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周云飞
[导读] 摘要: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风景园林施工也需要围绕其开展。
        杭州今采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风景园林施工也需要围绕其开展。节能型技术让风景园林施工发生较大转变,促进风景园林施工的节能效果,减少风景园林工程中资源上的浪费。节能型技术的使用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也进行了提升,让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有效落实,加强风景园林施工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能力,增强风景园林施工的绿色环保属性,扩大环境保护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影响力,加强节能型技术的推广效果和实用性。
        关键字:节能型技术;园林施工;运用探讨
        1园林施工的施工内容与特点
        1.1施工内容
        园林建设工程对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美化作用,能够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利用各种植被对园林建设工程合理搭配,可以提升城市的内在魅力,不仅能够净化城市空气,还能形成城市独特景观。在园林软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内容为:第一,建筑周围与道路两侧的种植区域以花卉点缀为主。在建筑周围与道路两侧区域种植基本集中在各个住宅前,种植风格强调形态错落,乔木、灌木、草花、地被按层次分布。地被花卉以点缀为主,布置在灌木之前或之间,形成第一层次,修剪球型灌木作高低错落组团为第二层次构成绿色骨架,量较大,花灌木配植少量但形态错落——球型冠与瘦长型冠搭配,彩叶与绿叶搭配,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阔叶小乔木或大乔木每组里只有1-2株或没有,常绿乔木1-3株左右;第二,建筑间绿地区域应该要注意绿植之间的种植情况。建筑间绿地区域的绿地面积较大,在组团种植时应当注意组团之间的开阖变化,在密植组团之间留出相对较大的草坪面积。植物组团在不同位置植株错落程度和组合方式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绿地中普遍栽植、在构筑物、出入户、建筑物重点栽植;第三,公共绿地区域应形成交替开阖的层次。公共绿地景观相对较为粗放,以较大片的乔木、灌木组群交替形成开阖的层次。但特别注意天际轮廓线打造,及草坪孤植树型的挑选。
        1.2特点
        一般来说,园林施工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准备工作较为复杂。园林工程的建设施工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应用现场的生态资源,以避免浪费,因此在建设之前需要谨慎选择施工位置。在园林施工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施工的外界环境因素,做好准备工作,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第二,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园林建设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美观性,还要同时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且景观施工不同,因此其施工工艺也不同,因此需要具备较高要求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第三,专业需求较高。由于园林建设涉及到较多专业,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及时防范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风险,保证园林建设能够顺利开展。因此,施工人员应该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化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运用
        2.1改变园林施工方式
        风景园林一般来说会建在城市外围一带,方便每个方向的人员来观赏娱乐。而对于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改变施工方式,不能拘束于传统的施工模式和施工流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周围行驶车辆的安全,并观察周围住户的情况,即使是城市的外围,也同样是有不少的市民居住,要尽量较少噪音,避免发生噪音污染,影响到市民休息。在风景园林中,最困难的问题莫过于流水问题。如果风景园林依河而建,那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如果没有流水,就需要引水的方式来弥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引用河流水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不使用的或无法使用的就会被搁置,不做后期处理。要改变施工模式,就要改变水流问题的现状。在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要把水循环的问题提起重视,减少浪费,注意水节能。风景园林中所需要的流水体系能够养护整体的植被,保证风景园林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调节城市的生态系统。


        2.2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同时也被运用到各个方面。而太阳能技术作为节能型技术的重要部分之一,在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型设备是每个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虽然这些设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进度,但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不符合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保护理念的。因此,这就需要利用节能型技术。太阳能技术具有非常广的发展空间,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具有良好的作用。太阳能占地大,但是风景园林的建设占地面积也不会小,整体的露天场地为太阳能提供了优势。例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完全可以将太阳能利用,通过人工操作转化为电能,让施工场地中有足够的电力支持。太阳能作为新兴的可再生资源,能够让电资源的紧缺问题得到缓解,减少电力消耗。在施工后期后,施工人员可以将太阳能的使用方式进行修改,将太阳能转化为光能,在白天也能让植被得到更多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在晚上作为路灯进行照明。相对来说,太阳能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比较简便,而且实际应用能力也比较强,相比单一功能的设备比较优秀,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完全符合生态保护和节能的特点。
        2.3制定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方案
        在任何工程开始施工之前,都应该要有具体而详细的施工方案,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同样也是如此。在风景园林的施工方案制定上加入节能型技术的使用,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在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提前考虑本城市或本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综合各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科学合理的制定园林施工方案,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应该对施工建设项目中的每一项资源进行明细,使人员各司其职。例如路径铺设和种植人员的施工时间要错开,保证人力资源最大程度的得到利用。同时,在方案中也要分配相关专业人员,保证施工建设的质量和工期,按照相应的进度进行施工规划,顺利进行施工建设,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4选择节能材料
        对于园林工程的实际施工建设来说,承建单位必须要主动选择更多的节能施工材料,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节能环保。比如说尽可能使用低碳材料,进一步降低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的使用,又例如玻璃屋也属于自身性能较好的低碳材料;同时还应当尽量选择现代化环保材料如空心砖、复合板材、加气混凝土等。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必须根据园林工程的具体情况来使用有针对性的环保材料,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作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另外在施工时还应当更多的采用节能灯以及节能开关等,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从而有效提升园林工程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结束语
        总之,人均资源匮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园林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应用节能型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应当真正把节能环保思想理念融入到整个施工环节内,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保证园林工程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符合环保要求,促进园林工程项目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唯威.探讨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 (18):183.
        [2]田玉娥,徐晓婷.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实现方式探析[J].绿色科技, 2018(17):86-87.
        [3]金姗姗.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18(16): 193.
        [4]王冰.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09): 135+138.
        [5]李芹.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初探[J].居舍,2018(23):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