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邯钢邯宝热轧厂 河北邯郸 056015
摘要:近年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作为国有企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三基工程”建设入手,全力打造“有合力、有活力、有动力、有效力”的“四力型”基层党组织,才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几点思考
引言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基层党建实践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国企基层党建中,应当注重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为党建工作融合创新元素以及加强专业队伍和人才培养。
1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是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这个优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同时具有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点,既要履行好经济主体的责任,更要履行好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从物质基础看,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着支配地位,发挥着支柱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总体上资产质量和实力大幅提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有企业纷纷“走出去”,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在境外经营的领域、区域、规模在不断扩大,有力带动了我国技术、标准、装备、管理走出去。河钢集团收购塞尔维亚共和国斯梅代雷沃钢厂并成功实现扭亏,就是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中国优势产能“走出去”的重要成果。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看,党的领导坚持得好不好、党的建设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乎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成果。从政治基础看,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党执政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据国务院国资委有关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党员总数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八分之一。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建国初期国营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还是改革开放后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的破浪前行,都是因为始终有一大批干部职工攻关在前、冲锋在前,才有效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创业动力、创新活力和创造实力。当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广泛分布在基层一线,基层党的组织覆盖的全不全面、工作做的到不到位,关乎到国有企业能不能建设好,工人阶级作用能不能发挥好,甚至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2.1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更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独特优势。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也是国有企业提升制度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根基,对于真正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十三个“坚持和完善”,其中第一个就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强调“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如何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是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认真研究并从严落实的重要课题,也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的新使命。
2.2 强化“两个意识”,确保企业党组织服务能力
(1)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本领。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方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党员群体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学习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比如河钢邯钢邯宝热轧厂党委开展以“创新、创优、创先、创效”为主题的“四创”活动,对党员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提升了广大党员的担当、服务意识,实现了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很好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2)强化党员队伍纯洁意识,永葆生机活力。要加大对优秀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把优秀青年吸引到党组织周围。要加强宏观指导,弹性把握发展党员指标,坚持把纯洁入党动机放在首位,做实做细集中培训、考察谈话等入党前的工作,坚决不能用“好人”“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深化推动党员队伍创先争优,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勇挑重担,带动职工群众共同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3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制度管理,结合企业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自身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具体实施办法,分解重点任务,明确线路图,落实企业履行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履行“三重一大”议事制度,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内容,完善科学的决策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参与企业的重大问题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要认真贯彻党的国有企业“20字”干部方针,明确用人标准、规范推荐人选程序、完善考核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全面实现选人用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实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经营层依法用人有机结合,组织考察推荐和市场化选聘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组织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2.4 强化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敢于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关键在于提高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建立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政治性强、作风端正的党务干部工作队伍。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党务干部,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建立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定期“双向交流”机制,培养“多面手”。要抓好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切实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党务干部,把党务工作岗位,当作培养锻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工作能力的舞台,把是否具备党务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基本条件。
3 结语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事关重大、影响深远,是一项战略性任务、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只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提高站位、正视不足、创新思维、敢于担当,能够拿出举措、保持韧劲、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郑学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