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   作者:甄恩启
[导读] 我国的现代农业信息管理发展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真正起步。上
        摘要:我国的现代农业信息管理发展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真正起步。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渐推广棉花生产信息管理,通过将播种时间、播种密度、肥料用量、生长周期等进行有机结合,为提升棉花产量及质量提供可靠方案。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我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发展状况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总结,希望对我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信息管理;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取得了众多技术成果,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项高效的管理模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中,同样在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搭建完整的农业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农业技术交流的通畅,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保证,为加速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1、我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目前的应用状况
1.1农业信息监测系统
        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农业信息的监测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其中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遥感技术、红外成像、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通过各种技术辅助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数据、病虫害、作物商情、土壤水分、肥料数据等数据实现实时无损监测,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效的目的。其中,农业遥感技术是目前应用的主要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定量采集,同时不受人为干扰,是目前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前沿技术。
1.2种质资源管理系统
        种质资源也称为种子基因库,是实现农作物育种的基础。在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作为农作物各类品种以及新培育品种的综合管理系统的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我国学者林春华研发的蔬菜种质资源管理系统为例,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多大1500份蔬菜种质资源的信息保存,可以实现对不同性状进行综合查询、检索以及分类统计[1]。
1.3农业机械化和农资企业管理
        我国最早的农业机械化以及农资企业管理系统是由农机化管理司提出的,为我国农业农村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农机、农资信息机交流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数据的共享,将信息有效的传递到基层农机、农资部门,为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开展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农资企业中,一些种子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种子行业管理系统,通过对目前的种子存储、销售状况进行管理,为开展种子进货、出货提供参考数据,同时通过对销售过程的高效分析,梳理得出营收情况分析表,从而对企业盈利状况进行总结,得出企业整体营销状况。
1.4农业专家系统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专家系统对农村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数据以及成果支撑,并能结合农业知识,通过模拟农业专家思维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判断、推力,形成智能的专家系统方案,为农民提供参考。当前,我国的农业专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田灌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2、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系统标准不一致
        在开展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实现数据共享的前提是标准的统一。但是目前的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全面实现彼此兼容,造成系统之间数据交流存在困难,导致信息交流过程出现障碍。在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展期间,需要不断完善系统的兼容性,使系统更加满足实际需要[2]。
2.2配套软件更新不及时
        在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结合硬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同时实现整体功能,但是在后续的软件更新过程中,往往存在更新不及时的现象,久而久之系统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的需求,导致系统不能发挥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开发过程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后期软件更新过程无法形成统一,严重影响了后期的更新。因此,在系统开发初期需要建立完善的开发队伍以及维修队伍,不断对系统进行更新、维护。


2.3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对现代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快速掌握的人员很多,但是同时具备农业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在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过程中,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导致在系统开发完成到移交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脱节现象,需要加大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人员培训力度。
3、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3.1农业信息实现全球化共享
        农业管理实现信息化技术是当今国际主流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球共享是实现国际社会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的充分流畅是实现农业市场机制的重要前提,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农村大力推广,农业信息管理技术势必实现全球化发展[3]。
3.2现代农业信息系统化发展
        随着现代管理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通过智能技术提供及时的决策参考及操作已经成为可能,对于传统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单一提供信息数据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发展智能化决策型信息管理系统将为现代农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发展诸如政策系统、市场系统、开发系统、推广系统、教育系统、预测系统、预警系统等等,真正实现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
3.3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兼容性更强
        针对现代农业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数据的交互需要,开发出能够满足信息交流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农业信息管理过程各类数据的交互,从而农业信息管理功能更加全面。
3.4各类科技辅助手段支撑农业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处理各类行业问题的重要技术支撑。在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面对的应用数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传统的数据库分析技术已经难以进一步满足发展的需要,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将农业信息管理过程中海量数据进行综合管理,为各类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依据,形成最终的智能化决策。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类前沿技术逐渐得到了应用,其中一些技术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同时农业生产与地理、人文同样存在紧密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是当今开展土地信息管理的重要依据。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同样需要现代科技的服务,通过各类新兴技术的不断注入,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将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活力。
4、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策略
4.1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不断普遍,众多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开设了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及专业,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成为了众多高校关注的内容,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育了大量管理人才。在培养精通现代农业以及现代农业信息管理人才的同时,需要加强农业学科的建设,提升学科质量。充分结合实际农业发展状况开展教学,不能使农业教学与农业发展实际相脱节。
4.2加强信息管理基础建设,增加政策投入
        首先,应该针对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使现代农业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加快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同时开展硬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基础;其次,应加强现代农业数据收集工作,为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最后,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为现有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技术维护以及软件升级。只有在不断加强现代信息管理建设基础上,才能取得实际应用效果。
5结语
        农机信息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力地推动农机经营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因此,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需要各个部门的合力支持与合作,进一步加快农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利锐.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优化[J].广东蚕业,2019,53(4):139-140.
[2]向春梅,陈超.基于web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7,(5):28-31.
[3]赵鑫.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J].乡村科技,2017,(35):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