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探析 周霄丹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周霄丹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科学经济和文化空前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快速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就使得各项社会生活体系越来越需要得到完善,那么,这种需求对应大幅度促进了园林绿化状态的调整改观,本文通过针对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园林养护不合理、管理不够科学、衔接搭配不和谐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的具体内容以及提出一些相应改进措施。
        济南市花圃公园服务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  250022
        摘要:目前,我国科学经济和文化空前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快速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就使得各项社会生活体系越来越需要得到完善,那么,这种需求对应大幅度促进了园林绿化状态的调整改观,本文通过针对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园林养护不合理、管理不够科学、衔接搭配不和谐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的具体内容以及提出一些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园林建设
        引言
        现代园林景观建造完成之后,加强养护精细化管理,能够将草本、花卉等植物的保养工作全面落实。在实践阶段,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与品种类型,则能够保障植株生长的各类优势条件把控到位,提升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景观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极为关键,需要确保技术应用与科学原理并举,突出园林景观的价值作用,实现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
        1园林景观养护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和作用
        园林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专业要求是来自各个方面的,可见在实践阶段各个细节内容的烦琐与庞大。在养护精细化管理阶段,从园林景观的应用价值开始,针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开展一系列实践探索,将生态效益、观赏效益作为园林景观的发展目标。工作人员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将养护与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保障小范围的生态环境健康。将养护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首先能够为植株的成活率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满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各项要求,顺利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次要根据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各项工作要求,规模化地建设与制造,目的是实现区域环境的改善,规避各类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制造等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能实现城市标志的推广。此时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实现民众居住环境的转变,给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供良好条件,使人们有机会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促进其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2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2.1有利于营造错落有致的景观
        实施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贯彻科学合理的景观营造理念,合理配置绿化植物,有利于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除了能够保证景观的艺术性,还增强了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具体来说,园林绿化实践中,建设陆地生态系统以及湖泊生态系统,实现了水源保护,并且增强景观的趣味性。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植株的培育,促使园林景观整体效果得到提升。
        2.2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传统的园林绿化养护实践中,采取粗放式养护模式,按照绿化工程方案设计种植植物,未能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实施针对性养护,使得很多植物难以有效存活。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为植物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使植物的成活率得到提高,减少园林景观建设的成本,比如植物再购置成本等。
        2.3促使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未来园林景观建设工程将会不断增加,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探索适宜的养护管理模式,对推动园林景观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从精细化管理的落实角度来说,促使绿地和植物等的价值实现与发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与空气质量,同时缓解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压力。除此之外,营造绿地和绿色景观,可改善土地沙化与盐渍化等各类问题,具有净化城市空气的功能,为园林景观工程的持续发展助力。
        2.4促进城市持续化发展
        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

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配置充足的人力资源,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促使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有利于绿化植物价值与作用的有效发挥,增强对恶劣天气的应对能力,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通过落实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园林景观的价值,为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3实现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开展有效性的园林修复工作
        各施工单位应通过沟通机制,有效开展园林已有植物的修复工作。比如单位1负责杂草清除、单位2负责腐烂树木的拔除、单位3负责改善土壤肥力。借助沟通机制,有效开展园林建设,促进园林生态环境处于有序的修复状态中,为其后期种植花草灌木提供生长条件。园林修复工作在开展期间,各单位监理应加强员工的协作管理,比如单位1负责杂草清除,将施工人员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整理与确定园林工程内部需要清扫的区域,二组负责将园林工程内部的清扫工作逐一完成,三组负责检查二组清扫工作,并且将清洁进度上报于施工监理,促进园林修复工作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便于监理实时掌握修复进度,实现园林精细化管理。
        3.2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园林景观建设期间,施工监理应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园林景观建设的绿色思想,保障园林景观建设的良好完成。各单位的施工监理人员,应通过沟通机制,成立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例如,单位1负责污水处理、单位2负责污水回收,单位3负责污水净化等。借助沟通模式,提升水资源回收、净化、灌溉的工作效率,保障园林景观工程的良好建成。其中,水资源回收方式有:地表水收集、雨水收集等。为此,借助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园林精细化管理进程,促进园林健康生长。
        3.3修剪管理
        修剪管理是园林养护的基础工作,也是完成精细化管理的先决条件。首先,能够将园林景观的作用全面展现出来。当管理人员能够对各项工作保持负责的态度时,则修剪管理的价值影响作用也能全面展现出来,园林景观的规整性、观赏性能进一步提升。做好修剪管理,能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对林木、植物的修剪,能够将枯枝、畸形枝等进行控制,还能对其密度、形态等进行调整,给植株提供足够的光照条件,将通风条件保障到位。当植物、林木的水分能够有效调节时,它们的生长茂盛度也能有效提升,园林景观也富有美感。修剪管理针对植物美观度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技术人员确定景观主题与方案目标之后,在保障树型结构的前提下,植株的美感得到有效提升,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顺利达成。
        3.4注重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引导
        在养护精细化管理阶段,首先要明确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其并不是对某一类植物进行管理与养护,而是需要做好对园林景观的管理与把控。所以养护人员在实践工作阶段,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条件,结合养护管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有效调控实践中的各个专业处理细节。在开展精细化管理阶段,首先养护人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有一个精准的判断,不断提升养护技术水平,并总结实践经验,建立科学、完善的养护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对园林景观各项要素的管理控制。由于不同的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如在碱性或酸性较强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技术人员需要提前做好施肥管理,肥料的种类与用量也要控制到位。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景观效果,还有助于提升景观价值,推动城市持续化发展。文中结合实践,提出了以下策略:加大智慧化建设力度;探索适宜的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大养护队伍的建设等。
        参考文献:
        [1]于爱花.精细化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及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191-192.
        [2]乔思茵,国春杰.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分析[J].现代园艺,2019(24):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