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表明,在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输配电线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输配电线路的特点,研究当前配电线路在运行、维护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动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引起了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新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要求其在各方面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降低电力损耗,最大限度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配电线路作为电力输送的载体,直接关乎到电网安全,因此研究电力线路运行特点及维护具有迫切性,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1电力线路运行主要特点
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我国电力系统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偏远山区没有配置输配电线路,同时,受地质、地形、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的配电线路布设以及后期维护管理难度较大。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电力线路安排所使用的塔杆较高,在使用的时候占用了较大的面积。同时,电压等级的提升对线路绝缘子串的使用长度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会使得绝缘子所占通道范围不断扩大。输配电路所需要输送的电力容量加大,为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电力系统运行所使用的材料、设备、技术等比较先进,由此在运行的过程中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电力线路运行常见故障
2.1外力因素引发的电力线路故障
电力线路跨区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条件存在较大区别,需要跨越崇山峻岭、河流水域,很容易引发线路破坏,进而发生电力线路故障。如果树木搭接到线路上,就会引发短路故障,从而发生断电事故。此外,道路工程施工也会对电力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施工机械设备碰撞杆塔,导致杆塔倾斜或者断裂,引发断电事故。
2.2自然灾害所引发的故障
在特定条件下,自然灾害特指雷击,考虑到配电线路具有路径较长的特点,而且其沿途并没有太多建筑物,也正是因为这样增加了其受雷击的机率。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相应的城市绿化水平也不断提升,换一种方式来说,在开展绿化工作或多或少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在研究中发现,累计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防雷技术较薄弱,预防雷击工作并没有充分落到实处。譬如10kV配电线路是绝缘子,并且常年风吹雨淋,加上空气中存在的灰尘、污垢常年累积,形成了一个污秽层,既增加了供电损耗,倘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机率将大大增加。
2.3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相关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从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在具体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操作人员无法紧跟时代发展需要来调整具体的管理策略。
3电力线路运行常见故障的维护方法
3.1与其他部门深度合作,降低外力因素的影响
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电力线路在运行中会发生一系列故障,电力部门要与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地质部门等协商讨论,并进行深度合作。这些部门和电力线路持续稳定运行密切相关,可为电力线路运行参数调整、电力调度等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对电力线路运行的维护检查有很大帮助。例如:在电力线路架设过程中,需要和气象部门、地质部门沟通联系,以便更加全面、真实地掌握当地气象条件和地质环境,如果当地多大风、多阴雨、多雷电则尽量缩小杆塔之间的距离,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
积极扫除影响电力线路运行的不安全性和不可靠性因素,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以获得有效的数据支持和资料帮助,得出更加合理可行的维护方案,为电力线路的良好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3.2有效的预防自然灾害
雷击故障作为影响配电线路有效运行的主要故障之一,有效处理好这个问题,能够降低电力线路发生故障的机率,以此提升电力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然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电力线路的分布区域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的初衷和目的便是有效避免雷电直击导线,将其分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流入杆塔的雷电线,达到降低塔顶电位的目的。最后,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针对电力线路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帮助设备阶段工频续流,将雷电电压限制在电力电路可承受范围内。总而言之,要想根本性降低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机率,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和分布特点,在这个基础之上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进到达到保护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目的。
3.3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维修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照企业的有关规定,并在工作的过程中对相关人员开展必要的考核,及时替换掉不符合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定要求的人员。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大力度招聘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加入电力企业施工管理中。
3.4加强配网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纵观整个电力系统,电力线路正常运行是电网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关乎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也关系到民众生产生活能否正常有序进行。基于此,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必须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额管理计划确保电网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在各方面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升线路施工与维修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电力线路故障机率。
3.5打造科学合理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相关部门需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来打造一个科学合理的电路运转维修管理体系,在规范体系和制度的作用下来约束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另外,考虑到电力系统各项工作开展的复杂,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需要在企业内部启动安全责任机制,将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细则落实到个体身上,权责明确。
3.6合理计算实际用电量,严格规定电线使用规格
电力线路超负荷是常见故障之一,如果电力线路长时间在超负荷状态下运行,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一旦超出电力线路最大的允许范围值,就会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在电力线路架设前需要对当地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预留出足够的提升空间,并选择合适的供电电线,避免留下安全隐患。如果超负荷故障已经发生,需要全面检查,确定故障发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更换电线、电力降压等方法进行维修。对故障点反复试验,确保更换后的线路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发生电力线路超负荷故障。
结语:
在日常使用中,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野外,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也较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对此要加强运行维护工作,对不同区域和自然条件下的电力输电线路,加强分析、积极探索,全时段保护。这样才能及时排除电力输电线路的故障隐患,确保供电稳定。
参考文献:
[1]明辉,周丛月.浅谈配电线路运行和维修与管理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7(35):182-183.
[2]蔡光会.分析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运行维护、检修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02):209.
[3]邹立勋,曹望舒.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与维护对策探析[J].河南科技,2015(21):249.
[4]张杨,刘刚,王伟,宁力.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