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唐启亮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唐启亮
[导读]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市政公路项目当中主要运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已经遍布到了市政工程项目当中。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路桥工程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市政公路项目当中主要运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已经遍布到了市政工程项目当中。为了促进当前社会基础建设发展水平,就应该全面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把控,严格按照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标准进行技术检验,确保市政公路施工质量与公路运行安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
        首先,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平整度高,而且有着不错的耐磨性,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平滑,车辆舒适度也比较高,噪音也比较小。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不会出现尘土飞扬的情况,也不会由于下雨天气出现大面积的积水。最后,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更高的施工效率,对于交通的影响较小,而且对于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公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要求
        2.1、粗集料
        粗集料要符合洁净、干燥、均匀度的质量要求,无杂质,没有发生风化,并且材料的质地要坚硬,有一定的强度,表面相对粗糙,形状类似立方体,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本次公路路面施工所使用的粗材料是玄武岩碎石
        2.2、细集料
        细集料的洁净度、干燥性、坚硬度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且保证未发生风化现象,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适当的级配,需要与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
        2.3、矿粉
        本工程采用的矿粉是石灰石磨细的石粉,不能使用酸性岩石或者其他矿物所制的矿粉,矿粉要符合干燥、不成团的质量要求,并进行表观密度、亲水系数、含水量的检测,其中含水量要低于1%,储存时注意做好防水措施。
        2.4、沥青
        沥青要求的指标如下:原样时:针入度指数≥-0.6、软化点≥70℃、延度≥35cm、闪点>230℃、溶解度>99%、弹性恢复≥80%。老化后:残留针入度比≥65%、延度≥25cm、质量变化≤1.0%。
        3、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3.1、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在进行公路路面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对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其质量一定要与相关标准的要求相符合。其次,沥青是较为常用的施工材料,影响着公路的长久使用,沥青具有一定的粘性,在公路路面建设时起到了一定的胶结作用,所以在使用沥青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检验,确保沥青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检测内容要包括: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闪点、溶解度、恢复弹性等,都符合质量要求才能确保公路路面的长久使用。在公路路面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运输和储存沥青时需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沥青出现老化现象,集料时使用破碎机,控制集料的棱角性,还有含泥量也要进行控制。最后,对于石灰石要充分的进行磨碎,其表观密度、含水量都要符合质量标准。
        3.2、配置沥青混合料
        确定各项材料的混合比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基础的工作。要求碎石材料、细集料、沥青料等按类进行存放。拌和前要进行全面的筛分检测,按照沥青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分析试验段多次的组合结果数据后选择最恰当的配合比例。
        3.3、混凝土材料的运输
        (1)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自卸汽车数量以拌和生产能力为依据,结合运输距离和实际路况来确定,一般需要达到25辆以上。

(2)装车前清扫车厢,并在侧板与底板表面按1:3的比例均匀涂抹柴油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同时要避免产生积液。在装料过程中,为避免离析,每装完一斗混合料都要移动汽车,并按照前、后、中顺序装料。(3)将车装满后,检查混合料外观与温度,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运输到现场。另外,为避免混合料被雨淋湿,还应做好覆盖。(4)混合料具有很强的黏性,所以在底板和车厢处应多涂抹一些混合物,同时覆盖一层苫布。(5)卸料过程中应防止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并保证卸料速度,避免产生离析,影响对混合料的正常使用。
        3.4、混凝土的摊铺和碾压
        (1)把控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运行速度,保障摊铺机运行均匀[1]。结合沥青混凝土施工路面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摊铺机运行情况,不可中途随意加速、减速,否则会造成整个路面不平整。(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交叉口处的铺设工作开展科学合理的指导,切实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1)分段碾压。一般在开展碾压工作时,通过流水式手段,科学合理地开展分段碾压工作,保障碾压工作的科学性。(2)反复碾压。在反复碾压时,应该确保每一个区段都碾压到位,避免因为没有碾压到位出现的凹凸不平现象。(3)确保路面压实。针对每一个区段进行碾压工作时,应该保障每一个区段的碾压水平达到沥青混凝土路面要求与设计标准。通过市政公路施工标准的严格要求,对每一个分段施工道路开展均匀碾压,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稳性。
        3.5、接缝处理
        工程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气候温差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缝问题,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的实际质量。针对这些裂缝来说,施工队伍不可能全部将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拆除并重新建设,因此需要通过路面接缝技术科学合理地开展施工,避免裂缝问题对市政公路安全使用带来影响。在开展裂缝修复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各项因素,若处理不好则会造成极大安全隐患。(1)针对公横缝来说,应该详细清理缝隙当中的砂浆,并且适当添加沥青,在接头处开展铺砌工作,使用辊子开展横向压实,并且从第一路面缓慢地转移到新的路面。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3米标尺针对路面关键环节进行检查,确保路面各项结构的安全。(2)针对纵向缝隙来说,可以使用梯形拼接铺缝的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缝隙开展区别化的施工处理,切实杜绝裂缝问题出现,全面强化市政公路的实际施工质量。
        3.6、表面处理和养护维修
        路面的表面处理工作主要体现在沥青和集料两个方面,在保证其质量和技术要求后,用层铺的方式展开施工,从原理上讲,沥青路面的高稳定性主要是由于颗粒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故使用层铺的方法,另外,在进行沥青喷洒处理后应当立即撒上适当的石料矿粉,并保证其均匀度。在施工结束后要做好路面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洒水就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养护方法,其相对消耗成本较低,取得的效果比较好,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分蒸发。当路面现场水资源较少时,也可以在完成喷洒的路面上铺一层塑料膜,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路面维修时主要采用局部修补法,在修补横缝时,首先清理残留的杂质,然后再使用合适的材料填充,如果是大面积的修补可以利用超车道钻排水法处理,在钻孔时保证孔道的坡度与路面坡度一致,并且坑槽的高度要满足排水要求,保证其畅通性。
        总之,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市政公路施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沥青混凝土在实际开展路面施工时,具备一定优势,不仅能够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强度,而且公路日后检修维护也更加便利,舒适度更高,具备经济性。但是若开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没有按照规范标准与设计图纸要求开展施工,则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为此,在开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必须要对各个施工技术关键点进行把控,从施工技术下手,全面强化市政公路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茂.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J].河南建材,2019(06):278-279.
        [2]梁利,徐梅.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探讨[J].门窗,2019(17):105.
        [3]张灿.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22):86.
        [4]陈军林.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135.
        [5]张朋辉,刘洋.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11):2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