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8期   作者:卢军
[导读] 在振兴乡村的宏观视角下,电力服务工作需要引起重视。
        摘要:在振兴乡村的宏观视角下,电力服务工作需要引起重视。从当前时代来讲,电力服务已经与生活、生产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没有了电力供应,将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在农村配网供电中,部分地区存在供电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产生供电不稳定、电力负荷容量小等现象,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难以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支撑推动。而导致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出现问题的因素存在于多个方面,对于电力工作者而言,需要形成认识,然后通过合理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本文立足于此,首先针对导致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不高的原因展开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供电可靠性,就是指供电服务的稳定性、持续性,同时保证供电质量。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用电需求逐步增加,这就导致电力耗用越来越大。而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农村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给居民用电带来一些影响干扰。所以,作为电力工作者来讲,就应该立足当前工作实际,针对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予以处理控制,为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农村配网电力服务的实效质量。
一、当前农村供用电发展情况
        从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来讲,农村电力需求和电力供应,都处在一个持续增长的状态之中。从用电量来说,早在2010年,我国农村用电量就已经超过6600亿千瓦时,近年来也一直保持稳定的增幅,逼近万亿千瓦时。不仅如此,农村电力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根据《2019-2025中国水电行业市场评估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在2018年,农村地区新增水电站194座,投产发电设备容量164.3万千瓦,新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其中,四川、云南这两个水电大省农村地区水电新增装机容量较多,分别达到了34.7万千瓦和29.8万千瓦。截止2018年末,全国农村共有水电站46515座,装机总容量达到了8043.5万千瓦。农村水电装机容量,占到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22.8%,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2%。总的来说,农村水电在逐步稳定发展当中。但是从农村配网供电来讲,在一些时候和一些地区,供电可靠性不是很高,对居民用电带来影响。对于供电可靠性问题,电力工作者就应该形成清楚认识,通过有效手段,优化配网供电。
二、农村配网供电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从目前实际来说,在农村用电当中,目前还是容易出现停电、电压不稳等问题,导致供电可靠性不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背后的原因比较多,并非只有一种。具体来说,具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网结构
        导致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电网结构。据实而言,农村地区居民的分布较为分散,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又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村民分散居住在各个不同的区域。电力供应要对村民实现全覆盖,则必然需要建立起很长的线路。出于供电成本和全覆盖的考量,就会导致电网结构不合理,一些居民的供电线路很长,中间的线损较高,从而降低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二)设备老化
        从电力建设的角度来讲,农村地区电网建设,主要资金来源于电网公司和政府财政。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网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因此,在这样的情况,农网运行维护中,很多设备则秉持“能用则用、能修则修”的原则,导致一些出现老化的设备,依然在电网中运行。不仅如此,农村地区很多设备都处于野外环境,缺少防护,长时间接受日晒、风吹、雨淋、霜冻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加快了老化速度,从而对供电可靠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外力破坏
        在农村电网中,还容易遭受外力破坏,导致供电服务中断。农村地区环境条件较为复杂,有些地区的地形特别,树木多、鸟类多、动物多等等,这给农网电力线路或是设备带来了一些的外部威胁。比如,一些地区在夏季遭遇暴雨或是大风,容易出现大树倒塌的现象,而大树倒塌,就很容易砸在电力线路上,从而导致电力线路断线,供电被中断。此外,还存在窃电、偷窃线缆等违法行为,这不仅会给电力线路造成外力破坏,也会降低供电可靠性。


        (四)管理不到位
        配网要想保证良好稳定的运行,那么需要做好对应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其长时间处在可靠的运行状态。但是从农村地区来讲,对于配网的管理,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一方面,对于配网线路的巡检工作落实不到位,由于农村配网的特殊性,专业导致线路巡检工作很难落实,因为辐射面太大,而且一些地方条件恶劣,难以有效进入展开巡检。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农村电力服务的人力配置不足,很多时候一个乡村仅有几名电力服务人员,但是辐射面积可能达到了十几甚至几十平方公里,依靠几名工作人员,很难全面落实管理巡检,这就导致一些问题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给配网供电稳定造成影响。
三、提高农村配网供电稳定性的措施手段
        针对目前存在的影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因素,作为电力服务人员来说,就应该清楚认识,然后通过合理手段,对相关问题予以处置,切实提高供电稳定性,让农村居民享受更加高质的电力服务。
        (一)优化电网结构合理供电
        从当前实际来讲,农村电网很多都是十多年前建设的,当时农村情况和现在已经存在很大区别。所以,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讲,电网结构就出现了不合理的问题。而近年来,新一轮农网改造正式启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针对新一轮农网改造做出了指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立足新一轮农网改造的契机,从农村实际出发,优化农村配网结构,使其贴合农村用电实际,让农村供电工作可以更加合理可靠,给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
        (二)加强设备保护与维护
        对于设备老化的问题,应该从保护与维护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供配电设备加强管理,使其可以减缓老化,保证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稳定可靠的供电。首先,需要针对一些重要的供电设备设置防雨防晒的保护措施,减少日晒雨淋。其次,要定期对各类供电设备进行维护,清除污渍杂物,做好润滑,更换零部件等,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最后,对于一些老化严重的设备,还是需要申请财政支持进行设备更换,保证供电设备可以处在良好的状态,避免因为老化影响供电可靠性。
        (三)对外部风险因素予以控制
        针对农村配网面临的一些外部风险因素,应该对这些因素做好控制,避免其给配网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比如,对于配网线路和设备,需要对周围存在的大树、竹子等容易影响线路的危险因素,提前进行处理,予以砍伐或是移栽,使其远离电力线路,确保线路安全。对于窃电、盗窃线缆等行为,要加强打击,严厉处置,防止此类问题出现,避免给农村配网造成影响和干扰。
        (四)增强农村配网的管理工作
    对于农村配网而言,要保证供电可靠性,还应该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第一,要对配网故障做好检修处理。在农村配网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在出现故障之后,电力工作者需要及时前往故障位置,对故障展开分析,并且通过合理措施解决故障,尽快恢复供电。第二,要加强电力工作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农村地区电力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还需要展开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农村基层电力服务工作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可以从各村选拔编外人员,进行线路巡查和维护工作。
四、结束语
        农村配网关系到农村用电,保证供电可靠性,这具有显著意义。针对目前影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具体因素,有关人士要形成认识,对症下药,做好设备保护与维护,对风险因素实现控制,并且加强管理工作,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农村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杨道斌.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J].乡村科技, 2018(10):126-127.
[2]钟国辉.加强配网管理和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8(23):452.
[3]郭强.基于 GIS 的农村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目标管理系统的探讨[J].信息周刊,2018(30):23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