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和高效性的重要的途径,随着城市生活对市政给排水施工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单位如何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所面临尤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给排水工程,并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现场管理提出了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属于市政工程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我国目前已经可以满足了,但是就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管理方面来看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1、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规划、设计前期工作要做好
给排水设计在工程的质量当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市政给排水单项工程的规划、设计构成了给排水设计的微观部分。居民住宅楼或工业企业中给排水规划、设计,楼房中给排水以及消防设计,地表水厂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等,这一系列的工程都是从理想到现实的重要步骤。新的课题和挑战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当中必然会成为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思维,考虑新方法、新材料、新产品去尝试;而且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创新,适应时代和发展的需要。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污水处理厂采用延时曝气(高能源消耗低负荷)处理工艺,在中国运行这种工艺是不经济的,从生活污水反应器发展趋势看是正在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强化A/O工艺是刚发展起来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它是在A/O反应池的好氧段末端投加活性硅藻土,然后好氧硝化液和回流污泥回流至缺氧段,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和吸附,混凝沉淀及过滤等作用,实现脱氮除磷作用,这样脱氮除磷的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1.2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选材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所用到的主要工程材料是管道,根据每个工程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管道是工程准备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市政工程用的管道,根据管道材质不同可分为钢管、铸铁管、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四大类。如城市供水管:管径小于600mm的有灰口铸铁管、球墨铸铁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钢管、PVC-U管、PE管等;管径在600~1200mm的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球墨铸铁管、钢管、FRP管等;管径在1200mm以上的有预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FRP管和钢管等。近十几年来,随着塑料管的原料合成生产、管材管件制造技术、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使塑料管在市政管道工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1.3雨水管道设计新思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区域,尽量使雨水不排入下水道,尽量通过设计施工,将雨水渗透或截留。一则可以减少排水负荷,减少雨水管道投资;二则增加地下水补给,涵养地下水,进行水生态修复。另外,也可以设置雨水贮水池截留雨水作中水使用,但这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譬如地下水位高,下雨后地面充分湿润,地下径流很大,就不宜采用渗透法。
2、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施工中的施工管理措施
2.1沟槽开挖作业施工质量管理
沟槽开挖作业是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基础,其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为了强化沟槽开挖作业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沟槽开挖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全面的熟悉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编制具体、科学、合理的基槽开挖作业方案,按照建筑标准进行测量放线施工,并且沟槽开挖作业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安排足够数量的施工人员进行沟槽的清理作业,当气候变化时,应该根据具体的状况适当的增加开挖的深度(通常不超过290mm),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应该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防止沟槽由于长时间的积水出现浮管的问题,影响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如果基槽在外面暴露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基槽发生变形,因此在进行沟槽开挖作业时,在保证开挖作业强度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晾槽的时间。
2.2管道安装施工
管道安装对接一般采用内拉加外拉法,依靠管道内部的内拉法和管道顶部的外拉法,逐渐将两节管道对接在一起。内拉法是指在已安装完成后的管道内部,架设一斜梁,斜梁垂直长度略大于管道内径,斜梁上端焊接一钢板,钢板厚度略小于管道安装后的最小允许间隙,以能插入前后两节管道顶端间缝内为宜。斜梁下端位于己安装的后一节管道内,在待安装的管道外端口架设横梁,用钢丝绳和手拉葫芦将两梁连接,逐渐收短手拉葫芦主链,靠前节管道与地面摩擦力制约,拉近待安装的管道,最终将两节管道对接。外拉法是在管道外部,用钢丝绳分别将已安装好的管道和待安装的管道兜身,并在管道顶部用手拉葫芦和钢丝绳连接,逐渐收短手拉葫芦主链,靠前节管道与地面摩擦力制约,拉近待安装的管道,最终将两节管道对接。接口合拢时已排设管道轴线位置移动,需采取稳管措施。具体方法可在编织带内灌满黄砂,封口后压在已排设管道的顶部。具体数量视管径大小而异。管道接口后,应复核管道的高程和轴线使其符合要求。
2.3检查井、截门井施工
市政给排水检查井施工容易出现基础尺寸及高程偏差较大,井壁砌砖通缝、砂浆不密实、不饱满,抹灰面起鼓发裂等质量问题,因此在检查井及截门井施工中应尽量避免带水浇筑垫层和基础,并要保证基础的几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并待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砌砖施工;井壁砖砌筑应保证竖直度,不得有通缝,灰浆饱满,砖缝平整,抹面要压光,不能有空鼓、裂缝现象;污水检查井雨水流槽高度应与主管内顶相平,下半部分是与主管半径相同的半圆弧,上半部分与两侧井墙平行,其宽度与主管管径相同,雨水流槽高度应与主管半径相平,流槽形状应为与主管半径相同的半圆弧;井内踏步若为灰口铸铁材质必须保证其安装牢固,污水井内踏步必须刷防锈漆,井盖安装时必须保证井圈座浆饱满,井盖与井圈配套,必要时采用重型井盖。
3、抓好试验与验收阶段管理控制
1)碳钢金属管道在分段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合格后,管段与管段相互联结的焊口和管段与管网联结的焊口,在无法做强度、严密性试验时,必须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验,以确保联结焊口的质量。2)铸铁管道与非金属管道试验时,各施工单位在各自施工区分界线附近井下临时封闭管口,首先从排水管网中管底标高最高处井口注入水。打开相邻施工单位分界处井下被封闭的管口,使上游管段中的水向下游管段排放。直到排水管网全部试验合格为止。3)各施工单位在管线试验期间,应设专职人员设置、记录和拆除管线临时盲板。4)供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管网水冲洗,应与供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各种水泵试运转相结合,使两项工作同时进行。5)排水管线冲洗时,在注水的排水井壁与井底水流冲击处用镀锌铁皮做好防护。
4、结语
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保证着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运作,担负着整个城市人民生活、生产、建设、发展的重任。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者应建立正常用水、供水、排水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障城市供水、排污工程正常运作,为城市提供有效高质的公共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简渝凯.市政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0):74-75.
[2]黄国盛.给排水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9):68-69+72.
[3]陈燕.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7(0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