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城镇污水管网收集效能对策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11期   作者:罗应东
[导读] 经过“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建设,城镇污水管网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摘要】经过“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建设,城镇污水管网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县城及以上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5%,则需匹配建设大量的污水管网,然而,污水管网建设的规模提高了,但是污水收集效能不高。本文分析了污水管网收集效能的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收集效能;污水管网;水质浓度


         截至“十三五”末期,按照《“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县城及以上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5%。因此,各地区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配套建设了大量的污水收集管网,然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污水管网的收集效能不高,尤其是对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县城,污水管网的收集的污水BOD5浓度低于100 mg/L,甚至有极少数县城的污水处理厂出现“清水进、清水出”的现象,大量的生活污水并没有实质性的收集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并没有发挥相应的环境效益。为了解决污水管网收集效能的问题,2019年4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其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并明确了污水管网收集的污水浓度目标,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不低于100 mg/L。各地区需按照要求进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整改工作,本文分析了污水管网收集浓度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污水管网收集效能低的原因分析
         各地区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污水管网基本覆盖了大部分的城市建成区,但是,污水收集效能仍然不高。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一)污水前端收集管道铺设不完善
         污水收集的原则是应收尽收,然而,各地在污水管网项目建设过程中,重点实施主干道、次干道的污水管网,而对于背街小巷污水管网建设不足,部分地区仍然沿用原有合流制沟渠,导致部分小区或住户的污水在排出后没有收集进入市政污水管,而散排至河道等自然水体。部分老旧小区建设的污水管道溢流、漏损问题突出,同时,部分住户将生活污水通过原雨水管沟排出,降低了污水收集量和污水收集效能。
         (二)污水管网建设衔接系统性不强
         污水管网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系统,由于原污水管网建设涉及的部门多、建设时间跨度大、施工水平良莠不齐,不同时期建设的管网、不同排水片区的管网、不同单位建设的管网之间的连通衔接缺乏统筹和管理,导致污水管网系统性差,实际建设中会出现上游先建的管网埋设较深而不能以重力自流方式接入下游后建的污水管网、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相互错接混接、污水支管网铺设后找不到污水主管网等现象,影响污水收集量和污水收集浓度。
         (三)老旧管网破损情况较多
         由于建设年代较久,加之原来使用的管材质量不高、施工不规范,加之缺乏必要的管理维护,使老旧管网破损点较多,收集的污水会通过破损的管道进入地下水和城区河道,而对于地下水位或者临河的区域,地下水或者河水又可以通过破损的管道或者检查井进入污水收集管网,降低了污水管道内的水质浓度。


         三、提高污水管网收集效能的对策
         进入“十四五”,污水处理工作由增量建设逐步向存量改造过渡,提高污水管网收集效能是污水处理重要工作之一。污水管网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心逐渐从规模建设转移到质量管控上来,工程建设方式也必须从原来的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对于提高污水管网收集浓度,对策及建议如下:
         (一)补齐污水管网建设短板
         通过城市体检、管网普查等方式,掌握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对于污水管网建设的空白区,或者污水直排水体的区域进行污水管网的建设,尽可能应收尽收,尽可能实现污水管网收集全覆盖。
         (二)严格把控污水管网建设质量
         1.管控污水管材质量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明确要求,管材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要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复验合格,试块、试件检验合格;主要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资料齐全、正确;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因此,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应要求建设单位对管道的验收质量进行把关,对相关参数进行校验(如材质、壁厚、环刚度等)。
         2、管控施工质量
         管道的铺设涉及的工序较多,分别有土石方处理、地基处理、沟槽开挖、沟槽回填等,每一步均有具体的要求,如开挖的方式与开挖深度、地质条件有关,地基处理方式因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而不同,对管沟回填的厚度、回填土和回填压实均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实际施工中,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施工队伍水平不同而差异较大,甚至有未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导致管道在埋设时就已发生变形、破裂、接头滑脱、堵塞等现象,导致污水收集效能大打折扣,因此,按照规范要求把控污水管网的施工质量对提高污水收集效能十分重要。
         3、严格把关各个验收环节
         污水管道工程作为隐蔽工程,各环节的验收工作尤为重要,严格的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通过严格把关各工序的分项、分部验收、竣工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对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可以通过要求整改以防止造成后期更大的损失。
         总的来说,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污水管网建设的全过程监管,督促各方建设主体从管材采购到施工各工序阶段均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中的要求进行验收。
         (三)加强对污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
         污水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降低污水的输送能力,如:随着投运的时间增加污水管道内的污泥会逐年增加,占用污水流行断面,导致污水输送能力逐年下降;雨污合流的管道系统中,由于频繁降雨,导致树枝、石块、泥沙、垃圾会随雨水冲入污水管网,导致污水管道堵塞而丧失污水排水能力;污水管道上部道路荷载过大导致管道变形、破裂、甚至上下游管道错位;污水管道使用年限过长,管道出现破损、开裂现象。因此,污水管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是延长污水管网使用年限的重要工作。对于破损的管网可以采取及时修复完善,对于堵塞的管段采取及时疏通,对于确不能修复使用的可以采取改造新建等方式。总之,强化日常对污水管道的维护工作,实时掌握污水管网的“健康”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是逐步提高污水管网收集浓度的重要手段。
         四、结论
         目前,污水管网收集效能低的问题是我国污水处理工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十四五”期间污水处理行业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提高污水收集效能的工作需要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和建设方式。对于顶层设计,要从全局出发,采用系统思维方式,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对于建设过程,要采用精细化的方式,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监理和委托部门,要像绣花一样建设和维护污水管网,则污水管网的污水收集浓度将会逐步提高到国家要求的相关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