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库大坝安全与运行管理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11期   作者:黄崧宁
[导读] 随着我国水利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而水库大坝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在保障人们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针对当前我国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管理而言,其还存在着较多问题,给水库大坝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关部门就应做好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发挥出水库大坝设施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管理途径

引言
         水库大坝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坝安全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保障大坝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新时期我国治水思路与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科技进步革新时刻推动管理向更高效、更先进的方向提升。深度剖析了我国大坝安全现状及大坝安全管理体系,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分析目前大坝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加强我国大坝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1水库大坝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水库大坝安全隐患
         在水库大坝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都会对其采取反复的检查和加固工作。但是,对于小型的水库大坝,往往会忽略对其的加固,这样也就影响了水库大坝的安全使用。此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水利工程自身性质的影响,水库大坝所在的库区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导致水土淤积较为严重,以此也就增大了水库大坝使用的危险性。有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对水库大坝进行加固时,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只对大坝、输水洞等建筑物进行加固,并没有做相应的水库清淤工作,这样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频发,就会降低整个水库大坝抵御洪水的能力。
1.2水库大坝管理制度不健全
         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为水库大坝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但是,我国目前水库大坝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虽然也对其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与修订但是依旧存在改革不彻底的现象,相应的管理工作也无法落实到实处。此外,由于缺乏经费的支持,导致无法引进高质量的管理人员,以此也就造成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还无法满足水库大坝的管理需求。
1.3水库大坝设施落后
         在20世纪中期,我国都开始了水库大坝的修建,但是由于当时设备技术较为落后,水库大坝所具备的功能也较为落后。随着水库大坝使用时间的不断增长,其相应的设施也出现老化以及损坏的现象,倘若没有对相应的设备设施进行及时的更换,不仅会影响水库大坝的防汛功能,而且还会增大水库大坝使用的危险性。
2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体系
2.1管理主体
         我国大坝按照主管部门的不同主要分为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大坝。水库大坝以防洪、灌溉为主,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对全国的水库大坝安全实施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水库主管部门对其所管辖大坝的安全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水利、能源、建设、交通、农业等有关部门是其所管辖大坝的主管部门。水电站大坝以发电为主,电力企业是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的责任主体。国家能源局负责大坝运行安全综合监督管理,其派出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负责大坝运行安全技术监督管理服务。


2.2法规标准
         我国于1991年颁布了《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之后又先后颁布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现行法律9部、行政法规8项、部门规章14项、相关技术标准36项(见图1),已经形成了以《水法》《防洪法》为基础,以《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为核心,法律法规相对完善、部门规章配套、技术标准支撑、符合国情的大坝安全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
        
         图1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
3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与管理的途径
3.1建立健全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做好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就可及时的发现水库大坝在使用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确保我们能及时的采取防范措施,来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使用,延长水库大坝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关部门就应首先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确保给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安全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还能做到对水库大坝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并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的记录,以此就能为后续大坝功能完善以及维修工作的展开提供数据依据。此外,在不同区域,所建设的水库大坝级别也就不同。而对于监测系统的安装,就应根据水库大坝的级别来合理的安装,实现对水库大坝监测项目的合理完善,保障水库大坝使用的安全。
3.2充分重视水库大坝的维修保养和观测检查工作
         做好水库大坝的维修保养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延长水库大坝的使用寿命。而水库大坝的运行管理主要包含:运行、看管、维护和保养、观测检查以及安全鉴定等几个部分。其中,运行工作主要就是指:检测水库大坝运行时所使用设备的质量,确保水库大坝能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而观测工作就是加大对水库大坝的监管力度,及时的发现并处理设备在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安全性问题,这样就能充分的发挥出设备的应用性能。维修保养作为水库大坝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性环节,确保能够通过使用创新性的技术,来完善水库大坝的功能。维修人员还应定期的对设备功能进行检测,并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保障水库大坝能够时刻的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中。而安全鉴定主要就是指:聘请专业素养较高的专业人员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只有检测合格之后,水库大坝才能投到正常的使用中,这样就确保了水库大坝的使用安全。
3.3建立大坝安全经验反馈机制,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经验反馈是指对水库大坝的安全事件、质量问题和良好实践等信息进行收集、筛选、评价、分析、处理和分发,总结推广良好实践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和问题重复发生。在水库大坝运行管理过程中,鼓励运行管理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根据监测指标初步分析异常事件原因,主动上报异常情况且说明原因的可免处罚。管理部门根据异常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原因,评价水库大坝安全状态,对异常时间进行分级,确定下一步采取的行动。在异常事件处理后,对外发布异常事件的分析报告,发现安全管理的缺陷,改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修改或完善法律法规。
3.4做好水库大坝的相关资料保存、整理和收集的工作
         对于水库大坝采取高效化管理,不仅应从宏观方面展开,更应从微观方面展开,注重每个操作细节,避免出现管理漏洞,而影响水库大坝的使用安全。因此,管理人员每次检测完水库大坝的功能性后,都应做书面的记录,并对其进行整理和保存,以此就能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在整理数据资料时,应尽量避免人工参与,充分的发挥出计算机的计算功能,这样就能确保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结束语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水库大坝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但新时期对大坝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管理,进而提高水库大坝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顺学.浅析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及管理途径[J].南方农机,2018(15)
[2] 黄应彬.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及管理途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
[3] 周顺伟.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与管理的途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
[4] 孙金华.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成就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水利,20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