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内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这种局面对建筑行业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比以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其中,最基础的工作是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该工作的质量在整个施工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岩土勘察概况,提出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部分关键技术,希望为今后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提供较为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近几年,国内逐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地基处理体系,再加上高层建筑技术经验的逐步累积,工程施工水平得到改进和完善。岩土勘察是建设工程前期的主要准备工作之一,而如何坐好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对于工程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概况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施工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直接影响了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准确掌握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提出针对性的地质问题应急预案,判断场地地质条件,可以充分保证地基处理相关工作的效率。笔者主要总结了现阶段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如下:①、施工现场地质环境存在问题,比如地质形态复杂,岩土体空洞、存在不明物体等,尤其是有些难以位置的岩土体问题。对于风化岩土质来说,松软土质中的岩土参数很难进行设计确定。②、对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忽略了岩土勘察过程,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岩土勘察设计数据缺乏合理性,加大地基处理难度,增加地基处理风险。③、监管不到位。国内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工作,多出现了越级承接,其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管能力,导致建筑企业没有科学的市场竞争机制可以遵循,在地基处理工作中出现严重浪费,并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2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低价承接勘察业务,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导致勘察质量和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根据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提供准确、合理、经济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任务,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有:
2.1界面划分问题: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2.3岩土参数问题: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2.4 综合能力问题:部分勘察技术人员对勘察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够强,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需要。
3 岩土勘察中地基分析
建筑工程建设前,应确定每个建筑物在建设场地中的位置,分析建筑物空间分布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稳定因素,是否有严重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建筑物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详细勘察。岩土勘察中地基分析主要包括边坡地基、岩溶地基、特殊性岩土地基等方面。
建设区周边如果有高徒坡的地形,就会有土体滑移的潜在危险,基于此,应充分考虑地震、地下水、地表水等对土体的作用和因工程荷载引起滑坡复活的可能性,采用现代信息模型模拟边坡滑动面土体下滑的方法确定高徒坡的影响范围,并验证边坡的稳定性,从而确定建设工程中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建设区附近有岩溶地基时,应避开岩溶活跃区,查明岩溶性状、位置、范围和深度等,并分析其潜在的危害和对地基影响的程度,从而便于第一时间采取治理措施,确保地基有足够承载力。
针对建设区特殊性土质,需采取特殊的勘察手段,准确掌握其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分析和评估地质地形的特征,以便于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比如,多年冻土要采取隔离保温来消除冷冻性,湿陷性土体需采取强夯地基处理措施,软土则要采取桩基进行加固,膨胀性岩土需采取防水保护措施。
4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4.1垫层换填技术
垫层换填手段多用于处理软基土、浅层软弱土、欠均匀土等,分为人工方式和机器动力。该技术是通过机器或人工进行浅层泥土提取,然后铺满碎石等物质,起到垫层换填的作用。
4.2强夯法
强夯法是加强建筑工程地基硬度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是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地基夯实方法。软土、饱和粉土及含水率较大的回填土等地基的夯基沉降量大,夯位较难控制,因而在处理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强夯法可以预防粉砂液化、粉质粘土,在应用时需注意建筑工程地基设计施工技术参数的选择和设置,例如夯遍数、最佳夯击能、单点夯击能及加固范围等。实验表明,强夯法的实施所需设备较少且简单,投资成本小,特别适用于软弱岩土地基的夯实,对于建筑工程地基的加固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市区建筑工程岩土地基处理中,应慎重选择强夯技术,以免对已有建筑物的使用价值造成影响。
4.3预压法
预压法主要应用在地基强度不达标时,在地基上施加压力对软性地基进行压缩处理,使地基強度符合建筑标准,预压地基包括:①、堆载预压,②、真空预压,③、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等方式。
4.4化学加固技术
该方法主要是在地基中提供水玻璃、水泥或者是木质素浆液等加固体,采用重力搅拌法、施加喷射法或者是灌浆法等处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
4.5 网袋法
网袋法地基处理是由土工网、碎石垫层、裹体碎石桩体构成,土工网起到链结桩与桩、桩与土的作用,如果土工网材料强度低、抗腐蚀能力弱,时间一长,网袋就容易老化变形,地基也就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因此,应该注重网袋材料的选用。碎石垫层承担加固和增强桩体的水平结构的任务,有效地提高桩体抗剪切能力。网袋法不仅使地基得到双向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还可以有效地平衡桩与桩间土之间的应力分布,避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4.6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处理方法。
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的合成材料称为土工聚合工程在岩土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该类型材料具有重量小、施工简便、整体连续好等优点,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反滤、隔离、加固补强、排水。在处理这种地基时,通常是在边坡部位或软弱地基中埋设土工合成材料,让工程的地基土体具有弹力,从而达到提高软弱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5结论
地基作为工程的基础,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这对于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中要求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形的特点,确定正确的施工方案,同时还需要根据工程地基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来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地基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地基在高质量、高效率的条件下完成,确保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鞠辉,郭东文. 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3)01:186+184.
[2]何民华.浅谈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信息,2016(05)322-335.
[3]冯洋.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2):16-17.
[4]杨嘉玮,罗敏.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 [J]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0):43-45.
[5]何民华.浅谈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 .科技信息2015(05):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