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在工程施工期间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策划,同时遵循绿色理念实施施工,使管理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绿色施工作为全新施工理念,与传统施工方式有着明显区别,需要对全部的施工管理制度和具体流程进行重新审视,需要所有施工人员的共同参与,需要将绿色施工这一理念彻底融入到施工期间的每一个细节管理里面。使数据收集的全过程实现模块化、规范化、标准化,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关键词:绿色施工; 施工措施; 技术与创新; 成效
1 工程概况
云南某地设置的经济适用房项目,该项目的建筑总面积是 m2,造价为 万元,含住宅楼四栋,每一栋的楼层均为 ~ 层。建筑高度为 m,标准层每一层的高度为 m。建筑基础用的是冲孔灌注桩,外墙的装修材料用的外墙涂料大部分是白色、深红色。其承包施工项目包括:地下室、人防工程、基础与桩基、建筑主体结构、给排水、高低压配电、小户型毛坯房的室内装饰与装修、供电照明。
2 现场的绿色施工
2.1环保与绿色施工理念
在现场入口位置上布设了绿色施工标牌,确定绿色施工当中相关负责人和各组织机构的具体职责,提出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措施。把环保理念宣传标志布设在醒目位置,大力宣传环保与绿色理念。在挖方施工阶段做好监控工作,对员工食堂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按规范文件办理饮食卫生许可证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证明,为员工们提供一个放心舒适的就餐环境。以排桩辅以桩间旋喷桩配上两道锚索当中止水帷幕,并对基坑提供支护,构建一个封闭式结构的基坑支护系统,对场地附近原有的地下水状态进行保护。隔离储存水泥防水剂涂料,并在附近设置毒害性标志作为警示。现场工人除了在浇筑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期间,实行的是 小时一班的劳动时间外,其他分部工程施工工序全都是 小时工作制。在实施焊接作业过程中,电焊人员必须佩戴专业防护用具;当作业中需要涉及到具有毒害性的物质时,施工人员必须要佩戴专用的防护手套和防护口罩。施工现场的配电箱需要封闭布设并设危险标志发出警示;所有危险地段全都采取相应的围护措施;安排专门人员对生活与办公区设置的卫生设施、排水沟等部分定期做消毒处理。编制了《工地食堂管理制度》;采用消毒柜对食堂的各类器具消毒,并安排专人按月检查炊事人员的个人健康卫生情况和烹饪行为是否规范。确定洒水制度,通过定时喷水避免场地扬尘,还制作了专用的洒水车,洒水车直接使用基坑中积存的降水。场地内未挖方部分盖以密目式安全网,以防起灰扬尘。在工地大门入口位置布设了洗车池,尽量使施工车辆保持干净。布设围挡抑制木工房产生的扬尘;散落在施工现场的微小杂物及时通过吸尘器清除。建筑施工中的高空垃圾必须在装袋封口之后运到地面上。现场所用的预拌砂浆还有散装水泥全都采用罐装,尽可能避免扬尘。现场设 × × ( )、 × × ( )规模的各类废料池,分类收集不同的建筑废料,将其集中起来统一实施处理。现场布设废电池回收箱,废墨盒、油漆桶等进行分类储存,然后定期交给环卫部门予以统一处理。生活垃圾桶应该设两类,即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定期进行袋装清运。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场地跟道路附近全都布设了排水沟。对施工期间工程、生活产生的污水还有试验室的养护用水进行三级沉淀处理,使其状态达到《污水排放标准》(GB - )中相关要求。故而现场的生活区跟办公区均在卫生间处布设尺寸为 × × ( )的三级化粪池。施工现场还分别布设了雨水跟污水的收集管道,将雨水排放到市政雨水管道,把收集到的污水给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在电焊期 间,必须加设遮光板,对电弧光进行遮挡,而且遮光板尺寸在 × 以上。堆放反光材料的时候应该适当的调整角度,以防光源反射。夜间需要照明,一定要调整好光源的方向,以防将强烈光线射向居民区。
2.2 材料资源的合理利用
严格遵循就地取材原则,确保材料产地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范围内的比率达到90%以上;主要建筑材料用量和运距如钢筋产地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的比率达到了92%,砂浆、混凝土和加气砖的比率均为100%。临时设施采用标准化、工具化、定型化设施:采用集装箱制作成品的厕所、冲凉房、仓库、标准养护室等设施,既美观适用、又移动方便、既可多次利用。规定斗车运送砂浆时,装至斗车容量的 80%即止。砌体施工之前,对砌块的位置进行了预先排版。脚手架全部采用钢管脚手架,墙柱模板全部采用钢管楞梁模板,模板周转利用达到11次。 在符合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建筑余料;对于不能利用的废弃物,统一处理,既节约了材料,又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还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钢筋余料利用:把钢筋废料改做马凳、排水沟篦子、楼梯踏步、预埋件以及短洞口附加筋;废旧钢筋放入钢筋废料池。木材余料利用:对于废旧模板用做安全通道踏步,悬挑脚手架和水平防护棚的封闭。混凝土、砂浆余料利用: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剩余混凝土对硬化现场道路修补、制作各类预制件如过梁、模板支架钢管底座等,使用预拌砂浆余料制作垫块;落地混凝土及时清理,及时回收,用于浇筑或填充。 室外施工电梯防护门均采用了自制的标准化、定型化防护门。
2.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签订分包或劳务合同的时候,根据项目制定的用水定额计算出每个分包合同的预算用水量,并将此做为节水指标列入分包合同。各分包单位用水量均分别计量,根据合同条款中的节水指标予以考核, 超出节水指标的用水量将额外征收30%的水费。统一对现场用水进行了合理规划设计,100%采用节水型器具,大大提高了用水效率。现场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用水分别计量,并设置明显节水警示标识。专人负责对总水表和各分水表逐月抄数。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楼板采用麻袋片覆盖浇水养护;墙柱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水养护。 现场通过集水坑收集的雨水沉淀后进入4个蓄水罐,然后通过高压泵把水抽至各楼层用于混凝土养护。
生活区部分雨水经排水沟收集、沉淀后进入蓄水池,通过自动泵抽取用于宿舍屋顶喷淋降温、绿化灌溉、生活区降尘。洗浴间生活用水与部分雨水经收集后,汇入到洗浴间蓄水池(3×3×1.5(m)),通过自动泵抽取到高位水箱,用于生活区厕所的冲洗。
2.4能源的节约与利用
在职工宿舍内安装专用电流限流器,禁止使用大功率装置,一经发现处以 100元~500元罚款,当电流超过允许范围时自动断电。办公区域、宿舍区域、施工现场推广采用节能灯具,并做好用电记录。严格控制生活、办公区空调使用温度,制冷温度在26℃以上。高层施工临时用水通过安装变频器调节泵机。施工电梯、塔吊等主要耗能设备均装设独立电表,安排专门人员每月定期进行耗电量核算。现场办公室、会议室的窗户均设置了百叶窗帘。现场办公室和生活区宿舍用房均采用板房,该板房墙板热工性能达标;会议室顶棚采用吊顶。夜间施工现场照明采用2000W节能灯(双次镇流变压专利技术,自动调节电压),使用寿命长,且亮能超过3500W。施工现场、办公区临设及宿舍区分别安装电表计量,便于监测分析施工高峰期最高用电负荷,各施工阶段用电趋势,以及生活区实际用电量,最终为统计该工程总用电量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数据。
2.5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现场办公和生活建筑的布置充分考虑场地狭小的因素,临时房屋建设尽量考虑其适用性及紧凑型,且尽量采用两层的可周转用移动板房,尽量减少用地面积,如办公室、宿舍、库房及其它设施等。临时用地面积为792m2,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6426m2,单位建筑面积施工用地率为0.82%。充分利用了现有市政道路, 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临时道路的修建。 生活区8人间宿舍尺寸为
3.6×7.4(m),平均3.3m2/人。
3 施工所用的绿色技术及其创新
3.1封闭降水技术的具体应用
建筑基坑占地面积 m2,基坑大致 m~ m深,施工中设置排桩,同时在其中辅以旋喷桩,还有两道锚索进行施工支护,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且周边现有住宅跟通过的市政道路都没有出现任何下沉或者开裂现象。
3.2水回收技术在施工期间的具体应用
在基坑底、顶面和生活区布设蓄水池并放置水泵,把基坑内积存的水及雨水收集起来后集中沉淀处理,再将其引至各施工、加工现场并反复利用,用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及降尘、消防还有车辆、厕所的冲洗以及宿舍屋顶部位的降温等。
3.3砂浆的预拌
砌体与抹灰用的是预拌砂浆,其用量总计为 m3,砂浆无需在现场进行自拌,避免了材料浪费,消除了大量的灰尘与噪声污染,有利于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
3.4用于外墙的自保温技术
外墙用的是加气增压的混凝土砌块形成体积为 m3的填充墙,外墙使用自保温材料后,其施工效率得以增加,建筑物自重有所减轻,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3.5技术创新——现浇墙柱钢管楞梁采用模板施工
钢管楞梁的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好,刚度也很大,能够保证混凝土构件在各种设计高度条件下的质量要求。钢管楞梁模板所用钢管材料可循环使用,能够周转好多次、,而且损耗率接近零,故而在施工中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与木材资源。模板支架跟钢管楞梁所用的材料是同一种,组合十分灵活,安装起来非常快,不但节省人工,也节省了机械费用,使施工进度更快。
4结论
该项目见证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跟《导则》的发布跟具体实施;是我国首批绿色示范工程当中的一个,由于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了全过程的策划,同时也实施了绿色施工,有效促进了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我们的主要体会如下:(1)绿色施工作为一个全新的施工理念,不同于传统的施工,需要重新审视和理顺已有的施工流程和管理制度,需要全员参与,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细节管理之中。(2)现阶段绿色施工的实施,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关键;推行数据收集全过程模块化、规范化、标准化,实时分析数据,及时改进。(3)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与实施是绿色施工走向纵深的不竭动力; 本项目通过成功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等,降低了大量的自来水消耗量,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芳琴.绿色建筑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5,03:15~16.
[2]金怡,蒋辉,项玲娜,等.绿色技术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 2015, 05:128~131.
[3]方本举,杨宽,高攀,鲁家豪,陈磊.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概述[J]. 陕西建筑.2019(01):229-230.
[4]罗振中.浅析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8(21):188-190.
[5]董士成.对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思考[J].中华建设.2019(07):58-59.