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智能变电站为切入点,针对运维安全问题与设备维护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促进我国供电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首先对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状态进行阐述,其次指出当前智能变电站在运维与设备维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才能科学提升供电网络的应用质量。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设备维护;优化措施
前言: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各行业领域对电力能源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样能够快速提升变电运维技术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对电力企业形成一定的鞭策作用。为合理满足行业运行与民众生活的电能需求,针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模式进行优化革新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时间较短,在运维策略与设备养护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样将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网络的运行效率。因此,本文重点针对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工作进行研究,对供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性
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不仅对传统供电网络进行科学革新而且还可以高效满足各行业的电能需求,对于我国的电能供应而言非常重要。针对智能变电站开展运维安全措施,一方面可以避免各类电力故障与隐患,另一方面对高压与低压进行隔离,以此来大幅度降低变电站的运行故障。在与传统变电站进行对比分析时,智能变电站由于与计算机控制模式相结合,在供电网络中装置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这样可以准确对各区域的供电网络进行分析,虽然应用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实现对供电网络的实时监控。智能变电站的配套设备也较为先进,在开展运维工作及其进行设备维护时,如果执行方案的缺乏可行性,将会直接影响到智能变电站的工作状态,进而会导致供电网络中产生各类问题。因此,为保证智能变电的稳定运行,需要不断强化运维管理工作,并且为各类设备提供有效的维护方案,这样才能减少正常生产中的成本投入。
二、智能变电站运维及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
(一)变电站设备存在兼容问题
通过对当前多数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内部设备存在兼容问题,由于智能变电站在应用时需要与大量现代化设备相结合,这样便会出现设备不配套的现象,传统变电站中的设备在全新的运维模式中无法发挥出功效,进而引发严重的供电故障。此外,智能变电站通常采用电力互感系统,在电力运输中可以强化对线路的管控效果,以此来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当前多数智能变电站中的技术应用程度较低,这样便无法有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势必会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造成影响,不利于供电网络的正常运行。
(二)运维安全信息保密工作较差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供电网络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对运行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与正常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借助专门的数据模型,能够及时发现供电网络中的隐患与故障问题。这种区域网络的管控模式需要借助大量的数据信息传递,但是当前运维安全信息的保密工作较差,信号的传递安全防护措施较少,因此在实际传递信号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与冲击,一旦运输数据信号无法传递回变电站时,将会失去对供电网络的掌控,这样便会导致供电线路处于失控状态。因此,想要促进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安全质量,便要强化运行数据的传递效率,重视系统安全防护工作。
(三)缺乏巡检制度
当前智能变电站的日常维修工作缺乏规范性,而且运维人员对智能化设备的掌握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样不仅无法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而且在突发电力故障时也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因此需要从巡检与定期检查工作入手。
三、强化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工作与设备维护的相应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检修标准体系
想要开展稳定可靠的供电运维措施,首先要保证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要构建完善的标准检修体系。一方面要从理论层面对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运维方案,另一方面还要与供电网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其不足的地方进行优化完善,这样才能更好使智能变电站的作用得到最大幅度的体现。
此外,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与系统的更新速度较快,智能变电站的检修工作标准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避免传统检修工作中的缺点与劣势。在优化设备检修的同时还要对运维检修人员的能力与意识进行培训,针对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进行考核评定,与薪酬待遇进行挂钩,这样才能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
(二)强化变电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想要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就需要搭配相应的供电设备,严格控制新旧设备与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因此要不断强化对变电站智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例如在智能变电站的作业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电压互感器进行采样,然后用电缆方式对其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减少中间过渡环节的电能损耗,并且可以快速将供电网络的运行信息反馈到智能变电站控制终端,通过对电压互感器的运行质量作出保证,可以实现对供电网络的实时监控,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对其他智能型设备建立检测管理系统,定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开展科学高效的设备监管模式,提高数据的准确程度,为智能变电站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三)加强对软件开发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电力运行试验时,还要重视软件开发程度,单纯依靠外部智能化设备的信息采集无法实现对供电网络运行情况作出准确分析。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电力平台运行的具体情况去开发与之相对应的软件系统,使得软件可以录入试验的结果并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确保试验数据的精准性。此外,智能变电站在进行软件与系统革新时要多借鉴国内外先进供电企业的运维技术与管理理念,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供电运维能力,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程度。
(四)提升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安全质量
在开展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管理时,还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引入工作票与操作票的结合模式,可以大幅度提升运维工作的管理效率。智能变电站中通过新增特殊的过程层设备与合并单元,对整个变电站的运维工作质量作出保证。此外,在针对运维设备进行维护管理时还要对其编定独自的编号,并且在智能管理系统中进行更改,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数据信息的丢失,还能够在供电网络出现故障问题时快速锁定设备与区域。通过对工作票的填写工作进行实时记录,还可以将岗位职责落实到具体的运维人员身上,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员工遗漏安全维护工作,同时也能够强化运维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与工作状态。
(五)做好巡视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还要做好巡视检查工作。一方面要对变电站的设备状况和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减少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变电站运行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对工作质量和工作状态进行检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另外还要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意外事故对变电站运行造成的影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结论: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运维策略的合理性与安全程度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电力行业要不断对供电网络运维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各类故障防治措施,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运维工作的安全程度。此外还要围绕智能变电站设备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方案,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保障供电网络。文章对运维安全问题与设备维护措施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对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状态进行阐述,指出当前智能变电站在运维与设备维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为构建完善的检修标准体系、强化变电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加强对软件开发的重视程度、提升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安全质量,以此来确保变电站运维与设备维护的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毛彪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安全控制问题的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000(018):11-11.
[2]刘延龙,刘祖斌.关于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及设备故障处理的分析[J].名城绘,2019(7):34-34.
[3]田猛.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调节与运维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000(019):46-48.
[4]李佳龙,田健平,程宇航.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维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现[J].商品与质量,2016,000(052):92-93.
[5]洪博,洪祥革,原俪月,等.研究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调节及运行维护[J].科技经济导刊,2017(20):84-85.
作者简介:罗敏(1986、03-),女,本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