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电网的建设。近年来,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给电力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反过来,随着电力设备的普及,社会生产建设效率显著提高。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关乎着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今,电力用户对供电服务提出了较高要求。配电网承担着配置电力资源的责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存在问题,将会引起配电系统故障,对正常供电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电力工程;可靠性
引言
与化石燃料相比,电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是一种清洁能源。目前,电力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各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随着各种电力设备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我国在电网建设方面投入了极大的成本,电网建设规模逐年扩大。电力工程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人们稳定希望获得可靠的供电服务,这也是电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1、电力工程技术的缺陷
1.1、外力作用带来的破坏
电力网络工程建设与完善过程中,由于外力带来的不良作用和因此引发的线路设备损伤、破坏已经成为了当期管理人员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的电力基础设施和线路设备都处于野外区域,线路利用高塔或者高杆被架设在高空中,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环境以及其他外界自然因素的干扰和破坏,雷击和大量冰雹等极端天气情况下,架设在高空中运转的线路就会被受到外力的袭击,甚至可能直接造成线路出现断裂的现象,设备被损坏,造成很严重的事故险情,不仅会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还会给检修人员带来很大的人身安全威胁。另外,在现阶段的配网工程建设中,大量引线的引入和运用也使得维护检修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上升。
1.2、电气系统集成度较低,网络体系构架不统一
由于社会建设的需要,在很多的公司建设中,电力工程的相关专业人员较少,加上我国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导致目前整个电力工程横的集成度较低,这是非常不利于工业发展。各个系统之间没有很好地联系性,子单位之间更是缺乏必要的联系。有些信息处于隔离的状态,导致很多时候不能够进行信息整合,给电气工程的整体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当下很多企业都是采用不同的建设标准进行的,导致标准不统一,一些软硬件之间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匹配,相互之间兼容性较差。
1.3、闪路的问题
因为电网工作的特殊,电力设备要时刻的保持运行,电气设备的绝缘部分也会受到影响,一旦电气设备的表面产生很多含盐量过高的污垢就容易导致在发生雷电时出现闪路的问题,电气设备闪路的问题会发生在电气设备的多个地方,所以很容易在多个设备位置发生闪路的情况,而且还容易导致电气设备出现单相接地,导致其他两相的电压变高。
2、提升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措施
2.1、强化对配电网工程的维护
在进行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中,我们电力施工人员必须针对施工环节进行详细的检查,对风险及问题做到及时排除,同时要做好相关线路的维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未完成的工程任务时,对已经完成的工作部分要进行有顺序的维护与保养,这样才能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在特殊施工任务开展的同时也需要选择更为先进的施工设备这样能保证施工的安全系数,同时不要忘记对电网进行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透明化施工,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找到直接源头,为配电网工程提供安全保障[1]。
2.2、合理分配电源
对电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有助于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供电系统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对城市各区域的电力用户进行统计,计算各区域所需要的电能。同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结构,制定合理的线路架设方案。以规划出效率最高的输电方案,避免电力资源损耗的情况发生。其次,明确每条线路的方向,以及同一区域内线路的数量。否则将会引发线路混乱的问题,即在某区域内架设了过多的线路,线路混杂不仅对造成供电系统的紊乱,还会增大电网架设成本,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有效应用联络开关
因以往的配电网其供电一般属于树状放射式的接线形式,且接线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分支线路与变压设备,因此输电时常会导致停电。联络开关主要是有着控制与良好保护性能的开关,其构造简易、检修的周期比较长以及十分耐用。所以应用联络开关可以降低由于接线多或者变压设备带来的损失,当停电时,可以很快把故障附近恢复电源,防止给客户带来影响。另外,联络开关又可以促进接线的联络性,扩展供电面,对于提升供电质量也是有利的[2]。
2.4、提高集成化水平,促进信息共享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单位出台一些规定,保证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准,将员工按照不同的能力水平以及技术分成不同的类别,对每一类员工进行不同的培训,建立健全设备的管理机制,促进员工的业务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改善网络环境,企业利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标准对相关的参数进行兼容性以及可靠性的规范制定,统一数据传输接口,提高数据共享。保障各工序间能完美衔接,避免时间的浪费及资源的消耗,从而为企业降低成本,使企业能对其他工作加大支持[3]。
2.5、做好对危险的辨识工作
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做好施工的安全防范,就必须要对于危险点的辨识工作做好防范,对于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都进行全面的判断和分析,确定各种施工中危险源的各类,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好危险防范措施,将各种的危险情况消除在爆发之前。在施工前首先就要做好施工的交底工作,对于施工中的电力电缆、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等危险点都进行确认,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工作,做好风险等级的评估,同时对于施工中的方案进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改施工方案保障施工的安全。
2.6、建立全套的网络监测系统监控线路破损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对于各种信息的监测。对于电网系统也不例外,由于现在电网一般采用城市线路深埋地下主干线路使用高架的方式。维修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同时一旦出现问题也较难排查,应该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面都应该设置相应的控制器和监控器,一旦发现有电力异常现象,及时发送报警。对于高层小区要建立专门的线路,并且将相关的走线布局图在电力部门进行备份。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发现问题点,并且能够快速排查和维修,减少相关居民及企事业单位供电问题引发的投诉[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不断地扩建其规模,也给配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针对电力工程的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不良影响。电力企业应不断健全电力工程其中的配电网构成,并应用有效地手段来处理关于防污的问题,提升供电设施的外界抗击力以及预防飞鸟、冰雪等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使配电的系统有效地进行供电[5]。
参考文献:
[1]张海峰.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相关思考[J].决策探索(中),2018(11):53.
[2]薛志刚.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管理[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09):95.
[3]付强.浅谈智能电网技术特点及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方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71.
[4]刘赞.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67.
[5]武峰.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研究[J].人力资源,2018(0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