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期   作者:刁海忠
[导读] 以枣庄梨花山水泥用灰岩矿为例
        摘要:本文以枣庄梨花山水泥用灰岩矿为例,围绕如何做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探讨生态矿山、低碳矿山、环保矿山、绿色矿山等方面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企业文化,建立和谐矿山,加强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积极促进生态修复,为持续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色矿山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
1 引言
        绿色矿山建设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的具体实践,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1-2]。
        绿色矿业理念于2007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提出倡议,2010年,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正式开展;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出重要通知,2015年至2020年,全面推广绿色矿山建设,实现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规范管理、基本形成全国绿色矿山格局的总体目标,新办矿山达不到绿色标准将不能获批[3]。
        2020年,是绿色矿山建设的收官之年。山东省为全国典型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蕴藏着石油、铁、金矿、铝土矿、钾盐、矿盐、石灰岩等150多种矿产。特别是储量位居全国前三位的有金、金刚石、石油、自然流、是该、菱镁矿、石墨等24种矿产。以往矿山开采引发了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如地形地貌破坏、土地压占、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尾矿库溃坝、地质环境污染、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矿坑突水等,经过近9年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山东省成效显著,许多矿山已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并成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典范[4]。
        本文以枣庄梨花山水泥用灰岩矿为例,探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中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为持续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2 枣庄梨花山水泥用灰岩绿色矿山建设
2.1 矿山概况
        梨花山水泥用灰岩矿位于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柏山村附近,面积0.9556km2,区内主要发育第四系和寒武系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310~330°,倾角3~8°局部受断裂构造影响,地层倾角变大。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走向以10°~15°为主,倾向东,倾角60°~80°,风化节理及构造节理不发育,岩浆岩不发育。
        矿层主要赋存于西向延伸的山体黄山-梨花山寒武纪张夏组地层中,呈单斜层状产出,两个矿层,矿石质量较好,有害组分含量较低,属低碱水泥灰岩,矿石组分均一、矿层厚度及矿石品位较稳定。
        矿山开采标高为+318m~+98m,开发方案设计开采境界内共圈定矿石量4466.42万t,剥离量为26.93万m3,开采服务年限14.4年,矿山产品为1250mm石灰石原矿,采用公路开拓方式、汽车运输方案,分台段开采,标高15m,采用多排中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绿色矿山建设期间,主要形成了+275m、+260m、+245m、+230m平台。
2.2 绿色矿山建设目标
 2.2.1 绿色矿山建设总体目标
        梨花山水泥用灰岩绿色矿山建设目标是以科学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愿景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质量领先,安全发展;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使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及企业管理与形象建设等方面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基本建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5-6]。
2.2.2 建设期目标
        对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相关指标要求,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矿山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现有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成果及存在问题。认真实施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社区和谐规划建设任务;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类工程、科技攻关类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类工程以及和谐社区类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矿山综合效益协调统一的前提下,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将公司在规划期内建设成为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单位,顺利通过绿色矿山的评审验收[7]。
        继续巩固绿色矿山创建取得的成果,不断总结、提高、完善,继续实施绿色矿山建设,构建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将“资源利用集约化、开发方式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绿色矿业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很好地统一起来,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矿山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8]。
2.3 绿色矿山建设重要举措
2.3.1 推行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矿山
        在绿色矿山建设中,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表现在一方面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则是从根本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引用新技术、新方法等手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水平,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逐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控制矿山污染物排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矿山自身实力与竞争力[9]。
2.3.2 实施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矿山
        (1)工艺设备节能
        矿山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健全矿山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形成自下而上严密的节能管理机制。加强节能技术研究,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破碎机和筛分设备的有关参数,合理配电,提高生产效率,做到进一步节能降耗;加强矿山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中间二次运输成本,降低产品运输能耗[10]。
        (2)废弃物减排
        目前矿区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废石、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废石主要为开采的剥离物,已建有综合利用的破碎系统,最终产品为石料;生产废水较少,处置方式为自然蒸发;生活废水排入化粪池,由附近村民定期清理用作农用肥;生活垃圾由乡镇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制定环境监测机制,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对废石处置率达到100%,废水处置率达到100%。废气、粉尘和噪声排放达到国家和省规定指标,并采用增设雾炮、运输道路两侧增设喷淋的措施降低排放量。
        对现有洗车平台进行改造,现有洗车平台已包括沉淀池和集水池,用于处置泥浆和废水排放,进行水的循环利用,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但是无上喷淋冲洗功能,无法对驶出车辆的上部进行冲洗,通过增加上喷淋冲洗功能,能对车辆进行全方位冲洗,以保证不带灰尘上路,更加有效的减少了运输车辆粉尘的飞扬。
2.3.3 实施绿色矿山,开展绿化工程
        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基本要求,加大对矿区环境进行绿化美化,提高矿容矿貌,达到矿区环境美观整洁的目的。将矿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实施一系列绿化美化工程,使可绿化面积绿化率达到100%[11]。
        (1)将矿区主要运输道路两侧、工业广场周边进行植树绿化,并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对矿区绿化植物成活率低的区域进行补种。矿区东部主要运输道路采用种植穴种植蜀桧和红叶石楠;矿区内办公区和矿区外办公区周围冬青和樱花树交替种植。
        脱硫粉车间南侧:砌挡墙,挡墙内覆种植土,种植四季常青草坪,挡墙内北侧种植黄杨,中间冬青,南侧青竹。
        二平台人文景观亭:砌筑空心砖花池,覆种植土,内置四季常青草坪,花池内侧四周种植黄杨,中间冬青、红叶石楠交替种植。


        一平台至二平台陡坡景观台:在陡坡上方陡坡面覆种植土,种植草坪,并用黄杨种植景观字“绿水青山、绿色矿山”。
        一平台道路南侧绿化:道路南侧,砌垒空心砖挡土墙,内侧覆种植土,种植冬青。
        新生产线南侧及新生产线机口西侧砌筑花坛:新生产线箱变至中控室南侧,空心砖砌垒花坛,内覆种植土,四周种植黄杨,中间种植月季。
        新增抑尘网南侧:空心砖砌挡土墙,内覆种植土,冬青和红叶石楠交替种植。
        通过对矿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在矿区主要运输道路两侧和工业广场周边进行植树绿化,提高了矿区的绿化率,美化了矿区环境,达到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
2.3.4 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 
        (1)进一步科学制定复垦计划,采取超前复垦等动态预复垦相结合的治理方法。避免废弃地的数量持续增加,导致土地复垦“旧账未还、新账又欠”,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人地矛盾,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
        (2)采场内因凿岩、爆破、二次破碎、铲装等工艺环节产生的扬尘极大,尽管在作业过程中采取了湿式作业、洒水车降尘等防治性措施,但实际效果仍未迖到预期,在采场内安装了喷淋设施,以达到随时降尘、抑尘的目的。
        (3)构建环境监测系统,新制定相关评价制度,新成立粉尘监测部门,实现粉尘、扬尘和噪声等参数的全面实时监测。购置扬尘自动监测仪一套,在脱硫粉生产车间、加工车间、采场、主要运输道路两侧、车辆冲洗平台处放置监测终端。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喷淋系统、洒水车、雾炮等设备的工作频次。
        (4)对采场形成的高陡边坡进行治理和恢复复垦;Ⅰ~Ⅱ号边坡,为矿山开采区内形成的边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基本原则,矿山开采过程中,随时对开采形成的终了边坡和台段,进行恢复治理和绿化。Ⅲ号边坡,标高在+245m左右,在后续矿山开采过程中,开展综合恢复治理工程,主要方法为:砌筑挡土墙→场地平整→覆土绿化。Ⅳ号边坡:标高在+230m左右,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方法为:砌筑挡土墙→场地平整→覆土绿化。Ⅴ号边坡为历史遗留开采边坡,且边坡处已到矿区边界,后续不再开采,对其进行环境恢复综合治理工程。另外对于生产车间主机口两侧边坡,采用制作安装坡面锚钉及泄水孔—挂网(加强筋连接)—喷砼(绿色)—砼养护工艺。采场外围修建挡水墙。
2.3.5 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谐社区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矿将以文化建设为主线,着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塑、员工培训的“三位一体”的企业管理新模式,根据流程需要设置、优化组织机构,既要结果也关注过程,大幅提高组织效率。同时,企业将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推行绿色生态发展的文化理念。同时,矿将立足关爱企业职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加强与地方沟通机制,努力构建企地和谐的长效机制。
2.4  绿色矿山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绿色矿山宣传力度,倡导全员参与绿色矿山建设
        动员公众参与,使“绿色矿业”建设“热”起来。注重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良好氛围;注重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注重上下联动,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整个矿区建设“绿色矿山”的强大合力[13]。
        (2)制定了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鼓励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
        不断完善育才路径、引才渠道、成才平台和用才机制,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培育优秀的技术创新队伍。
        结合矿山实际,专门科技人员采用外聘模式,技术研究采用委托科研生产单位进行开展的模式,围绕集约生产、安全保障、节能减排、技术降本等进行攻关,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科技培训、信息交流。
        (3)完善管理制度,开源节流
        将绿色矿山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强调开采方法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由简单型、粗放式增加产能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内涵式增加效能的发展方式转变。
        (4)矿山开发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并节约资源
        推行资源科学开采,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制定合理采掘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设计,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完善各项措施,推进工作落实。强化生产各环节中的组织协调,组织好生产。对剥离物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减少固废物的排放。补做地质工作,提高矿山服务年限。
3  结论
        (1)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矿山和群众的重大工程,能有效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利用与矿山发展相协调,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矿山建设要结合矿山实际,从资源利用节约、开采方式科学、企业管理规范、生产工艺环保、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查缺补漏,逐项分析,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建立浓厚企业文化,保障绿色矿山建设水平。
        (3)矿山应将绿色理念贯穿矿山开发利用全过程,充分认识到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科学制定和落实建设计划,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14]。
       
       
       
参考文献:
[1]闫建文.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探索矿业发展新模式[N]. 中国石油报,2020-04-17(004).
[2]建设绿色矿山 促进转型升级[N]. 陈全训.??中国环境报. 2015-12-10 (012)
[3] 柳晓娟,侯华丽,郭冬艳.??新时期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内涵与成效[N].中国矿业报. 2020-03-04 (002)
[4] 潘志龙.建筑石料矿山绿色开采策略探讨[J].绿色科技,2012(02):158-159.
[5] 杨玲.发展矿业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矿山[J].经济界,2006(5):93-96.
[6] 余龙,齐莉丽.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矿山[J].中国井矿盐,2009,40(2):32-34+37.
[7]李超.论新疆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以哈密大南湖二矿为例[J].能源与节能,2020(05):59-61.
[8孙映祥.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研究现状综述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1.
[9]张沛沛.司马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实践[J].山西科技,2020,35(03):120-121+125.
[10]盛龙.承德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及编制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的体会[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4):114-116.
[11]赵震宇.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成效及发展建议[J/OL].化工矿物与加工:1-6[2020-06-19]
[12]陈婷婷.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现状与展望[J].化工管理,2020(08):6-7.
[13]闫飞飞.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的实践分析[J].河南科技,2020(07):81-83.
[14]王德绳,和薇亮,李永永.绿色矿山文化建设模式的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05):213+216.





作者简介:刁海忠(1980-),男,汉族,山东郓城人,山东科技大学本科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产勘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