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隧道技术和施工经验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苏寒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测量和现场技术管理方面对隧道施工进行阐述,进而对隧道施工进行技术辅助和创新。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朝阳  100020
        摘要:本文主要从测量和现场技术管理方面对隧道施工进行阐述,进而对隧道施工进行技术辅助和创新。
        关键词:测量、监控、安全、质量、成本、制度、创新
        隧道施工中测量工作是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个人把所得经验阐述如下:
        一、隧道测量重点
        1、项目进场以后,测量队最先投入战斗,先后开展导线控制网的联测及加密控制点工作,首先进行洞口局部控制网点的加密工作,积极联系前后两个标段测量队进行了GPS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的联测。
        2、隧道内利用双导线布网形式进行控制点加密和测量,采用莱卡全站仪进行导线边角测量,测角精度和测回数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测,对不满足要求的坚决重测,平差后结果及精度符合测量规范要求。水准测量利用DSZ2水准仪进行往返测量,闭合差符合测量规范要求。
        3、每到一处人通车通两个洞必须联测,以做到两个洞内控制点的准确性。为洞内施工测量放样提供准确的平面控制点位及高程基准点,使得下一步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4、隧道测量工作重点包含隧道围岩量测、断面测量、沉降收敛观测、地表沉降、掌子面和二衬施工复核测量等。特别是隧道进口时,一定做好洞口沉降收敛观测及地表沉降工作,避免出现隧道坍塌事件。
        5、工作中按照规范及图纸要求,对隧道内的开挖断面、初支断面、二衬净空断面进行测量,形成超欠挖断面资料及时反馈到现场技术人员手中,用以指导和控制开挖断面超欠,及时对欠挖部位进行处理,有效的减少日后返工。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二衬施工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进度。左右洞测量人员互相配合进行掌子面及二衬、仰拱等施工放样测量进行复核测量,以达到换手测量,相互复核的目的,以确保现场测量放样准确无误。
        6、测量放样、数据收集成图新模式
        最新的道路掌测软件只要在软件中输入道路曲线要素,在CAD中,导入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各个半径的断面图,在放样数据时,可以直接利用手机上的软件去测量放样,准确率很高,这样的工作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测量放样时间由最初的1个小时,缩减到10分钟,为各个工序节省了时间。数据收集时,只要利用手机上道路掌测软件连接莱卡全站仪就可以收集数据,数据收集完成后,在CAD上成图,可以很直观的反应出开挖、初期支护断面的超欠挖数据,保证了二次衬砌施工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进度。
        7、监控量测的测量工作
        隧道测量与洞外测量不同,隧道内测量需要布设沉降观测控制点,对隧道及时监控,特别是隧道进洞时,洞口围岩较差,地表沉降和洞内沉降收敛需及时跟进,一定做好洞口沉降收敛观测及地表沉降测量工作,监控量测数据第一时间反馈给现场人员,避免发生隧道沉降或坍塌事故,把危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8、竣工测量(包括:隧道断面净空测量,中线、高程的测量及控制中线基桩和永久水准点测设。竣工测量后一般要求提供下列图表:隧道长度表、净空表、隧道回填断面图、水准点表、中桩表、断链表、坡度表等,实际操作可根据项目特点和业主要求出具相关测量资料。
        9、测量队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调平层上做控制点必须要保证不被破坏,如果施工破坏或者未破坏之前就要把控制点转到安全位置,不影响施工又不耽误测量工作的地方,保证测量的正常工作。
        10、在控制点方面,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保证隧道完美贯通,有必要做双导线,单导线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二、测量是指明灯,后续施工靠的是现场技术指导和项目成本管控,过程控制到位就能达到项目盈利,经过现场隧道施工,由此形成了自己的现场管理经验,下面从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方面总结如下。
        1、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行,为隧道施工保驾护航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项目以班组为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以夯实基层、基础、基本素质为抓手,以争创安全生产标准化优秀班组活动为载体,以队组(主管部门)主抓班组实施为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班组安全教育,全面提高班组安全素养。
        1.1、班组人员信息化管理
        为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制作二维码,二维码信息包括:个人头像、个人联系电话、安全承诺书、三级安全教育卡、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风险告知书等。并将二维码信息张贴在隧道洞口醒目位置,杜绝未进行安全教育上岗作业的现象,确保安全教育全覆盖。
        1.2、召开班前安全教育
        每班工序进行前,由班组兼职安全员负责组织召开班前安全会议,主讲:当班的工作任务;当班工作环境和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隐患的措施,现场班组长检查并督促班组人员穿戴安全帽和反光服,对穿戴不整齐和不服从管理的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对班组进行警告和处罚。
        1.3、班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班中巡查
        项目专职安全员、值班人员与班组兼职安全员在作业前对隧道掌子面的排险情况及设备设施进行排查确认,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施工作业过程中班组兼职安全员进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可控。
        1.4、班后总结
        每班结束后,班组兼职安全员对当班施工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升班组安全管理。专职安全员全程进行监督,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向全项目通报。
        1.5、洞口设置门禁系统和定位系统
        洞口设置门禁系统,进出洞口所有人员必须签字刷脸登记,班组人员配备无限定位报警卡,洞口显示屏可以显示洞内每位施工人员的准确位置,万一发生安全事故,洞外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确定位置实施救助。


        1.6、定期培训和演练,增强安全意识
        班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新到员工必须经过项目安全人员培训后方可进洞施工,对未经培训的班组进行通报批评。每月对班组整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每半年项目组织安全演练,比如掌子面塌方、高空坠落等,时刻警惕施工危险性,对重要危险源多次强调,形成行动意识,做到大化小,小化无,确保“零伤亡、零事故”。
        2、质量管理不容忽视,项目重视施工质量
        隧道施工严格遵守三检制度,班组人员把手第一关,合格后由现场技术员复查,复核后报项目质检人员,质检人员复核后再报监理验收,层层把关,严保施工质量。对隧道内管控重点建立台账,包括变更台账、隐蔽工程照片收集和监理报检照片的收集,以及施工过程中较好的照片。下面从隧道开挖支护、仰拱、防排水、二衬等几个方面汇总一下:
        2.1、隧道开挖支护
        隧道开挖支护是控制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第一步,管控要点有以下几点:
        (1)隧道超欠挖的控制
        不定时对班组进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工人是否存在漏打和不规范操作等现象,特别是周边眼的数量和风枪角度问题,不允许出现少打眼多装药的情况,严格控制炮眼间距和数量。隧道预埋件测量人员提前标定位置通知工人爆破预留,以免返工处理,不仅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动摇人心。
        (2)支护要点控制
        支护完后,对拱架进行检查,拱脚垫块必须垫实,网片和纵向连接筋搭接、外漏至少20cm,拱架间距要求控制在±5cm内,纵向连接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现场质检人员和值班人员配合拉线复核拱架超欠挖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拱架进行返工整改或拆除。锚杆间距和锚杆长度检查,特别是超前锚杆和锁脚锚杆,长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小导管、中空锚杆和砂浆锚杆检查是否饱满,以便监理和第三方检测。超前小导管注意入孔角度,防止隧道掘进对超前小导管造成破坏。
        (3)喷射混凝土控制
        施工过程中不定时抽查班组喷射情况,禁止出现喷空和塞入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物体。上导拱脚位置喷射距离拱脚20cm左右,喷射结束后及时清除堆积的混凝土,以免下导施工时出现鼓包和增加施工困难等问题。过程中出现喷射混凝土问题及时联系值班人员和技术人员,第一时间配合试验员解决问题,杜绝出现能应即用的情况或隐瞒不报不顾后果。每个班喷射结束后对初支平整度进行检查,对平整度差的位置找到喷射人员进行培训,如若达不到要求,要求班组换位喷射或辞退。
        2.2、仰拱施工控制
        (1)仰拱施工前清除淤泥和积水,挖至设计标高,技术人员根据测量放的点进行现场粗量,挖至大概位置通知测量人员现场精测,避免出现测量人员反复测量的情况。
        (2)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现场旁站,特别是仰拱回填工序时,要求现场抛石回填,靠近边侧位置30cm内禁止填石,技术人员根据测量点位拉线复核顶面标高,浇筑过程中,振动棒振捣到位。
        (3)浇筑完成后测量人员每5米一个断面测量顶面标高,并和设计标高相比较,及时通知班组人员调整顶面标高。
        2.3、防排水施工控制
        土工布施工前清除外漏的锚杆和钢筋等利物,焊接的位置安排施工人员用水泥浆抹平,防水板松铺系数适当,特别是三级围岩平整度较差,避免防水板撕裂,造成二衬渗水。土工布防水板反包至纵向排水管3/4位置,背后放碎石,隧道水系富裕地段按现场情况增加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放置平顺,接头位置三通连接通畅,台车就位前做通水试验,确保纵向排水管排水正常。
        2.4、二衬施工控制
        二衬台车就位前检查二衬基底必须清理赶紧,特别是二衬施工缝位置,容易出现上个班水泥浆溢出至基底,清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基底不干净,后期二衬容易出现渗水问题。二衬浇筑时,技术人员适当旁站,根据混凝土情况反应至拌合站,混凝土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试验人员解决,切勿耽误时间,以免二衬强度和外观质量出现问题。二衬预埋件技术人员提前两个班以纸质版交底施工人员,特别是大型预埋洞室,施工人员提前准备材料和制作预埋箱。
        二衬台车定位后,技术人员检查预埋线管根数及确定预埋件个数,同时测量窗口二衬厚度和封头二衬厚度,建立二衬厚度台账,浇筑完成后及时对预埋线管进行试穿并建立预埋管线台账。
        三、为提高施工质量采取的创新措施
        (1)为了避免二衬厚度不足引发的质量问题,自助研发了升降式断面净空检车台车,在仰拱填充浇筑达到设计强度后,检测台车外弧半径调整至二衬外弧设计半径,测量进行中线定位,调整好检测台车位置后,启动检测台车行走系统在二衬端头至仰拱端头行走,如过程中出行台车被初支断面卡住无法行走,用喷漆标记位置,由支护班组及时处理,以保证二衬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为了解决串二衬混凝土施工后养生不及时、不均匀的问题,自主研发了二衬混凝土履带式自动喷淋养生台车。只需一键启动,即可对二衬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淋养生,即解决了养生不到位产生收缩裂缝现象,又可降低洞内粉尘,改善了洞内施工作业环境,给隧道施工带来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3)为解决仰拱施工中钢筋的层距、排距人为的误差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偏移,经队组及班组人员的探讨,自制钢筋模架。采用槽钢按照设计要求的排距层距割口,从而将每根钢筋都固定在标准的位置上,也防止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挤压的影响。
        (4)自主加工人通、车通二衬台车,改善了人通、车通的二衬混凝土浇筑质量、外观质量,节约人工成本、木板等材料的损耗。
        四、结语
        隧道施工重点把控就能达到效益的增收,过程中保证施工安全,扼制不合格质量问题,合理节省材料,不断创新创造价值,隧道施工一定会完美收工。
        参考文献
        [1]陈浪.公里隧道施工技术解析[J].交通世界,2018(18)70-71.
        [2]杨柳,耿占勇,唐海军。隧道超欠挖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7,36(32):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