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探讨 郭利强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郭利强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优劣和工程的安全运行、质量及效益有直接关联,特别是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整个过程中,优化建设管理工作尤为关键。
        身份证号:13022319931212****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优劣和工程的安全运行、质量及效益有直接关联,特别是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整个过程中,优化建设管理工作尤为关键。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务必要联系水利工程施工情况,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促使水利事业取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而防汛抗洪和人民生命安危息息相关、饮水安全和人民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要想有效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必须发挥水利工程的关键作用,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也因此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优化,保障改善国计民生。
        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
        工程质量差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水利工程建设制度尚不完善,且检测手段、监控措施过于单一、滞后,很多基层部门尚未完善建立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监控措施不到位,难免出现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同时,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控还缺乏先进设备、仪器以及专业人才的支持,导致质量监控缺乏说服力。工程建设项目多,管理不到位则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不规范的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响下,水利工程管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水利工程在租赁、承包、拍卖之后,因缺乏对业主的必要限制,或因操作程序有失规范,引发工程管理被忽视的问题,一些业主只重视建设水利工程,工程管理被弃之不管,急需采取科学的工程管理措施加以解决。
        二、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采取的措施
        (一)全面落实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全面落实。第一,依据建设程序严格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督与服务;第二,选择会管理、懂技术的人员组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推行项目管理;第三,充实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量,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现场管理、施工招投标管理,杜绝发生围标、串标、违法违规等行为;第四,针对挂靠、信誉差且资质不符的投标单位要坚决清除,增加开标、评标以及定标的透明度;第五,加强对水利工程监理人员的管理,规范监理行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监理力量,为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建设项目控制
        做好质量监督第一,做好工期控制。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应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的安排,明确关键施工路线,控制关键施工节点,分解任务、倒排工期,周密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一个时段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统筹协调水利工程各个参建方的关系,形成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合力;各个参建单位要优化配置资源,确保材料、设备及人员依据计划进场,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要求;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特征,优化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协调施工进度,创造优良施工环境。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把蓝图变成现实的一个过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和工程建设达标与否、工程效益的发挥理想与否有直接关系,要想提高水利工程效益,就必须加强施工工期控制与质量监督,优化建设管理工作。第二,做好质量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环节,建设单位则要全面监督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把控质量大关,一旦发现施工单位违反施工工序或施工质量不合格,必须责令其停工、返工;施工队伍也要主动配合质量监督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的水利工程建设理念,提高建设质量,创造优质水利工程。第三,做好验收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目的在于保证各个建设管理环节的规范性,控制建设的目标及效果,尤其是竣工验收,这是完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标志,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需要项目法人履行验收管理职责,抓好各个施工阶段的验收衔接,公正而客观地评价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质量。


        (三)提高检测人员水平
        实施科学管理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质量检测落后的问题,应及时购置必要的质量检验设备、测试仪器,抽样检查或全面检查水利工程建设所用材料、施工质量,提高质量检测水平。具体可采取实测、实量、实弹、实敲等质量监控检测手段,获取准确、公正、客观的监控数据,增加水利工程质量监控的威慑力、说服力,避免水利工程质量评价出现错误、矛盾、纠纷,消除关系工程、人情工程等的弊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当然,人们应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视作一门科学,重视向着管理要效益,及时扭转重建轻管的不良局面。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要及时和相关单位、个人完成移交工作,为其颁发产权证、使用权证,并通过专业管护、个人承包、拍卖经营等形式实施科学管理,形成符合地方情况的、切实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使所有水利工程都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按照各种类型水利工程的特征,对功能不同的水利工程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充分尊重民众意愿,依靠民众力量促使水利工程在优良的管理条件之下收获良好工程效益。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仅要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更要核算成本、减少费用,提供有偿服务,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使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四)创新科学管理办法
        要想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成效,就要对管理办法进行全面创新,可以从制度、合同等方面入手,使其能够适应工程管理基本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要结合施工和管理要求优化施工技术,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使其技术和施工经验能够有效联系,从而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只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自身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意识,才能够在各个施工阶段协调好施工关系,促进施工管理活动全面开展。
        (五)结合实情科学规划布局
        在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的参考当地的气候、降水、地形、人口、农作物及农业生产等特点,合理规划和布局,并提前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测,基于当地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充分的发挥水资源优势,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要做好环境监测评估,基于保护当地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确保能够有效的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
        (六)通过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
        针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相关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与整体组织设计工作。从系统化角度对工程各个阶段进行全面预算,对不同环节进行资金控制,提升项目建设资金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第一,可以全面实行责任制,组织专门的管理人员参与到施工管理活动中,对不同部门以及不同施工环节进行管理。第二,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质量管理意识,定期对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展开业绩评估考核,为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提供有效动力。
        三、结语
        水利工程项目是国家投资的工程,在实施环节广泛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造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诸多问题,无法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作用。所以如何解决问题、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于田龙.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06.
        [2]岳福永.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3]杨兴权.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探讨[J].陕西水利,2016(S1):125-127.
        [4]吴新友.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25(12):120-122.
        [5]王会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浅议[J].农机工程, 2015(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