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预制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宋田德
[导读] 摘要:铁路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在铁路的整体建造中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T梁预制施工质量管控策略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中铁七局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铁路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在铁路的整体建造中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T梁预制施工质量管控策略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T梁预制;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引言
        铁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是常见的薄弱环节,而伸缩缝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是因预留宽度不准或不顺直造成伸缩缝早期破损,若发现处理不及时将严重危害行车安全。据了解,在我国已通车的高速铁路中,已经发生过因伸缩缝早期破损酿成的行车安全事故。通过研究分析可知,造成伸缩缝预留宽度不准或不顺直的主要原因是梁板先封端后架设,即梁板预制后在预制场直接封端,然后再架到桥上,这样常常会因封端和架梁误差造成伸缩缝预留宽度不准或不顺直的质量通病,架梁后再整改处理费工又费力,而且很难处理到位,极易给伸缩缝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1铁路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铁路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预应力T梁预制施工流程具体为:施工准备→场地处理及底模台座设置→胎架上绑扎底、腹钢筋→正弯矩管道定位→吊装底、腹板钢筋→安装模板→胎架上绑扎顶板钢筋→负弯矩管道定位→吊装顶板钢筋→拌和、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喷淋养生→穿束张拉→压浆→检查验收。
        2T梁预制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2.1钢筋骨架的安装就位
        (1)首先将混凝土垫块铺设在制梁平台中,然后开始绑扎工作,要注意留有<1m的间距,保证均匀间隔且与底板之间的距离<10cm。其次,对于角度的要求不能与梁长方向垂直,长度方向的交角是45°。(2)需要均匀地在钢筋处铺设垫块,主要是腹板内部和外部,仍然要用混凝土垫块进行绑扎工作,其中要保证桥面翼板地方的垫块的间距≤1m。(3)开始骨架吊装过程要注意两点:为了避免变形要精准安装吊具。在开始一段时间的起吊后,为了清渣便捷需要用机油润滑铁路支座。(4)在制作和安装钢筋的过程中有几点应注意:首先钢筋的定位要精准,需要利用波纹管;其次,为了阻止内部会渗入水泥浆,用长为30cm的连接头固定在波纹管之间,此外利用塑料胶带做进一步密封处理;最后开展检查工作,主要检查钢板的数量和预埋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是指连续端端头梁肋预埋钢筋、墩梁固结梁底预埋钢板、支座钢板及伸缩缝预埋件。所用到的钢筋保护层是穿芯式混凝土垫块,其标号和梁体相同,水平筋之上的垫块不受约束,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挤压模板,最终导致保护层发挥不了效用。
        2.2蜂窝麻面缺陷质量控制
        铁路T梁预制施工中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之一就是蜂窝麻面,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在砼的搅拌环节就应当开始把关,混凝土搅拌充分均匀,搅拌时间应当控制在大于等于120s,并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进行振捣处理,振捣部位、顺序、振捣时长要遵循一定的振捣规律,振动棒采用快插慢拔方式,附着式振动器严格控制开启顺序及时间,避免过振产生蜂窝麻面。为了能在实际的施工环节减少麻面的产生,振捣工作人员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混凝土浆液的具体改变情况。当混凝土材料表面不会出现气泡,表片光滑平坦泛桨,浆液中不见明显的沉淀物出现时振捣才算完美完成。振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振捣工具的性能要与砼的工作度相匹配,振捣的流程要严格按照试验段经验总结。对于模版各个结合部分和边角等处要加强振捣的力度。振捣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振捣的时间应当是工作人员根据观察到的浆液情况进行改变和调整。如果观察到混凝土浆液没有明显的结块和浆液呈现融合状态时就可以停止振捣了。

砼的运输也应当使用专业的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罐车罐体匀速转动,避免其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离析和凝固。
        2.3混凝土搅拌与浇筑
        膨胀剂投料应做到准确可靠,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室技术人员对外加剂投料、混凝土生产应跟班监督。及时测定砂、石的含水量,以便及时调整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严禁随意增加用水量。对混凝土配比的执行及外加剂计量准确性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混凝土搅拌时间:补偿收缩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对预拌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搅拌时间可与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相同,现场拌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延长30s以上。具体施工过程:检查满足封端条件后由拌合站及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施工工人将干硬性补偿收缩C60混凝土对锚穴进行分层填塞,每个锚穴分三层填筑,其中前两层每层约6cm,填筑一层振捣一次,每次约20s。第二层振捣完成后距离梁端约1cm,静止1h后检测是否由于受自重影响锚穴上部出现缝隙情况,若有此情况,立即用相同混凝土及时进行填充并再次振捣密实,最后采用砂浆将第三层密封并压光处理,最后覆盖塑料布进行养生处理。
        2.4支立端模、侧模质量控制
        按照测量放线位置支立加固端模,可利用另外一侧梁板端部进行加固支顶,支顶一定要牢固,浇筑砼时不得移位或变形。受铁路纵坡影响,应注意端模立面要与梁板顶面垂直,而不是与水平面垂直。为防止浇筑砼时漏浆,污染梁体或支座,侧模模板采用竹胶板并设置对拉杆进行加固,同时侧模与端模、底模、梁体交界处要封闭严密,可夹泡沫胶条进行封闭。模板对拉杆外设PVC套管,封端砼浇筑后拆模时将拉杆取出并对孔洞进行封堵处理。
        2.5封端混凝土质量控制
        干硬性补偿收缩C60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施工工艺上要做到封平压光。封端混凝土要加强捣固,要求混凝土密实、无蜂窝表面,与梁端面平齐,各处与梁体混凝土的错台不超过2mm,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采用覆盖、洒水的自然养护,养护天数不得小于14d,当环境温度低于5度时,应采取保温措施,直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撤销保温。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覆盖、保湿,以避免因温差变化导致梁体封端处裂纹。封端时应控制构件尺寸,安装封端模板时,应控制全梁长度在允许偏差之内。封锚混凝土凝固后,采用保湿养护,在封堵混凝土周围不得有收缩裂纹。同时,封锚混凝土要保证梁体外观平整。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T梁预制施工外观质量的问题大多是混凝土配比和施工的环节就已经出现了,为了减少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就要对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进行严格的把关,例如混凝土的配比,搅拌的时间,振捣的时间等等。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质量把关和问题处理。对于后期的养护,养护工作人员也应当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标准养护规则和养护时间进行养护,这样才能确保T梁预制工程的外观质量达到预期水平,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关的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1]黄建坤,石志飞.后张预应力梁封端缝渗漏治理[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34(1):58-63,67.
        [2]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城轨U型梁封端模板置:CN201520684904.0[P].2016-01-06.
        [3]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种预制T梁封端模板:CN201320289607.7[P].2013-11-06.
        [4]郭荣国,张文格.铁路预制梁封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艺研究[J].城市建筑,2015(32):258.
        [5]徐猷文.预制砼T梁外观质量控制[J].港工技术与管理,2002(3):14-15,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