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建筑结构质量通病之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出现,会导致建筑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必要做好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工作。本文就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
引言
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现浇混凝土楼板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应用中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速度,而且能够降低施工的复杂程度,降低劳动强度。但是由于在施工中缺乏对施工裂缝的有效处理,常常使得楼板出现裂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一大困扰。
1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影响因素
1.1施工材料
作为混凝土浇灌成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其主要组成混凝土是复杂的混合物,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质量受其组分影响,其任意一项出现问题,都可能产生裂缝。骨料、水泥、外加剂、细沙等是现浇混凝土楼板一般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在材料选择上,不同水泥编号、品牌,对混凝土楼板收缩有直接影响;不同外加剂的用量、品种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及变化率是息息相关的;不同细沙用量、质量对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强度有着影响;骨料的选择对混凝土楼板体积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材料配比也作为重要决定因素影响现浇混凝土楼板稳定程度。
1.2设计方面
1.2.1建筑平面形状突变
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的造型及美观需求、建筑通风性、采光角度等需求,还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的需求,要求设计出来的建筑平面规则、不得有凹口等形状突变问题。但是实际设计时,很多设计者极易出现忽视建筑工程结构的平面问题,给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埋下隐患。
1.2.2配筋设计不合理
配筋率和配筋形式是配筋设计是否合理的主要因素。配筋率设计较小,则安全储备低,叠加施工时的影响,现浇混凝土楼板将会出现裂缝。常见有两种楼板配筋形式:板底钢筋+负筋和双层双向形式。其中板底钢筋+负筋形式虽然可节约成本,但其混凝土楼板跨中位置仅仅只设有底层的钢筋,很容易造成开裂,尤其是房屋的屋面、建筑物两端开间楼板、大开间的楼板
1.2.3水电设计因素
现代建设工程不仅包括基础工程的基础,还包括管道等配套设施。同时,负责设计的人要将工程主体的结构和水电设计连接起来,减少埋管等影响工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埋管与管道的建设有关联,同时与混凝土的厚度还密切相关。如果考虑不周就会造成混凝土开裂。
1.3温差裂缝
因温差而导致的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是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发生,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中,温差裂缝的出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情况:第一,日照温差。混凝土楼板在受日照过程中,其受照面的温度会高于其它区域的温度,而长期的温度布局不规律会引导混凝土结构逐步出现裂缝。第二,骤然降温,在混凝土楼板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温度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则会导致混凝土楼板外部温度明显低于内部温度,而在温度明显不均的情况下则会引发裂缝。第三,水热化。在施工过程中,当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楼板结构被浇筑之后,混凝土楼板内部会在内部水热化的作用下产生高温,受此影响,混凝土结构外表温度明显低于内部,在温差的作用下产生裂缝。这一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是由于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对水泥品种的选择,而且没有对混凝土配料进行合理把控。
2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
2.1严控材料
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优选效果好、质量好的外加剂,达到减少混凝土收缩值的效果。根据不同部位对混凝土的选择提出不同要求,不仅要质优价廉,更要符合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保证混凝土楼板质量。
2.2设计阶段
2.2.1充分考虑建筑中涉及的突变和应力问题
首先,设计时必须考虑结构问题,避开建筑平面形状设计时形状的突变问题,进而避免因为形状不同引发的混凝土楼板裂缝现象。其次,拉应力是引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拉应力引发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体形较长的建筑而言,必须考虑对混凝土的拉应力作用,在设计时科学设置相应的伸缩缝、变形缝,避免因为拉应力集中作用导致的楼板裂缝。其次,要根据勘测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对土地进行二次抽测,避免勘测单位测量结果误差的存在,为地基基础设计奠定基础。最后,合理应对温度应力和应变问题,预留一定的应变空间,同时可以在体型较长的建筑上设置后浇带,避免引发混凝土楼板出现收缩裂缝。
2.2.2配筋合理选用
首先,要充分考虑加固率不足带来的问题,保证加固率充足,确保一定的安全储备,以防止建设过程中的超负荷影响地板性能。第二,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双面应力增强法,解决了温度应力、混凝土收缩和振动的问题。特别是在建筑项目的两端,大型房间的楼梯需要提供双向的两根钢棒,而散热器则需要设置在建筑的各个角落。同时,双层双向加固可以有效地避免水力电力管道对地板的有效厚度的影响。
2.2.3考虑建筑水电埋管的影响
结构设计时要考虑水电埋管的需求,设计板厚不宜过小。板厚不仅要满足纯建筑工程需求,还要满足建造时的水电埋管需求,避免因为埋管影响楼板有效厚度,造成楼板后期开裂等质量问题。同时对于管径较大的预埋管而言,可以通过设计预埋管线上铺设钢筋网片、缠绕铁丝等形式来提升相关位置的性能,防止裂缝发生。
2.3温差裂缝的防治
在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楼板温差裂缝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施工过程中适当改进混凝土配料,比如在混凝土配料中增加引气剂、塑化剂等,并适当减少水泥的用量。第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冰块,也可以在碎石搅拌过程中进行事先冷却,进而使混凝土的温度迅速降低,以免影响后期施工。第三,如果施工季节在夏季,则要对混凝土浇筑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放置冷却管、不增加厚度等,其目的在于降低温度。第四,如果外围环境温度明显下降,那么应该对混凝土结构做好迅速的保温工作,减少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第五,在混凝土楼板表面做好保温处理,防止因四季变化而引发的裂缝。
2.4严控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上,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合理化、规范化施工过程。按设计要求与有关规定优选钢筋并放置正确,楼板浇筑厚度要达标,浇注支撑模板强度、稳定性要得到保证,切忌过早拆除浇筑模板,减少踩踏钢筋保护层。另外,要加强浇筑后现浇混凝土楼板的保养尤其是处于初凝期时。混凝土养护时防治混凝土失水,冻结。完成混凝土楼板浇筑后,要考虑活荷载的作用,等到满足强度要求后上层再进行施工。依照有关要求与规范在达到设计要求时进行拆模,尤其是跨度大或悬挑混凝土楼板,在混凝土充分凝结后进行拆模。只有这样严控施工工艺才能减少裂缝出现的概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对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从多个层面入手予以应对,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的同时,不断提升整个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磊.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裂缝控制探析[J].安徽建筑.2019(09).
[2]王胜.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8(16).
[3]李英.房屋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