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道路建设质量问题已然成为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对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交通运输网络快速扩张,道路工程建设数量也随之增加。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加强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整体工程质量安全,维护交通运输安全具有关键意义。对此,本文简要介绍了道路路基施工要求与施工技术流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要求;质量控制
1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
1.1路基强度要求
路基作为道路工程的基础部分,对后期施工质量与使用质量都有极大的影响。提升路基强度等级,是保证车辆正常通行的必要条件。若路基强度不达标,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道路工程的承载负荷能力,进而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在外部环境与车辆荷载的双重影响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总之,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务必严格掌控路基施工技术要点,以此增强路基结构安全稳固性。
1.2路基结构稳定性要求
路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以及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由此可知,增强路基结构安全稳固性具有重要意义。若路基结构安全稳固性不达标,则极易诱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与交通运输事故。同时,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路面结构极易出现空鼓、裂缝、凹陷等病害。在持续强降雨天气状况下,雨水会从病害部位渗透至路基,危害路基结构的稳固性。针对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路基长期承受机动车荷载压力,不可避免的会破坏路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
2道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挖方施工技术
首先,进行挖方的地点需要有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探测,要对施工路段的地理因素和水文地质环境有所了解之后,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规划包括前期适合此路段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同时,施工管理者还应当提前让专业的地质勘探人员对施工路段的土壤和土层结构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土层性质确定适合的挖掘方式,这样不但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还可以兼顾施工的效率性。经过科学的考察和探索确定施工方式之后,施工管理者应首先深入了解图纸上的工程特点,在前期做好路段的清理工作之后,选择挖掘的方法。路段的挖方工作需保持干燥整洁,因此挖掘过程中还要注意修建排水渠,以避免因雨水淤积而带来的施工困难。
2.2填埋施工技术
路基填埋工作的实际情况也是需要经过综合考量的,因为施工路段级别有高有低,因此采用的施工材料也必然不同。施工材料的审定,应当依据CBR的具体数据得出,它是确定土基或者路面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什么样的填埋材料适合什么样的施工路段,都会有相应的审核标准。值得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注意的是,在确定填埋材料之后,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填埋的过程由几部分组成,首先利用平地机对路面做好平整工作,这个过程是为了碾碎比较大块的土石颗粒等;然后再次使用压路机进行2次整平,这两次的整平就是为接下来的碾压做好铺垫。最后再次将平地机开出,对此时的路面进行由内而外的刮平。填埋工序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规定,直接关系到整条道路在投入使用之后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另外,颗粒较粗的材质比较适合作为路面的基础填埋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大都可以保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这样就能在一定基础上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2.3路基压实技术
为了确保对土地的压实可以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在本道工序开展前就应当对土样检测中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指标做好相关检测。检测达到标准后,压实工序向下推进。
第一步填充材料压实法,用大型的压路机对这些填充材料进行压实,压实的密度应当不小于95%,因为这些填充材料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压实工序中是十分关键的[1]。压实路基应当分层来进行,每一层在压路机行进过后,都应当让专业人员对压实度做好检验,检验达到标准后方能继续下一层的压实,若压实标准度不够,那么最后的路基强度也很难达到合格的标准。路基的压实度关系到整条道路的承载力,也决定了道路的质量,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对每层的压实度都能有效把控,这样才能让道路的建设达到最好的施工效果。
2.4排水技术
排水渠道对道路的重要性体现在道路修建的各个阶段;我们知道路面积水对道路的维护和保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时间的积水淤积,不但会软化土层结构,更会腐蚀路面,形成坑洼[2]。因此,我们不但要在道路修建完成后注意排水的问题,更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避免雨水带来的影响,所以雨水淤积,地下水渗漏对道路路基的损害,是影响路面施工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自然环境中水损害的发生,可能会造成路基的软化、下沉和材料滑移,甚至改变还未完成定型的道路结构。所以,排水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还能对路基起到保护的作用。
2.5防护技术
道路在建设阶段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对路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路基修建的过程中,架设一个坡面防护的装置,能够很好的防止地下水的渗透或者地表水的流淌,更能有效的防止路基的坡面被风化而产生的施工困难。坡面防护需要施工人员在边坡处布满栽种的草皮类植被,如果坡度非常抖,那么就先布置好石框格,然后再进行栽种,这样可以防止因水土流失对这些植被带来的影响[3]。如果路基建在河边,施工人员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强防冲刷的防护装置,因为沿河路基常年被雨水侵蚀冲刷,若防护措施不到位,那么路基必然会因为受到影响,从而缩短使用期限。
3保证市政道桥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的措施
3.1积极落实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人员掌控施工流程、施工要点与施工规范,且严格遵照既定流程与标准规范执行操作。要想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必须积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全面且客观的分析施工环节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各施工环节衔接过渡的流畅性。
3.2严格控制路基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是路基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只有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才能改进整体路基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路基填料质量,及时替换质量不达标的填料。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路基填料填筑厚度,最大不超过30cm。
3.3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道路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视,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指定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重难点环节[4]。其次,积极组织工程验收工作。待施工作业完毕后,对施工质量展开检查。在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开展后续施工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施工至关重要。为此,相关人员要加强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增强路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提升整体道路工程建设水平,进而维系区域交通运输事业的正常运转,加快经济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林咸钱,陈先举.市政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64-65.
[2]金江涛.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209.
[3]李建新,凌启生.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243.
[4]吴中辉.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7):268-269.
作者简介:陈飞,男,出生于1984年10月17日 ,从事市政工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