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雷剑
[导读] 以下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力施工提供了极大地方便,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是朝着自动化进行,电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不断有新的技术运用到其中。但是目前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东西跨度大,人口分布不均匀,因此,做好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下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关键;研究
引言
        时代进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电力企业发展中,人民对于电能需求逐渐增大。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施工技术应及时处理技术产生问题,保障电力系统顺利运行。企业可加强设备管理、重视自动化技术设计、完善技术管理等,提升整体员工自动化技术水平,确保电力企业顺利发展,使其可满足企业与人民需求。
1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素质较低
        电力系统自动化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自动化技术人才比较缺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大部分电力企业的人员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但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导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自动化技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人员自身知识水平存在局限性,对先进技术不了解,无法有效的操作设备。当出现问题时很难及时解决,影响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人员是自动化技术运用的主体,所以要积极学习来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发展需求,更好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推动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1.2电力系统自动化涉及的设备问题
        人们用电的需求不断提升,设备负载进一步变大,加上电力设备维护力度不够,导致设备老化,进而无法承担过大的电力负荷,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大量设备自身承受力无法与电力需求有效匹配,导致安全隐忧与电力故障,甚至会对电力设备造成部分损害。
        1.3系统设计不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电力系统设计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虽然电力系统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系统设计上不够完善。主要原因是电力自动化设计缺乏统一标准,很多电力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设计,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电力系统建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投资大的特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沟通,就会出现设备不相匹配,导致出现链接困难的问题,部分设备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出现资源浪费情况。为了解决面临问题,部分企业对不匹配的设备进行改造,再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去,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设计存在缺陷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效果,要进一步完善,有效适应发展的需求。
2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研究
        2.1落实工程监理工作
        监理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过程,需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明确划分相关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完善工作标准和审批制度等,保障监理工作的有效性。注意划分责任制度,突出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工作的权威性,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需承担连带责任,如发生问题避免互相推卸责任,提高问题解决效率,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明确监理工作的责任,利用建立反馈体系可以不断完善监理工作的手段,使信息反馈制度的合理性因此提高,提高施工单位的责任感,协调具体的监理工作,还可以建立监督队伍和巡查队伍等辅助监理工作,加强监督监理工作人员的行为,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2.2关注偏远区域电力系统的传输处理
        我国农村供电范围也需要引起电力部门的关注。面对地理条件偏远地区,要想实现配电传输,就应创建完整的供电输电配送线路。

供电输电配送线路建立会受到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影响,另外,对于经济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多是因为电力企业配送建设施工部门建设成本较高,因此,加速建立供电输电配送线路。配电线路数量设置应保持科学合理,利用科学输电方案与输电技术来进行电能输配,进而可将远距离电能供应导致一系列问题有效解决,为偏远地区供电满足地区居民需求,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也可进一步拓展了电能供应范围,确保电能输送安全,为电力系统提供基础安全保障。
        2.3信息建设技术
        我所在的单位主要进行配电网工程建设的管理。配电网工程点多、面广,建设施工组织薄弱,现场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工艺标准落实不到位、施工质量管控不严格。利用信息建设技术可提高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效率。电力工程施工单位需加强自动化施工信息建设工作,结合电力工程的要求加大力度管理建设施工信息,在建设工作中融合管控模块,提升参建单位的工作进度,及时更新电力工程的信息,充分发挥出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保证施工单位可以详细把控实际施工状况,结合实际情况有效调整施工方案。
        2.4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软件自动化技术发展需要具有技术人员支持。电力企业发展,要想实现自动化技术全面运用,应开展相关培训,在培训中,将有自动化施工技术知识及时传递给员工,加深员工对技术进一步认识。将部分员工提出疑问耐心总结,提升技术水平。另外,还应注意实地操作,安排专门人员现场指导员工进行技术实践练习。培训人员对部分员工可进行多层次讲解,并说明操作原因,了解其学习进度,并进行定期考核。了解不同人员对自动化技术真正了解程度。应时刻加强市场调查,及时关注市场环境下,自动化施工技术发展情况与市场需求,了解企业内部实际需求,并将培训内容定时更新,使其可满足市场需要。通过培训与技术实践,进一步提升员工对电力系统技术操作水平与理论知识的理解,调度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2.5利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系统监视系统中利用数据技术,有利于开发和继承系统,创新软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广泛运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利用对象函数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作用,使用触发机制进一步控制数据库监视,节省数据用于写入和读出的时间,还可以充分发挥数据管理作用,保障技术作用的发挥。
3电力系统的发展逐渐趋向统一性和可靠性
        在日程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较为先进的管理系统和设备,保证电力系统能够良好的运行,为用电企业和发电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数据支持,通过分析数据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的发展。智能电网的运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是挺大,在一些自然情况中,有时候电网不能够很好的实现运行,因此,全面监控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对保证电网配网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信息化网络为电网的配置和监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保证电网能够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同时解决了以前的电网的数据分析困难等问题。通过电网的自动化运行,能够很好的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整合,及时掌握电网中的各个机组运行状态,提高电网的检修效。只有全面的掌握整个电网的多元化运行机组,针对不同的运行机组制定不同的配网标准,提高电网的统一性。
结束语
        我国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进程的速度与我国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需努力探索。电力行业迅速发展带动了产业的上游和下游企业迅猛发展,电力自动化控制作为电力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输配电系统中起着控制和保护的作用,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加速,该行业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罗善尹.试论基于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J].建材与装饰,2019(32):246-247.
[2]张峰.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9):65.
[3]贾春阳,胡来洲.剖析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5):121.
[4]黄锐彬.探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J].通讯世界,2017(09):24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