明显的患者,需在手术时进行更加仔细的剥离,注意对瘢痕处皮肤的保护,尽量保守隆起度[4];在手术之前需要详细向患者讲解死瘢痕对整形的影响,获得患者的理解,并且在术中对瘢痕皮肤下的组织创伤进行保护,对假体腔道进行充分的剥离,以减少瘢痕位置的皮肤张力,并且在术后控制对瘢痕皮肤的过度挤压,防止局部组织受损,综合全面的控制瘢痕,提升手术质量[5]。
        综上可见,鼻部表浅瘢痕者行鼻整形手术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瘢痕分布情况,给予综合手术,以提升手术质量,保证术后的恢复。

参考文献
[1]高伟成,陈小平,林金德, 等.对鼻部表浅瘢痕者行鼻整形手术效果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15,(3):356-357.
[2]陈鹿嘉,安阳.脱钙骨基质在鼻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0,31(1):24-26.
[3]张红佳,王丰,周成勇, 等.鼻内镜辅助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25(2):121-125.
[4]朱耀华.鼻中隔软骨应用于鼻尖整形和隆鼻手术失败后修复术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0):8-10.
[5]陈鹿嘉,安阳,李东.异体肋软骨在鼻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9(1):4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