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企业来讲,建筑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企业实现盈利的有效方式,也是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基础,只有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才能实现其对于项目的投资目标。基于此,以下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利润,重要的是,成本管理必定会影响到工程企业的发展。建筑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将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确定最适当的成本,同时控制成本,以使建筑公司能够更好地运作,工程成本的管理从招标到完工必须在整个建筑项目期间进行。
1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各项资源及费用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包括在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设备价格,损耗量,以及建筑施工生产中的各项人力成本的管理,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管控方式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有关经济问题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管控,能减少施工成本,降低资金及资源损耗,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其一,工艺多样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社会各界除了关注工程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问题,对建筑工程艺术性特色也更加重视,使施工中用到更多新型建筑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建筑设备等,导致建筑施工成本提高。其二,建筑价格多变性。在建筑工程行业所用的机械设备及建筑材料较多,当前的建筑市场材料价格及机械价格都是在始终变动的,而价格的变动对工程造价的管控都会有很大影响。其三,工程项目复杂性。建筑工程项目较为复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费用项目及类别较多,为此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2.1工程造价法制内容不完善
只有具备规范的法律约束,才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具备了大量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约束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导致,很多规定都是形同虚设。更有甚至一部分建筑企业根本不在乎法律的管束,缺少了基本的法律意识,对于法律视而不见。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一些法律法规内容不完善和明确,还存在较多的法律盲区,造价管理工作一旦缺少了法律作为开展依据,会有很多违法行为逃出法网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例如在工程造价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工程的承包商忽视了法律规定,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引起了较多的工程经济纠纷,影响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2.2设计跟实际操作不相符
设计与实际操作差距较大是目前我国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造价管理是对企业项目所有资金支出内容的掌握和控制,其主要目的是节约成本,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可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工程的建设全过程,不仅包括投资设计评估等内容,还包括具体的管理施工以及预算等。可以说,工程造价对任何施工环节以及施工阶段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的具体施工过程与设计差距较大,无法按照设计内容有效执行,导致造价管理与实际脱节、管理人员混乱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
2.3缺少造价管理监控
如果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缺少了严格的监督控制,会严重影响造价管理工作质量。例如一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开展造价管理工作,而是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赚取更多的收益违背法律规定,导致工程项目受到很大影响。还有一部分企业通过提升工程造价来赚取不义之财,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缺少造价管理监督管理工作导致的,对于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
3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完善相关造价管理体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管理制度的制约。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企业必须通过各项管理标准、管理制度落实施工任务。同时,建筑行业需要完善造价管理体制,形成硬性与柔性结合的管理策略:①不断提高岗位招聘标准,完善招聘内容,引进高素质人才;②工程造价的设计方案需要结合市场变化以及项目实际,需要派遣专家和优秀管理员进行系统分析,必要时可以进行建模处理。在明确最优方案的基础上,针对设计内容进行优化,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2工程设计变更和签证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因为甲方的要求变化及图纸的问题产生大量的设计变更,有些变更设计的金额较大,而实际根据工程预算签订的合同价款并不包含此费用,施工方为了规避资金风险,一定要重视设计变更的管理,完善变更管理手续,做好记录,并根据变更的成本合理调整成本计划,确保施工现场能顺利开展;现场签证同设计变更一样,其造价并没有包含在合同中,签证的内容较为琐碎,流程较为繁琐,施工方一定要重视过程中影像资料的留存,并做好现场草签,确保此项费用最终能加入工程结算中。
3.3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严格审核
通过对施工材料设备的严格审核,能够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防止材料设备质量问题而引发的重复购买,以此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建筑公司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建筑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检验,在检验过程中,最好是进行普查,如果因施工材料设备数量巨大而无法进行普查,则要选择恰当的抽样方式,所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进而提升质量检验的精确性。另外,建筑公司管理者还应该对采购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在施工材料设备采购中进行严格把关,而在施工材料设备购进之后,要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分类保存和管理,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类别,以此减少设备材料的损坏率,通过这一层层把关与管控的方式,不断提升施工材料设备质量,减少施工材料设备中不必要的投入,进而提升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
3.4工程预算造价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前期,一定要编制合理的工程预算,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项目都是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承包方,在这个阶段,建设方会提供工程量清单,承包方会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的内容包含了工程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这些文件反应了施工方的业务能力,施工方在投标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科学、合理的编制工程预算,一旦中标,预算书的价格就会成为合同价格,施工方为了避免自身的资金风险,一定要重视预算价格的编制,合理规避风险,确保工程预算可以指导工程施工,不会出现实际成本超预算的情况。
结束语
造价管理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一部分,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加之有政府主管部门的督导与指导、引导,但是由于各企业发展过程的不一致、所接触项目的大小不统一、所从事工作的不相同,导致了工程造价管理范畴内的很多事情做起来也是良莠不齐、出入很大。各相应的单位应该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学习与指导,提升他们的技能与水平;对造价部门进行规范化、模式化、程序化地指导。
参考文献
[1]陈鸿鹏.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192+191.
[2]杨志强.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J].福建建材,2019(07):108-110.
[3]侯文静.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08):177-178.
[4]张煜.试析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及管理控制措施[J].居舍,2019(02):155.
[5]李红亮.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J].农家参谋,2018(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