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地快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然而对于房屋建筑来说,项目能否产生经济收益,离不开对其造价的成本控制。基于此,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成本控制
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深化改革,就建筑行业来看,相关的改革也掀起热潮,很多建筑行业也在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要想确保整体投资合理化,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造价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促进整体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确保整体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房屋建筑造价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1.1市场不正当竞争
受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不少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受制于潜规则、行贿等违法行为的影响,导致发生落标的现象。这种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制度的发展。同时一些施工企业利用低于成本的造价方案获得了项目的施工权限,进而在后期的施工阶段,利用各种原因增加施工成本,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企业收入,另一方面是减少前期的违法投入。这种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会严重破坏企业的信誉度,同时也会断送造价人员的职业生涯[1]。
1.2没有限制的成本设定
由于施工企业在造价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进而导致工程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是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各司其职,没有形成工作默契,同时,对于相关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有待加强。通过制定限制性的管控措施,来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控制措施。但是控制项目造价成本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帮助,进而不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2]。
1.3施工过程中,缺乏对造价内容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成本的控制方式以及控制手段缺失,造成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成本超支的现象,进而对项目的整体的成本管控带来的潜在影响。同时,由于造价人员人为疏忽,也是导致成本失控重要原因之一,缺乏有效的复核程序以及对应的校检人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项目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管理,是造成造价失控的重要原因。
2有效提高房屋建筑造价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
2.1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直是所有建筑造价人员的诉求。公平的市场环境可以让建筑项目的成本回归于市场本身,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进而让市场来决定建筑自身的造价成本。回归市场的本质是为了让建筑造价的所有细节问题,可以有参考性、有针对性、有对比性。通过市场的反馈,可以真实了解建筑的参考价格有助于增进投标企业的积极性和参与性[3]。由于房屋建筑的造价成本较高,因此涉及的资金使用量数额巨大,在相关的施工流程中,难免会有一些违规人员,践踏法律的红线,进而采取非法手段,获取项目的施工权限。这些违法行为,由于隐蔽性较高,不易发现,对其他投标企业产生极大的危害,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平公正原则,其相关单位的施工质量、成本控制也同样产生巨大的疑问。众所周知,不少的是违规人员利用围标、串标等手段中标之后,通过后期的调整和变更增加相应的施工成本,为自身的企业创造效益,同时也将前期的投入有效回收。这对于开发商来说,增加了建设成本,同时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保留相应的怀疑权利。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关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任何通过违规手段获取的相关利益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严惩[4]。回归公平、公正、公开的本质,正是让所有的建筑企业在同一起跑线,用实力说话、用信誉争取、用能力取胜。而对于相关的招标机构,需要对所有的投标公司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谨防发生漏标、废标等相关事件的发生。确保招标过程以及开标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谨防违规企业利用低于成本价的形式,取得中标的权利。
对于发现的破坏市场公平行为的施工企业,应该予以抵制,同时在市场中建立诚信企业黑名单,让施工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减少不良社会现象的发生,还造价市场一片公平的景象。
2.2强调限额设计
当今的工程成本控制方式中,限额设计是最为主流的控制手段。利用工程在设计阶段中,进行的投资限额设计,让所有的设计人员以及造价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相关工作中。结合各自的领域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对项目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在投资限额的过程中,优化所有的设计内容和设计形式,进而实现项目的功能性和经济性。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工程的收入,进而造成项目的设计内容极度简化,同时降低了项目的技术指标,进而导致建筑的施工质量等级有所降低。例如,某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对楼道的隔墙具有明确的尺寸限制,而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缩减了隔断墙体的厚度以及材料质量[5]。进而导致隔断的隔音效果较差,这种问题基本都是在住户已经完成交房验收后,才发现的问题,因此后期的维权较为艰难。类似的问题几乎每年都有发生,降低施工质量,采用等级较差的施工材料,将整体的设计方案进行局部的变更,进而增加企业的营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费用。因此,需要在项目准备过程中,针对造价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合作和沟通,在保证建筑的相关结构的功能的同时,还要提高建筑的质量,让经济性、功能性以及建筑质量同时满足整体的设计要求,力求施工的房屋建筑达到物美价廉的特点。针对相关的设计方案和造价内容,可以开展定性的对比和研究,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和改进,力求建筑的造价成本最优化。另外,根据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进行相关内容的评比,力争在设计体系中,实现建筑的最佳形式,进而为后期的造价工程降低成本,鼓励所有的设计人员对当前的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调整,通过有效的管控措施,实现对项目造价内容的管理,进而为开发企业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造价方案。
2.3施工过程中严格工程造价控制
作为房屋建筑的造价人员,应该遵守造价行业的相关规定,接受公司对于日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同时,造价人员应该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通过科学的计算方式以及有效的实施方案,对项目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项目造价人员,由于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相关项目疏漏,进而造成施工企业的损失。类似的情况多有发生。因此,严格管控工程造价,对于相关的具体内容,必须进行精准的复核和校对。对于造价问题的发生,要追溯源头,同时对相关问题严肃分析,针对相关的人员和漏洞,务必严肃处理。由于在项目造价过程中,对于项目的了解程度和计算内容不准确,经常产生价格误差,进而影响施工工作的开展[6]。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管控措施,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工作的发展程度,进行定制化的管控。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意义重大,是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工作,提升项目开展的综合效益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栗欣.浅析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17):163-164.
[2]李巧常.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9):201.
[3]胡婧.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思考[J].居舍,2018(13):110.
[4]陈冬梅.浅谈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策略[J].门窗,2017(08):71.
[5]徐丹.试论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与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167.
[6]毛雪.浅析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7(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