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杨东伟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东伟
[导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采矿行业得以发展,从当前的采矿工程作业情况分析,在作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比如:车场轨道与轨道间的间隙较小、巷道高度设计不合理、巷道人行道设计不合理、巷道设的起坡轨计不合理、曲率半径设计不合理。

        身份证号:41128219751004xxxx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采矿行业得以发展,从当前的采矿工程作业情况分析,在作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比如:车场轨道与轨道间的间隙较小、巷道高度设计不合理、巷道人行道设计不合理、巷道设的起坡轨计不合理、曲率半径设计不合理。针对这些不安全技术因素,工作人员要分别从两方面入手进行调整与维护,一方面要提出各种不安全技术因素的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此维护作业现场安全;另一方面要结合采矿工程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安全管理制度、紧急预案机制、开采设备维护机制,构建健全的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以此维护采矿工程的作业安全,消除不安全技术因素,促进采矿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对策
        采矿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加强对其的分析与处理,很可能会影响整个采矿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采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需要注意的方面,以此为采矿施工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常见的采矿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1.1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矿山的开采工作中由于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低下,而相关管理人员也不重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最终影响整个采矿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控制。根据我国采矿工程施工的数据来看,我国的施工技术还不是很理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安全意识极低的问题,而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施工安全防护,从而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现如今,采矿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发展成为最重要的施工内容。由于矿山开采的工作量较大,且工作内容也相对复杂,使采矿工程被分为多个步骤施工工作,而每一步的工作质量都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管理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防护工作。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由于采矿企业不重视或故意忽略这方面的工作管理,不仅降低了安全技术防护工作的执行力度,也会导致采矿过程内的管理制度十分混乱,因此,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通过施工安全审核、工人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从而提高采矿工程的安全性。
        1.2掘进面不安全技术因素
        在明确远巷拔口所处位置时,会发现其存在差异。实际选择正反拔口或者明确石门一层时,应该确保煤层两边的开口位置所维持的状态是错开的,其中内外口两者的刷大点也应该是错开的,而距离至少达到8m,如果石门所用到的形式是正穿,那么正拔口就最为适合,另外,还应该错开开口巷道之间的距离,以防止因距离过小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再者,反眼坡度往往比较大且改造眼存在的拐弯处较多。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逐渐攀升,尽管我国已经对该情况做了相应的限制,但因开采技术的进步,煤矿开采逐年上升,煤炭也就渐渐不可控,特别是南方矿井,甚至已经驶向了薄硬、复采煤层的开采环节,只有很少一部分地区在完成改造后,会选择回收和处理剩余煤炭,这也就凸显出了改造眼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所以,在实际设计改造眼时要充分利用地质条件,要对实际位方向、位置等信息进行明确。
        1.3车场轨道与轨道间的间隙参数不合理问题
        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选择罐笼提升、箕斗提升的方式进行巷道的开拓施工工作,以此实现在矿井中的材料运输与提升,比如:矿石、小型机械设备、材料、零构件及施工人员。一般情况下,在矿井的主井中,施工人员会选择箕斗提升的方式,实现对矿石的提升,在副井中会选择罐笼提升的方式对各种零部件进行提升。此外,在采矿作业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其中行驶铲运机,将需要运输的物品装入车中,由电机车进行牵引,将其行驶到主井中。


但是,在一些车场设计中,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具体的物品运输需求,将双轨道的安全间隙参数设置较小,不符合1.3m的基本标准,这就导致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车场运输压力较大,引起运输车辆变形、运输车辆与车场两壁发生碰撞,从而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解决对策
        2.1及时的进行采矿技术及设备的维护及更新
        针对采矿工程中存在的技术设备不安全因素问题,采矿企业必须要予以重视,要及时的进行采矿技术及设备的维护及更新,要积极的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采矿技术和安全管理经验,推动采矿技术与设备的与时俱进;此外,采矿企业还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对采矿区域的安全管理,并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和监测部门,对采矿中所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都要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测,对运行不正常的设备也要及时的更换,这样才能在采矿施工中减少以至杜绝技术应用和设备使用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以此来提高采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制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开采施工效率
        针对上述的“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除了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因素,还要提出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采矿工程作业过程,以此提高开采施工效率,维护采矿工程的综合效益。工作人员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管理制度,分别对现场的设备库存管理、安全操作、验收制度进行调整,以此提高现场作业的规范化程度;还要对现场内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对现场开采使用的技术进行管理,明确不同人员的安全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头上,从而维护采矿工程安全。
        2.3提高采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求采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方案等内容明确施工的技术工艺,通过工作人员之间的互相配合,使所有参与采矿工程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共同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其次,在施工中需要让工作人员相互监督管理,以防出现工作步骤遗漏的情况,从而有效管理施工技术。最后,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不随意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不能过度的进行矿山开发工作,在遇到任何危险情况发生时首先要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更好的应对突发情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来看,矿山工程施工时需要针对实际的施工情况优化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关负责人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随意选择开采技术,这样就会使得采矿技术更加不具安全性。因此,我们可以优化采矿施工的技术,通过安全的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的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对采矿企业来说,确保相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第一要务,只有做到了安全第一,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对采矿工程的施工过程做了具体分析,在全面了解了其现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后,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来加强对这些影响工程质量的不稳定因素的控制,进而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施工。另外,还应该对某些注意事项做全面总结,只有确保采矿工程施工正常开展,采矿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邢俊,杨浩.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02):242.
        [2]毛龙斌.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1):126-127.
        [3]崔璨.试析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J].当代化工研究,2019(15):5-6.
        [4]阮荣龙.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9(14):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