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建筑行业近几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而质量一直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指标,而建筑工程管理作为一项指导性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十分重要,许多企业都在想方设法降低自身的工程成本,同时通过提高施工质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行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承包单位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往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拖累了施工进度控制措施的落实,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有鉴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控制措施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理论的专业创新,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时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对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合理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施工质量,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近些年来,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关问题,需要管理者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措施的完善,以促进建筑管理行业的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工程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加之建筑工程管理手段越来越先进,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但在新的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的制约。施工项目管理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根据我国的经济规律,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通过多方组织和协调来有效地管理建设活动。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为此,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始终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制定工程建设方案、采购材料、施工、竣工等各个环节,从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
2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完善建设工程管理法规
尽管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标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指导意见,但在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还没有规定各种规则,也缺乏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品质决定利益的得失。有时候,我们的管理者缺乏对工程质量的法律意识,没有遵守国家明确的法律法规,没有按照相关的建设标准、程序和规定组织施工,仅仅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或加快施工进度,必然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甚至无法通过竣工验收。例如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偷工减料,或选择次品材料进行施工,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2.2管理体制因素
对施工项目而言,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切实保证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从而稳步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这就是造成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当前大多数施工项目为了能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费用,大多选择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员,以此来稳定施工管理工作。以前一人多职的情况比较普遍和常见,多数管理者不能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大多一味赶进度,导致后期出现了诸多问题。
2.3监督管理因素
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开展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既能督促施工过程,又能监督施工过程的规范性。现在还有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监管机构的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监理部门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工程质量也没有得到提高,无法有效地保证。
与此同时,在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中,施工单位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施工进度,忽视了对施工项目的监督管理。因此,缺乏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无法保证实际施工的质量。现场监督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所以,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保障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3施工项目管理控制措施
3.1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法规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可从法律层面上入手,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并结合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状况,调整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法规。如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应积极分阶段对项目施工进行审核,在工程建设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可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施工情况的检查,并由正规的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和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工。检查工程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就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和处理,如果施工中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行为,就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可以为建筑工程管理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使建筑工程管理活动有理有据,有法可依,使建筑工程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合理,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2加强对施工过程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建筑工艺监控管理是建筑工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度较大的管理工作之一,在此项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对细节工艺的监控。很多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时之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细节技术的监督和管理重视不够,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的技术环节都要做到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和纠正。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工艺流程,要求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中的标准工艺流程施工,杜绝有意简化工序、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3.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注重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 PDCA循环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第一、安全负责人必须懂得生产,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参与领导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能找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意外发生。
二是公司和项目部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规章制度,对工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层层把关,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另外,日常工作必须实行 PDCA循环管理模式(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监督管理人员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检查和考核,包括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管理形成闭环。
3.4注重项目成本的控制
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项目管理控制工作时,还需要进一步重视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严格控制成本的输出,避免成本超支,从而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分析,然后对项目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编制出合理的预算成本,最后才能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4结论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推动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充分认识项目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机制和观念的创新,创新的管理模式能给我们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引导我们走向更先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攀.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7,15(26):118+120.?
[2]许钊溢.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7(25):118.?
[3]王磊.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舍,2017(24):10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