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   作者:李朝凯
[导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化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快,我国地产行业在新时期遇到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化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快,我国地产行业在新时期遇到了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建筑行业为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实现自身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影响建筑施工技术和最终施工效果,很多建筑工程都利用框架结构进行建筑施工,以实现整个工程的质量保障和安全性。我国在建筑工程上应用框架结构的历史较短,缺乏相应验,并且在施工技术的把控和创新上还存在较多不足,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数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需要,而且还应确保建筑工程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利用框架结构进行技术操作来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水平。同时迁出建筑企业还应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工作,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提升施工效率,实现建筑行业的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产业模式向更高质量,更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因此,对建筑工程而言,需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保证施工人员和居民的人身安全。用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进行施工,不仅有利于提升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够更大效率的满足,较大规模,较大数量的工业化施工要求,有利于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1、 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技术特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建筑用地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逐渐成为主流,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迫切的需要利用框架结构进行作业。然而,尽管建筑企业已经对技术方向问题有明确认识,逐步将框架施工应用到建筑工程上,但由于建筑结构自身的高层性和超高层性特征,在具体作业时,需要有完善强大的技术安全来做保障,需要技术研发人员不断完善应用上的各种特殊要素,保障施工安全和最终性能。因此,建筑工程利用框架施工技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创新,考虑高层建筑框架的各种施工要素,综合分析后提出能够保持高层框架稳定性的更高水平的技术,为打造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做好技术支撑。除此之外,在进行研发框架艺术时,还需要考虑对框架结构承载力的进行提升,对建筑层数不多的楼层需要重点进行抗震保护,需要明确建筑楼层的整体荷载能力和部分荷载能力。
2、 在应用框架结构进行建筑施工时所需注意的问题
        建筑物某一部分的框架结构会对整体建筑结构产生影响,影响整体结构质量和施工效果,因此,需要严格把控各环节各细节的框架结构,及时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每一个部分的框架结构的质量都能得到保障,以提升整体建筑稳定性。相关施工人员应严格对框架结构进行操作上的把关,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做好建筑建设的基础工作,施工过程中确保流程和技术符合施工规范。城市的迅速扩张造成严重的人地矛盾,从而产生更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因此,利用框架结构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减少对周围相关建筑的妨碍,同时做好高层和低层建筑框架的合理设计,使用相应技术开展施工作业,低层建筑相对高层建筑而言,在结构稳定性上要求较低,需要合理安排来保证工程质量。
3、 建筑工程的框架式结构施工技术
         3.1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
        3.1.1进行定位标高施工。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时,首先需进行标高定位,用经纬线和水平仪框架的数值测量,保证精准性,明确纵横轴线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做好全面系统的规划,认真记录数据,做好细节工作,及时复检,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审核。在安装模板时,需要控制好框架结构的垂直度,在需要进行框架结合的部位,应做好衔接工作,利用水泥砂浆填补框架,保证框架的稳定性,防止漏浆现象。然后需要调整校直,把边线顺治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精确规范工作。
        3.1.2 安装基础模板。操作人员应按照施工标准来进行测量,利用平面确定好参数,做好相应数值记录,为后面模板安装做好数据准备工作,应切实确保模板安装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使用强度,确保模板能够存在所需要的负载压力。
        3.1.3 支撑体系施工。应用框架结构进行施工建设时,一方面要确保支撑体系的浇筑量,严格把控施工的捣振力度,以保证置身体系的坚固度和稳定性。还需要确保安装模板时能够有利于工作人员拆卸,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调整。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支撑体系有较强的便利性,可操作性强。应该控制好重力部位来进行立柱选择,最科学、最合适的钢管来满足安装的垂直度,使支架在框架结构中发挥出连接和支撑价值。

在建筑施工时,一般在横向采用剪刀式的执政方法进行链接工作,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结构,固定好框架,同时可以利用电板来使人摩擦度增强。除此之外,施工操作应该合理规范,防止模板泄露好,安装质量上的保证。
        3.1.4 模板的拆除,操作人员在进行模板拆除时需要确保施工方法符合规范,一般情况是先拆除,最后进行施工的智力材料,逐步过渡到最先支立的部分,先考虑拆除有较小承载力的部分,最后是有较大承载力的部分,考虑先拆除有整体支撑的部分,然后是方木模板部分。应注意的是框架柱的拆除时间应该是在浇灌后的十小时,应该利用塑料薄膜对表层进行覆盖和包裹,实现保湿。在对现浇板和框架梁进行拆除时,因为很容易受到外界气温影响,比较脆弱,因此需要仔细严格的进行拆除工作,不因为追求效率而过早的进行拆模,同时尽量减少外部负面因素影响。
        4.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4.2.1 需要提前做好材料准备工作。材料散装应该做好捆扎和固定,对材料进行合理归类,放到指定位置,以便取用或直接将其固定在钢架上。在进行地面材料存放时,应做好计划,严格管理,确保材料堆放的稳定性不会滑落而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应该利用油布等材料对其进行捆扎和覆盖,放置重物进行固定,防止材料滑落。
        4.2.2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焊接施工时,操作人员应做好操作和流程的规划,科学作业,使操作符合行业规范。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检验,查看是否能够达到使用标准,质量是否有问题,对所要施工的材料应进行科学试验,在检验合格后,再对整体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焊接技术人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总结经验以实现对施工技术的创新。
        4.2.3 需要对放样和下料施工材料做好余量准备,防止在焊接结束后会出现缝隙问题,或者有线性收缩,有时候建筑工程的框架中也会有拱起等质量问题,因此需要提前做好材料的余量备份。
        4.3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而言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对这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在施工时需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检验工作,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操作人员应该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调控,发挥材料性能,应该做好对水泥等参数量的调配控制,使后续材料的强度能够达到标准和要求。海英,做好混凝土运输工作,配备专业运输设备,进行材料输送,保证运输过程的质量。混凝土,容易受时间影响,产生凝固或变质,导致材料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分层进行浇筑,使层浇筑都有自己的时间保证。还应做好混凝土的捣振工作,加强对建筑后期养护,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防止出现结构温变。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利用框架结构进行施工,有利于满足新时代对施工质量的要求,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操作人员应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进行技术把控,做好细节工作,利用科学的手段开展作业,从而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水平,促进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明昊. 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7(36):0056-0056.
        [2] 沈捷. 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 居舍, 2019, 000(001):P.43-43.
        [3]刘佳明. 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 科学技术创新, 2013(7):309-309.
        [4] 戴成亮. 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000(002):1747-1748.
        [5] 张亚军.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11):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