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数字化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8期   作者:陈诚
[导读] 本文主要对500kV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数字化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实现施工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500kV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数字化的设计进行了叙述,最后对实现数字化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摘要:本文主要对500kV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数字化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实现施工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500kV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数字化的设计进行了叙述,最后对实现数字化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在国家电网建设中,500kv输电线路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承担着大规模、远距离传输电力的任务,具有高、长、大投资的特点。500kV输电线路造价高,并对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做好相应的施工管理工作。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技术资料,设备、人员和施工现场都在不断更新和变化,为了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稳定高效性,因此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非常重要。
        1地理信息系统在实现施工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性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是利用信息技术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作为技术支持,针对所获取的地球表面地理分布数据,做好相应的记录、存储工作,并且这一技术系统可以进行计算和分析,显示和描述所计算出的数据信息。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施工管理数字化的实现奠定基础,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MIS)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要结合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即使保存了图形,它们也将作为文件进行管理。图形特征不能被分解和询问,并且没有拓扑关系。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
        (1)公共地理定位。所有地理要素严格按照长宽或特定的坐标系进行定位,以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和决策。
        (2)标准化和数字化。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保证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并可以保证分析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从而可以满足计算机系统输入和输出的需求,从而可以为不同要素的对比和分析提供便利性。
        (3)多维结构。实现了三维空间数据与时间等属性数据的结合。它具有更新信息的能力,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实时数据和多步骤分析的方便。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 测量和统计。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如土地面积、拆迁、土方工程、道路长度等。通过系统的统计和整体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状态分析,如一定高度以上的塔数,穿越林区的路线长度等。
        (2)预报和监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立历史数据和数学模型,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对事物的未来进行评估和预测。由数据更新后将对新厂矿、地面滑坡等影响轨道安全的物体进行监控。
        (3)规划和管理。规划管理是GIS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线施工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
        (4) 辅助决策。在多元素空间数据库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可以建立多个决策模型,通过比较分析之后,选择出最佳的方案,进而可以为辅助决策提供借鉴依据。
        1.3数字沙盘与地理信息系统
        在利用三维数字沙盘的过程中,还有两种称呼:第一,电子沙盘;第二,三维可视化虚拟仿真系统。相较于三维数字沙盘和三维可视化虚拟仿真系统而言,电子沙盘的包括范围更为广泛,属于物理沙盘演示系统,并结合了声、光、电。在数字沙盘本质上,是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建立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针对一些基础地理信息进行传递,如道路、地名和河流等等,以及对不同行业的地面和地下设施进行三维建模,通过利用后台数据库,可以查询历史数据信息,统计和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在数字沙盘概念上,更加强调三维性和可视性,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背景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一样,实现了建筑管理的真正数字化,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开发周期和投资上没有太大区别[1]。
        2 500kV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数字化的设计
        2.1用户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每一个已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都应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以满足某些用户的具体需求。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中,首先要明确系统的目的和目标,这是整个系统的逻辑核心和结构基础。

管理系统的具体目标是:第一,在进行数据信息分析、评价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为中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第二,通过设计工作,可以实现实时、快速、精确的数据交换,施工单位和供应商对项目的动态进度信息进行控制;第三是数据管理,实现管理系统的连接和数据交换[2]。
        以上只是一些粗略的想法,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加以澄清和提炼。要有效结合开发单位和设计施工单位,并且用户和开发单位之间的充分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该系统的目标应是避免对大型、全面和先进技术的过度跟踪,并尽可能减少其产生的副作用,前提是以最佳方式满足工作中用户的需要。缩短开发周期。应充分考虑技术的相对进步和软硬件在一定时期内的相互兼容性。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应包括:系统目标分析[3]。
        2.2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概念、标准集设计、详细子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总体概念定义了系统的实体框架,划分了子系统和数据库。标准集设计确定了系统标准的四种类型:数据标准、文件标准、软件标准和系统操作标准。
        在这四类标准中,要做好数据标准设计的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了数据格式及交换标准、数据质量标准、空间定位及坐标系标准、编码系统和编码标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类标准等等。并且要根据现阶段国家和行业的规定标准要求,其目的是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希望可以为数据信息之间的共享性提供帮助[4]。
        2.3数据库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山脊数据和属性数据组成,如地形图、航空影像等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这是属于空间数据信息,而对于塔型、塔重等数据信息,是属于属性数据。在划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主要的方式为网格和矢量数据格式。在该系统中,至少应包括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矢量图形数据库,包括地形图数据、测量数据等;栅格图像数据库,包括航空图像、卫星图像、扫描卡、数字高程模型等;表非空间属性数据库,包括其他属性数据[5]。
        3 500kV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数字化注意事项
        3.1三维视觉的实现方式
        在实现三维视觉的过程中,主要的三维视觉技术包括了两种类型:第一,偏振光技术,就是通过佩戴偏振光眼睛,左右眼可以看到偏振光图像;另一种是利用OpenGL等技术在屏幕上使用3D虚拟现实来实现,这两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硬件成本、光学效应和反应速度;同时还要思考空间位置的测量精度和三维建模的工作量,保证所采取技术手段的有效性[6]。
        3.2数据输入输出接口
        在GIS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方面,数据库建设投资占很大比重,持续时间最长。因此,有必要特别注意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空间和不同勘察设计单位的属性数据,实现数据输入和转换的自动化。只有确保一个建筑管理系统的主题性,我们还必须仔细分析和论证哪些数据来自谁,哪些数据存储在勘测设计阶段,同时要注意数据库的更新时间段。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施工管理是网络技术精细化、集约化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它将大大提高输电线路管理的效率,也将有力地促进技术的进步和设计施工企业的管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穆松,季咏梅,朱锦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输电线路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33):78-79.
        [2]吕妍.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2454.
        [3]黄天生.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检修及施工管理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9):236.
        [4]曹丽.阐述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3461.
        [5]陈杰.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4):38.
        [6]黄新强.浅谈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要点[J].大科技,2020,(8):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