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修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可以推进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的持续高效完成,增加电力企业设备成本的投资效益,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
引言
我国的科技领域正在高速的发展中,电力企业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而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应用愈加广泛。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磨损、使用时间过长、老化、电力供应不稳定等原因对设备造成损害,从而进一步影响施工任务的完成,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所以,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具有重要意义。
1管理工程机械设备的重要性
①现代工程施工环境主要是以不利于机械设备的腐蚀环境、潮湿环境、盐分含量高等施工环境。而在这种不利于设备使用的环境中,为了确保机器可以正常使用并同时保持接近预期的使用寿命,必须正确执行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②机械设备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进度,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地为电力企业降本增效。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项目按期完成,提高设备效率为项目施工保驾护航也是增加电力企业管理利润的主要途径。③机械设备已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的主要工具。必须要高质量、高水平地进行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机械和工程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工程项目的无故障建设,进而保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够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建设。
2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及保养
2.1实行落实责任的制度
若要提升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修和保护工作的质量,就一定要落实责任制度。在电力工程中,把机械设备的维修保护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同时,单位还应在内部建立完善的奖惩体系,对于在电力工程中出现错误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对于质量和工作效率较高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此举可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尽量避免在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出现互相推脱责任的状况。除此之外,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而经过保养以及维护工作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在保养维修工作中,施工单位应该要求工作人员把每一台机械设备的数据记录在册,通过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和保护,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2.2设备保养与维修当以预防为主
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在购买入库前,相关厂家会进行出厂检测并提供合格报告。在设备接收后首保通常由厂家免费服务。所以在该环节下一定要对设备设施进行现场工作化检测,把维保工作做到故障预防阶段。在此具体的现场操作管理经验有:①设备设施的停放储存地点一定要保持干燥,避免长时间的露天停放或者湿热恶劣环境下的储存;②对于刀盘、丝杆、皮带等易损易松件一定要定期检查和紧固更换,同时做好常规易损件的备品备料工作,确保现场及坏及修;③制定关键设备的大、中、小常规维修计划和应急抢修计划,在厂家或设计方技术规程指引下完成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工作前和工作后的及时体检,长效健康。
2.3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应该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产量、维修费用、消耗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进行精准的核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有效的管理者进行奖励,对管理失能的人员和部门进行鞭策,树立爱护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的风向,提高机械设备的整体管理和使用的水准。
对此,电力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统计、核算部门,明确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对机械设备的随行记录提高重视,建立设备的技术档案,对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2.4促进设备管理的专业化发展
第一,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电力企业必须对根据设备的不同种类以及数量为基础,明确划分设备的管理人员。同时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岗位与操作岗位进行明确划分,保证有数量充足的、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够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日常化管理,保证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要对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工作,在施工间隙可以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还要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多能服务的观念,培养设备养护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加强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操作的结合,才能够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三,要加强日常管理机制的建设。在开展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工作时,要重视数量化发展。电力企业要对单机成本进行核算,例如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油料使用费用、维修换件费用、日完好率、日工作量以及台班按成本和利润核算等工作。要保证日常管理工作的可靠精确,对每一台机械设备的投入以及产出进行核算后,必须对投入产出比率进行统计与分析。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机械设备的施工经济效益,保障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提高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力。
2.5完善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首先,要建立能够反映真实内容详尽的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档案,对于维修保养的日期、故障呈现的状态、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检修措施都要一一记录在案。若日常的维护满足不了,需要到专业的场所进行整修,必须提供国家认证维修厂出示的维修检测单据。其次,要对关键性设备做好状态监测工作,确保它的可持续运行,也为其日后的检修提供真实的数据。常见的状态监测工作有:设备振动状态诊断、润滑油样分析、各部位磨损与腐蚀状态等,以计算最佳检修时机。再者,要对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原始资料进行保存,如基础数据统计资料、原始参数资料、机械运行资料及维修保养资料等,为日后的维修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同时,还要在团队中建立起“重保养、辅维修”的设备维修与保养理念。纠正从业人员过去错误的观念,提高他们对于设备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根据操作规范程度、反馈问题的及时程度、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磨损率、维修率,相关数据记录的详细程度来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来确保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实施。
2.6对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技术及时进行更新
在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下,设备的维修人员、生产厂家和专家都能够直接地进行沟通,进而可以及时掌握机械设备的最新动态。从不同角度入手,完善设备的维修保护工作,在这之中,生产厂家应及时掌握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变得更加先进;施工企业也应该经过不同途径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功能,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操作而对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设备维修人员则要通过相关平台对设备维修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进而使自身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上述分工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节约人才成本,同时也能够使得设备的维护和养护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利润,需要在机械设备充分利用的同时确保维保环节可靠,全面强化电力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李晶.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及维护管理措施探讨[J].中外建筑,2019(06):224-225.
[2]熊伟.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2):240.
[3]张国宝.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