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在城市化建设中占据重要作用,影响着城市化建设的总体美观度,因此想要美化城市形象,不断地提高城市化建设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的重视,将建设的重点放在城市园林绿化这一方面。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应用方向也在园林绿化中,所以要把握好园林植物配置,遵守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从而凸显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所体现的价值。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探讨
1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方式
(1)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群植,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2)规则式配植。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2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
2.1植物配置缺乏多样性和稳定性
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从人们生存环境来说可以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从生态环境来说可以为一些昆虫提供栖息环境,还可以减少病虫对植物的伤害。但是现在很多的植物配置过程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是将侧重点放在了人们的视觉效果上,将一些稳定生长的植物作为杂草拔掉,留下的全是一些生长不稳定的植物,这将会使植物配置在种类、色彩等方面都显得格外单一,而且会降低植物的存活率。植物配置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在植物配置过程中缺乏多样性和稳定性,就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美观。
2.2外来植物的盲目引进,乡土植物的少量使用
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将植物分为三六九等,为了追求所谓的绿化档次,盲目引进与推广外来植物,不重视使用乡土植物,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植物的使用原则。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和竞争而生存下来,比较适应本地区的环境,具有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管理粗放、可观赏性强、养护成本低等特点,还能体现地方特色。而外来植物的盲目引进,它对人、财、物的大量消耗,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和适应过程,在短期内很难取得预期的景观效果,同时,外来物种还有可能引起外来物种侵入,破坏生态平衡。
2.3植物配置的生态观念具有片面性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眼光不够长远,只考虑到当前的社会需求和人们短暂的视觉欣赏角度,而没有从长远的存活率,植物多样性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过于片面,大部分的配置理念停留在植物的生存环境,湿度,光照,吸尘降噪,防止害虫靠近等方面,却从未真正的将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等物种之间的生存关系考虑在内,要想更好的进行植物配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基础,它能够保证植物的长久生存,进而保障城市园林的长远性。
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从全局出发,保证园林绿化的整体性
设计园林绿化时,植物配置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全局,多方面考虑,保证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例如,植物配置要注意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种植密度,疏密得当,确保植物成活率及绿化效果。综合考虑植物的体量、观赏距离、数量,利用艺术手法合理配置植物的明暗色彩。植物的背光面、向光面之间的明暗对比存在差异,同一植株的不同面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明暗变化。
除此之外,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形态、体量大小及植株高低,提高植物配置结构的合理性。
3.2凸显地区特色
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特点。第一,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目的是提高环境质量,确保将环境美感充分体现出来。在配置园林植物的过程中,应该与地区具体环境状况相结合,从整体上保证其美感实现提升。由于各地区在人文历史、环境气候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园林植物配置中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园林的做法,应该考虑区域特点使用适当的植物。这样植物才能适应当地水土环境,达到健康生长的目的,也有效避免出现不必要损失。第二,对园林植物配置来说,也要与生态学、生物学等结合起来,将植物和环境的关系协调好,这样才能将地区特色真正凸显出来。
3.3注重植物配置的创新性和文化底蕴
植物配置是按照一定工艺方法进行的,但是在不同的时段所使用的工艺是不同的,其是跟随时代的潮流不断地更改与创新的,不同时代对于美的要求和趋势是重要的参考条件,根据时间的变化,不断地改变园林设计的方案,运用新型的植物配置或观赏植物,有利于提高园林的美观度以及人们对于园林的满意程度,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化建设的水平以及城市形象的塑造,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3.4要体现园林的空间美
合理地设计园林植物配置,还需要注意园林的空间美。如何让园林看起来更立体,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植物混搭出空间感。上海地区的园林植物配置主要是按照单群结合、合理布局以及季节的因素等原则来设计园林整体的效果。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利用植被来为园林奠定一个绿色的基调,再利用常绿的灌木作为基本色,然后根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各种不同的花,与常绿的灌木搭配,可以使园林的整体具有更多的层次。将植被、灌木、各种不同的花混搭在一起,使园林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整体上提升了园林绿化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加上乔木,使其更加的层次分明。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要重视植物的谐调和统一,虽然有混搭,但是整体要呈现出统一的效果,让园林可以既统一,又存在变化。
3.5发挥植物的生态作用,提高植物功效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加快,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开展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路径。站在生态学的发展角度分析,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包含着三个方面:第一,城市空气的净化可以采用植物中具有生态的因子,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起到了吸音除尘的效果,调节了城市的温度、湿度,更舒适和宜居,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第二,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根据每款植物生长合理地布局,植物不仅有助于光合作用,还维持着城市生态平衡,促进着城市绿色发展。例如,针对重金属污染的工厂,要在工厂四周建设园林绿化,园林植物配置要选择净化空气的植物品种,不仅可以修复污染的土壤,还美化了工厂周围的生态环境。第三,选择树种进行搭配要重点考虑树种的形态,能够展示出整体造型,配置过程中要结合树种的生长姿态,不仅要考虑到树种的种植结构,还要重视实用性,避免树种之间出现病虫害。园林绿化建设中,选择多样化的树种,树种之间才能起到制约作用,合理地配置可以搭配出多层次的空间。
4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作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类型植物,达到优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等目的,让人们有休闲、赏景的好去处。因此我们要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提升园林绿化效果,为生态城市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毛国玉.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9(16):161-162.
[2]王鑫.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2019(3):42-43.
[3]金巍峰,金海松,阮佳燕.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