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钢
[导读] 摘要:以江南大道拓宽整治为例,介绍了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的设计原则、技术方法、措施手段等方面的设计情况。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七分院同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以江南大道拓宽整治为例,介绍了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的设计原则、技术方法、措施手段等方面的设计情况。
        关键词: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现有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急速增长,城市的拥堵指数居高不下,为此,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增加机动车道数量,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已经迫在眉睫。同时该类道路往往不能采用全封闭施工,在采用分幅分段施工的基础上,必须确保道路的正常通行,因此,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通过杭州市滨江区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路江南大道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为例,探讨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项目概况
        江南大道为杭州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四纵五横”快速路网骨架的必要组成部分,为杭州市滨江区乃至江南城东西贯穿的重要主通道及城市发展、景观构筑轴线。
        本次的研究范围为江南大道西段,西起东信大道,东至中兴立交,全长约3.5km,现状道路宽40~50m。道路改造主要是结合地下隧道快速路和地铁6号线建成后的交通流量变化,进一步梳理江南大道地面交通,为道路日益增长交通流量提供疏解方案,进一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同时对地铁、快速路建设后恢复对现状道路进行整治提升,施工工期约12个月。
        为保证道路整治施工期的交通安全、有序和高效,保障施工期间区域城市交通能够基本正常运行,交通出行条件维持在合适的服务水平,编制了江南大道拓宽改造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1、现状土地利用情况
        江南大道沿线两侧大部分用地已基本开发完成,两侧用地基本为住宅用地、商业商务用地、工业用地等。
        2、现状出入口情况
        沿线地块出口较少,主要为东冠创业大道东侧出入口、会展中心出入口和江三加油站出入口三个。
        3、现状道路情况
        现状道路已建成二十年,沿线景观及路面状况保持良好,其中,东信大道~信诚路段为双向四车道,两块板断面,路幅宽40m;信诚路~中兴立交段为双向六车道,四块板断面,路幅宽50m。
        现状江南大道西段沿线周边的主要相交道路包括东信大道、伟业路、火炬大道、信诚路、儿康路、建业路、时代大道等11条道路。
        4、现状公共交通
        (1)轨道交通
        目前已建成通车有地铁4号线,在建的为地铁6号线一期(与本项目基本平行)。沿线地铁站点为4号线联庄站,6号线伟业路站、公建中心站、建业路站3处。
        (2)公交线路
        沿线有315路等8条公交线路,共设置6对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三、设计方案简述
        1、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计算行车速度:60km/h;(3)道路荷载标准:BZZ-100。
        2、设计范围及施工内容
        西起东信大道,东至中兴立交,全长约3.5km,红线宽度47.5~50m。
        施工内容包括:地面道路扩宽改造,市政管线的迁改或新建,市政绿化及两侧绿地提升美化、交通设施、智能设施及路灯的合杆新建等。
        3、道路工程
        (1)平面方案
        道路平面保持现状不变,通过压缩人行道等宽度,优化道路断面,达到双向八车道的设计规模。
        (2)横断面方案
        ①东信大道~信诚路段。改造方案:中分带保持现状宽度5m不变,南侧人行道采用与滨河游步道合二为一设计,改造后断面布置为:2.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m(机非分隔带)+14.5m(机动车道)+5.0m(中央分隔带)+14.5m(机动车道)+2.0m(机非分隔带)+3.5m(非机动车道)=47.5m。
        ②信诚路~中兴立交段。改造方案:同前段(东信大道-信诚路)断面基本一致,改造后断面布置为:2.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m(机非分隔带)+14.5m(机动车道)+5m(中央分隔带)+14.5m(机动车道)+2m(绿带)+3.5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50m。
        (3)道路纵断面及路面结构
        道路设计标高在现状标高基础上抬高20cm,沿线相交道路在一定范围内调坡接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面层采用4cm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人行道铺装采用陶瓷透水砖。
        4、管线工程
        全线的雨污水管、给水、通信、电力等管线均保持现状位置不变,只对破损严重的管线进行翻挖新建,对全线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范围的检查井井盖座进提升为防沉降井盖座,同时对预留支管根据道路断面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延展。
        四、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1、设计原则
        (1)合理控制施工区域及工期原则;
        (2)满足施工沿线居民单位基本出行原则;
        (3)优先保障行人、非机动车通行原则;
        (4)满足正常通行条件原则;
        (5)满足道路自身交通需求原则;
        (6)确保通行能力原则;
        (7)与地铁交改形式相融合。
        2、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施工期间实施内容包括:机动车道拓宽至双向八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央绿化带、机非分隔带的提升改造。
        该部分施工内容结合项目所在区域交通条件,采用分阶段施工,边施工、边通车的施工方式,整个施工总体方案需进行三次交改,其中前期部分管线单独施工分一个阶段,道路施工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东信大道-信诚路段:
        ①施工内容:先迁移现状人行道绿篱内的树木,封闭现状人行道及路侧绿化带进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燃气管道的新建施工。
        ②施工工期:2个月,全天占道施工。
        ③施工交通组织:施工期间占用现状人行道与路侧绿化带进行围挡施工。交通组织形式基本维持现状,路段机动车保持现状的双向四车道,行人借用现状的非机动车道人非混行,与机动车道间采用隔离护栏分隔。施工期间保留并利用现状的路灯、交通指示牌进行道路照明及交通引导工作。
 
        信诚路-中兴立交段:
        ①施工内容:新建两侧人行道与路侧景观绿化,并对现状中央绿化带进行硬化。
        ②施工工期:2个月,全天占道施工。
        ③施工交通组织:施工期间白天机动车道保持现状双向六车道,夜间占用靠近中分带一侧一个车道并围挡,进行中分带的硬化施工,保留每侧各两个车道通行。行人借用现状的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人非混行。
 
        (2)第二阶段
        东信大道-信诚路段:
        ①施工内容:封闭北半幅道路进行机动车道的新建施工、雨水口连接管的开挖新建、雨污水主管的修复新建等。
        ②施工工期:4个月,全天占道施工。
        ③施工交通组织:施工期间占用现状北侧的车行道及部分人行道进行围挡施工。南半幅现状车行道+部分人行道硬化后的区域临作为机动车道,路段机动车保持现状的双向四车道。非机动车与行人利用新建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通行。施工期间照明采用临时照明措施。
 
        信诚路-中兴立交段:
        ①施工内容:封闭北半幅道路进行机动车道的新建施工、雨水口连接管的开挖新建、雨污水主管的修复新建等。
        ②施工工期:4个月,全天占道施工。
        ③施工交通组织:施工期间占用现状北侧的车行道及道路两侧的路侧景观带进行围挡施工。南半幅硬化后的中央绿化带+现状机动车道+硬化的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作为二期的临时道路,保持现状六车道。北侧行人借用现状非机动车道人非混行,南侧非机动车借用现状人行道人非混行。施工期间照明采用临时照明措施。
 
        (3)第三阶段
        东信大道-信诚路段:
        ①施工内容:封闭南半幅道路进行机动车道的新建施工、雨水口连接管的开挖新建、雨污水主管的修复新建等。
        ②施工工期:4个月,全天占道施工。
        ③施工交通组织:施工期间占用现状中分带、南侧的车行道进行围挡施工。北半幅新建的车行道+部分人行道硬化后的区域作为机动车道,路段机动车保持现状的双向四车道。非机动车与行人利用新建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通行。施工期间照明采用临时照明措施。
 
        信诚路-中兴立交段:
        ①施工内容:封闭南半幅道路进行机动车道的新建施工、雨水口连接管的开挖新建、雨污水主管的修复新建及路侧景观提升改造等。
        ②施工工期:4个月,全天占道施工。
        ③施工交通组织:施工期间占用现状南侧的车行道及道路两侧的路侧景观带进行围挡施工。北半幅硬化后的中央绿化带+新建的机动车道+硬化的机非分隔带作为三期的临时道路,保持现状六车道。北侧行人利用新建的人行道通行,非机动车利用硬化的便道通行,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隔离护栏分隔。南侧行人与非机动车道均利用二期的临时道路人非混行。施工期间照明采用临时照明措施。
 
        (4)第四阶段
        东信大道-信诚路段:
        ①施工内容:封闭南北两侧的机非分隔带进行施工,种植绿化、安装设施杆件、路灯杆件等,两侧改建后的机动车道开放交通,布置双向六车道通行。
        ②施工工期:2个月,全天占道施工。
        ③施工交通组织:施工期间占用改建后的机动车道每侧各一个车道进行围挡施工。路段机动车提升至双向六车道。非机动车与行人利用新建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通行。
 
        信诚路-中兴立交段:
        ①施工内容:封闭南北两侧的机非分隔带进行施工,种植绿化、安装设施杆件、路灯杆件等,两侧改建后的机动车道开放交通,布置双向六车道通行。
        ②施工工期:2个月,全天占道施工。
        ③施工交通组织:施工期间占用改建后的机动车道每侧各一个车道进行围挡施工,路段保持六车道规模。非机动车道借用改建后的一个机动车道通行,设置隔离护栏分隔交通,行人利用改建后的人行道通行。
        非机动车道改建完毕后,封闭中分带及机动车道每侧各一个车道进行围挡施工,路段保持六车道规模。非机动车与行人均利用改建后的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通行。
 
        3、施工沿线出入口交通组织
        江南大道拓宽改造施工时对主要路口东信大道、伟业路、火炬大道、诚业路/环兴路信诚路、儿康路及建业路交叉口均采用现状的交通组织形式,灯控或右进右出组织交通。
        第一阶段道路施工期间,沿线出入口交通组织形式均保持现状;
        第二、三、四阶段道路施工期间,对沿线出入口进行合理的优化,封闭个别出入口,以便于加快道路的施工进度。
        总体上,施工区域两侧视需要结合道路施工及两侧出行予以合理组织交通。
        4、施工期交通影响与评价
        (1)施工期路网交通影响预测评估
        施工期间,道路的车道数维持现状规模,不会对交通量造成太大的影响。
        (2)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影响
        施工期间围挡占用道路空间,导致人行和非机动车通行条件受到影响,为此采用人非混行交通组织方式,保证单向人非混行3.5m的最小宽度。
        (3)公共交通的影响
        施工期间道路沿线的公交站点均考虑保留,停靠站位置在现状基础上适当调整,基本满足公交车辆停泊及通行条件。
        (4)对沿线地块出入口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受围挡的影响个别机动车出入口进行了整合及合理的绕行分流,尽可能降低道路施工对地块交通出行的干扰,保证正常进出需求。
        (5)施工车辆进出交通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车辆利用围挡两端预留进出口,按单向组织交通,且以夜间和非高峰时段进出为主,施工车辆与社会车辆的干扰较小。
        5、外围交通组织设计
        (1)外围交通组织原则
        为保证工程能顺利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尽可能减少因项目建设施工所造成的出行不便以及交通流重分布对周边路网及交叉口产生的不利影响,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协调平衡原则、管控与诱导结合原则(实施“外部诱导,内部管控”策略)、时空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2)外围交通组织设计
        由于道路施工期间的车道数基本能保证能保证现状的交通规模,因此整个道路改造施工期间暂不采取强制性分流措施,而是通过外围设置诱导标志的方式进行适当软性交通引导,减少通过施工区域的车流量。
        结合《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的要求,在道路施工范围的两端及沿线相交道路的一定区域内设立相关的告示牌、警告和禁令标志,同时在外围江南大道/时代大道等重要道路交叉口设置诱导指示牌。
 
        外围诱导标志布局方案
        五、施工期间配套措施与要求
        1、管理设施种类
        项目施工占道涉及交通管理设施主要如下:
        (1)交通标志:施工标志、限速标志、解除限速标志等;
        (2)其它设施包括:施工围挡、照明设施、施工警告灯、导向标、路栏、防撞水马、限高门架、智能交通监控设施等。
        2、管理设施的设置要求
        (1)施工作业控制区周边道路应设置施工预告标志、绕行标志和其它临时指路标志,引导车辆通行;
        (2)临时标志可附着在路灯杆或设置在路外易见处的支架上,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应固定牢固,防止意外移动;
        (3)施工作业路段宜设置围板、护栏等隔离设施,分离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
        (4)施工路段及周边道路的适当位置设置临时可移动信号灯、减速垄、停车或让行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
        3、施工围护设置
        占道施工时,施工作业控制区周围除留有必要的施工人员、施工车辆进出口通道外,应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板、路栏等施工围挡设施。相关设施需满足项目所在地的相关标准要求。
        4、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要求
        (1)施工警告灯:应在围挡、路栏或锥形交通标顶部每间隔8m分别悬挂红灯及照明灯(即施工警告灯),照明线设塑料套管。
        (2)防撞水马:改道路段的隔离设施采用水马,其余路段可使用常规的隔离墩。
        (3)施工作业控制区照明:为改善施工沿线夜间行车条件,对既有照明设施进行迁改,并在施工路段通行道路两侧设置临时道路照明设施,需满足道路行车照明和夜间施工的要求。
        (4)交通标志
        导向标:设置在工作区的两端。
        道路施工标志:设置在道路作业警示区的起始端。
        限速标志:设置位置位于道路施工标志下游。
        解除限速标志:设置在道路作业终止区的末端。
        5、其他配套措施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组织方案顺利实施,需采取如下等施工期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施工交通宣传
        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电台、报纸及公交站点的视频等媒介提前发布施工信息,广而告之拟施工的项目情况,并发布分流路线及施工期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措施,使广大市民在有充分的心理及行为准备,避免盲目的绕行,减少因施工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损失。
        (2)纠察人员安排
        为保证施工期间道路的安全与高效,在施工期间,对于项目影响区域内的重要的路口和路段关键位置,合理安排现场纠察人员,管理和引导现场交通。
        六、结束语
        通过对江南大道拓宽改造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城市道路改造施工期间,将在一段时间内占用道路资源,导致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下降,并可能引发区域道路交通运行质量的下降,为此,需要全面分析由于项目施工、局部道路空间产生的不利因素,用交通影响分析技术科学组织和引导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进行城市道路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道路交通时空资源的重新分配,实现施工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最小化。为此尚需建设、设计、科研、施工、监理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以提高我国城市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6]《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